曾国藩的齐家之道

2020-11-18 19:24施继州湘潭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治家齐家祖辈

■施继州/湘潭大学

曾国藩是清代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他因克己修身、立德进业、平定战乱等事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毁也好,誉也罢,都不足以掩盖他齐家兴家的智慧光芒。曾国藩的齐家之道之所以能使曾家长盛不衰,是因为它有着奔流不息的源头活水。那便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与世代传承的曾氏家风。

一、曾国藩齐家之道的源头活水

(一)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曾国藩自小学习儒家经典,博大精深的儒学为他的思想奠定了基础,并成为其齐家之道的源头活水。儒家思想以孝为核心理念。在《论语》所载的孔子与其弟子的相关对话中,孝被视为仁之根本。孝有两层境界,一则能养,一则有敬。尽孝还有其他种种要求,如儿女须知父母之年;父母殁,需守三年之丧等等。

曾国藩还吸收借鉴了传统家训的思想成果,为构建齐家思想之体系添砖加瓦。他所借鉴的家训主要有《聪训斋语》《课子随笔》。《聪训斋语》立四纲以教子孙曰:“立品纲、读书纲、养生纲、择友纲。”曾国藩自从阅读了《圣庭格训》后,便打算将《聪训斋语》一同列入每天的阅书计划之中。《课子随笔》则是雍正年间的官员张师载所辑而成。曾国藩发现书中多是对古人家训名言的摘抄,感慨欲使家族兴盛,须从勤俭、和睦、谦谨等处着手。

(二)世代传承的曾氏家风

曾氏家风以勤俭、耕读、孝友为基本内容。曾国藩治家,标其祖德,一切以星冈公为法。他在家书中多次述及祖父事迹。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曾国藩写信给其祖父,希望祖父能够对负债累累的楚善叔施以援手。他回忆了祖父救济廖品一之孤等积德累仁的往事,并盛赞祖父:“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曾玉屏对曾国藩的影响还在于治家之法上。他的治家经验被曾国藩总结为八字、三不信。八个字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书即读书之意,蔬、鱼、猪三字即种菜、养育、喂猪之意。在朝为官的曾国藩能不忘农家之根本,将之视为家庭兴衰气象的反映,实属难得。关于早、扫、考、宝四字,曾国藩在给四弟的信中做了详细的解释:“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者,亲族乡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他把曾玉屏的治家八宝融合成了其治家中的勤、俭、和等思想。三不信则指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

二、曾国藩齐家之道的基本内容

曾国藩齐家常以善德教子弟,他的齐家之道以孝、友、敬、和、勤、俭等思想为基本内容。在历经世事之后,他又提出了齐家八本以作指导。

(一)孝友传承、绵延世泽

曾国藩对孝道的践行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养亲。所谓养亲,即是履行对长辈的赡养义务。曾国藩入京为官后,听闻祖父有病未愈,便买药托人带回。又常将自己所得俸禄,取部分寄回家中以补家用。其次是敬亲。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亲而已,如若仅将其局限于养亲,那么人与牲畜无异。为了区分人与畜,必须在能养之上再添一个敬字。所谓敬亲,就是要从内心深处对父母及亲族长辈予以关心,曾国藩家书中时常可见他对家中长辈嘘寒问暖之处,有一次他从九弟信中得知母亲常睡不着,就将妻子治疗失眠的药方告知家中,嘱咐九弟常办与母亲吃。同时又交待诸弟多买乡间的鸡肉猪肉与黄芪供家中老人食用。可谓事无巨细,均作交待。

在齐家思想中,孝尤为重要,友亦不可无。曾国藩在友爱兄弟上有其独特的“三板斧”,曰劝立志、正三观、同进步。他时常写信给几位弟弟,劝他们发奋图强,读书立志。曾国藩教弟的第二板斧是正三观。道光二十四年,他对几位弟弟就馈赠亲族一事做了解释,告知以盈虚之理。在他眼中,日月天地,未有不缺者。而自己处境丰亨,亲族穷困潦倒,是因为天之过厚于我也。此处全者,必然招致他处之缺。故于一生之中,要时时求缺,主动求缺以符合天道运行规律。他教弟的第三板斧是同进步。曾国藩与弟弟的通信,与其说是兄长在教导弟弟,不如说是为兄者愿与为弟者共同进步。他在书信之中,也会揭露自己的不足。譬如因言辞不慎与郑小珊生怨,初入京时因性情原因与官场众人不和等等。让诸弟引以为戒,并能互相监督。

(二)持敬守和、可以兴家

曾国藩教育子弟,注重敬与和。他认为持敬守和、可以兴家。敬是恭敬严肃之意。孔门中人,多以此字教人。曾国藩认为持敬当从内外两方面下功夫。于内在而言要做到戒骄戒傲。人常有骄傲之气,难免会见笑于大方之家。骄傲之气,成于心而达于面,见于言。持敬工夫于外在而言,要做到整齐严肃。于大小诸事,均不得怠慢。

和是和睦之意,它关乎家运。曾国藩论和,主要包括亲族之和与邻里之和。对于亲族之和,曾国藩认为如若兄弟妯娌之间不和睦,家运就会立即有衰败之象。亲族之和中,曾国藩又尤为重视兄弟之和,但咸丰七年的他却因兄弟不和而后悔不已。当时,其六弟曾国华在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战亡。曾国藩闻讯,悲痛不已。次年,他对此事进行检讨,认为六弟之死皆因兄弟不和所致。他告诫家人要以此事为戒,洗心涤虑,力挽家运。亲族之和是家运隆昌的重要条件,邻里之和也必不可少。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治家就曾以宝字作为其中的重要法则,宝就是邻里和睦之意。曾家的祖辈在邻里关系的处理上可谓榜样,星冈公为人慷慨,热心于周济乡邻。曾国藩也效仿星冈公,对邻里多加救济。咸丰元年四月初三,他写信给家人,表明了自己欲设义仓救济乡邻的想法并详细述及具体的实行办法。这一想法虽因阻力未能实现,但足以展现其以周济乡邻为主的睦邻之道。

(三)勤以儆惰、俭以惜福

自古以来,国也好,家也罢。究其兴盛之由,不外乎勤俭二字。曾国藩治家以勤,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子弟勤做家务。曾国藩认为家人不注重卫生洁净,不勤于房屋的打扫是败家之气象。他夸奖四弟九弟之勤,批评六弟季弟之懒。要他们注重培养子侄的勤劳品质。“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其次,他还要求家人勤早起。他常常与家人谈及祖辈早起事迹,曾祖父与祖父时常是未明即起,寒冬腊月尚能坚持。父亲则是黎明即起,若有事则未到黎明就已起床。

曾国藩深谙盈虚之道,故于生活中处处求阙。他推崇以俭惜福,便是这种求阙理念之体现。他希望子孙守好寒素家风,饮食起居,可极俭而不可过奢。对于奢侈之风,他存有防微杜渐之心。听闻家中之人出行坐四轿者甚多,他写信劝诫,告知家人湖南现有总督之子弟尚且未闻有坐四轿出行者。叫家人不要过于奢华,出行宜一切从俭。

(四)奉行八本、家道隆昌

曾国藩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总结出了八本之说。八本指的是“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读书以训诂为本,曾国藩强调读书的根本即在于训诂,认为只有精通此种学问,对于古人之文的理解才会更为深刻,不至于被时人讹传之学所影响。作诗文以声调为本,讲究声调,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曾国藩离家为官,不忘父母,时常写信过问家中诸事。又承担起长子之责,教导诸弟读书立志。不可谓不得父母欢心。养生以戒恼怒为本。他将心生恼怒视为蛇腹螫手,必要断其手,方可全其身。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曾国藩将多言妄语视为凶德。他希望子弟谨言慎行,以免因言毁身。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他告诫子弟应效仿祖辈,养成早起习惯。作官以不要钱为本。曾国藩为官几十年,深谙官场之中唯以廉、谦、劳三字行事,方可保身。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曾国藩治军行军,总以爱民为第一要义。他作《爱民歌》发给军中士兵,视军民如同一家。

三、曾国藩齐家之道的启示

曾国藩的齐家思想对曾氏后代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曾氏家族兴旺发达的法宝。从他的齐家之道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即齐家当崇祖辈德、戒盈求缺是常道、兴衰常在日用中。

(一)齐家当崇祖辈德

曾国藩在构建其齐家思想体系的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实质上是其对祖辈之德的推崇。那么,如何推崇祖辈之德呢?首先,要做到观察入微。曾国藩为官治军,事务繁忙。他在给家人的书信中却总能提及祖辈的事迹。这源于他对祖辈为人处事之法的留心观察,以至于为官之后仍能一一细说。我们在构建齐家思想体系的初期亦当做到观察入微,对于祖辈父辈的优良传统要有所记录。其次,要做到善于总结。星冈公治家八宝并非由曾玉屏自己提出,而是曾国藩根据祖父治家的行为总结概括而来,使得子孙后代对祖辈思想能够一目了然。

(二)戒盈求缺是常道

曾国藩齐家不离戒盈求缺四字。他在读《易经》的过程中悟出了自然盈缺之理,并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阙斋》,阙为空缺之意,之所以名为《求阙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他在齐家过程中对戒盈求缺之道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人的层面与物的层面。在人的层面上,他要求子弟做到敬、勤,严戒傲、惰。傲是内心的盈满,敬是从心处求缺。初入京城时,曾国藩因一身傲气而与官场不合,后来见惯了官场沉浮,方知自谦持敬。他认为要做到敬,需时时谨慎,不能有一刻放松。他以傲为凶德,告诫子孙戒除傲气当从不骂仆人开始。惰是行为上的盈满,勤是从律己处求缺。人若懒惰,衰气自生。懒惰者,不能持家,不能立业。在物的层面上,他以俭求缺,认为物质生活不可过于富足,对于奢靡之风,要从细微处杜绝。又提倡周济亲邻,以钱财上的缺来保他处之盈。

(三)兴衰常在日用中

曾国藩齐家常在家庭日用之中,善于从细微之处着手。他劝诫家人少置衣物且所置衣物不可过于绚烂。花钱宜少,用奴宜少。诸儿出行一律走路,不可再坐轿。要求女儿学会烧茶煮饭。曾国藩治家的切入点是日常小事,小事虽小却内藏兴衰。一家之兴衰气象,均在小事中得以体现。咸丰十年十月初四,他在给四弟曾国潢的信中就造屋一事谈了自己的看法。告诫弟弟在乱世之中,要时常依照盈虚之理行事。建造房屋不宜过于富丽堂皇。否则,一旦大局有变,则越富裕之家遭受指责、抢劫越甚。他认为福不可多享,势不可用尽。曾国藩齐家,时时具备危机意识,值得今人学习。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毁身”,成败兴衰都是由一点一滴的善恶之行积累而来。今人齐家,当从小事做起,小事倘能做好,则家无有不兴。

猜你喜欢
治家齐家祖辈
01-02合刊
捉蚂蚱真有趣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探春治家新论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浅论《曾国藩家书》治家思想的现代启示
试论《曾国藩家书》治家思想的主体内容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