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
——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

2020-11-18 19:24张诗雨通化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顶岗支教师范生

■张诗雨 刘 静/通化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今年是通化师范学院“映山红”顶岗支教实习计划实行的第十三个年头了,在这十三年中通师一直为支教事业的发展努力着,通师人一直秉承着“质朴的教育”教育理念,“名校培养的学生是桃李满天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桃李满山沟。”这是通师人常说的一句话,也是通师人一张对外的名片。现今,在解决周边农村师资力量缺乏上有了一定的成效,也成功的建设了科学合理的校地合作模式。

一、支教取得的成绩及现状

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2008年,通化师范学院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实施“映山红”支教计划,组织师范生面向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基础教育开展顶岗支教。映山红支教计划实施十三年来,支教范围覆盖省内外18个县市区,受援农村中小学校300多所,共有18个专业5000余名学生参与顶岗支教,“映山红”支教计划成为通师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更是极大的缓解了周边县城农村的师资缺乏现象,为农村、城镇教育灌注了大量新鲜的血液。实习支教取得的成绩如下:

第一,缓解了农村基层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的现状并且为农村基层现有师资的培训周转提供了机会。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教育的窘境愈发显现,城乡教育的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有些地区硬件设施跟上了步伐,但师资力量仍是匮乏。乡村教师招聘频频遇冷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大学生的支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缓解了当时师资力量的缺乏,又为农村师资的培训与招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第二,通过顶岗支教这个平台,让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使得学生在教学实践锻炼中积累了在校无法学习到的教学经验。当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老师的角色时,学生的心理上会产生质的飞跃。从一名稚嫩的新手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一名教师,对教育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有了实际的实习实践,学生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责任感迅速提升,学生作为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实习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切实的与真正的学生实际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很好的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并能够较好的处理好课程上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提升了自身班主任工作能力。

第三,建设“三方协同、四位一体”的校地合作模式,打造响亮品牌。针对于长期顶岗支教积累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学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独立设置大学生顶岗支教指导中心,统筹全校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工作,并专门出台了顶岗支教实习管理制度,通过日常考试、集中培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保证将优秀学子输送到学校。与长白山管委会、集安市、辉南县、二道江区、柳河县、长白县教育局签订偏远山区基础教育改进计划,提升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能力。开展“乡村教师美育计划培训”,共建支教实习基地,从而使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四,使得毕业生考取特岗教师的机会增大,强化了毕业生毕业返回乡镇的就业意向。现如今大学生毕业后还愿意留着家乡的很少,大多数人更愿意去大城市寻找机会,毕业生通过支教的机会,深入了解了当前国家对乡镇学校的教育政策,乡镇学校近年来的变化,清楚认识了乡镇的真实情况,会有部分的毕业生改变了一开始想留在城市的想法,投身于乡镇的教育事业,愿意去自己支教过的学校考取特岗教师,拓宽了师范生的就业方向,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对乡镇的教育建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1]

二、支教未来发展方向

石门坎基金会秘书长王胜在“第四届柏格理精神研讨会”的演讲中说到:长期支教组织本身,分层管理,有两个明显的发展方向:一个是组织发展更加规范和规模化,另一个就是更为创新和专业化。基于这两点方向来谈谈通化师范学院支教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组织发展更加规范和规模化。组织发展更为规范和规模化的样本有北京的“美丽中国”和“为中国而教”、“上海杉树公益”等等,他们都有顶层的设计和系统设计、组织架构。作为学生短期支教体系,通化师范学院近年来与进行支教的当地教育局建立密切合作,召开基础教育研讨会,基础教育专家参与修订培养方案,共同促进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并与通化市人民政府共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为支教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教体系的结构,在实践中不断查漏补缺。

最后是支教的创新和专业化,因为大学生支教团队成员多为大学生在校生,所以大学生支教团队一般是以短期支教为主,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正在做大学生支教的组织,必须改变传统的支教模式,创新助学支教形式。对于创新支教形式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在课程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平时孩子们学习不到的兴趣课程。通常情况下的支教,我们教授的都是课程规定内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针对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有利于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兴趣课程。

第二,发挥社会剩余价值,提升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大支教调研力度,探索品质支教之路。大家在支教的过程中都是初出茅庐“新手”,在对于教学方法上停留在课本上和在学校的实践课程中,对于当地的实际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在某地区支教过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对下次去他们支教过地区的新支教的学生进行经验传授,可以讲讲当地学校的学风,学貌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

通过顶岗支教让学生明白实习支教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实习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为今后走向教师的工作岗位夯实了基础;提升了支教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为高校教师了解和研究地方基础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顶岗支教也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开辟了新方向,通过支教与地方教育深度合作,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形成了相互督促、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三、结语

独具特色的“映山红”顶岗支教已经成为我校服务吉林省农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品牌。学校专门出台了顶岗支教相关的管理制度,学生在学校内有自己专业的指导教师,到顶岗支教单位有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大学顶岗支教指导中心有学生所在实习地区的驻县教师,从三个方面的协调管理,实现了对学生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有效落实管理。通化师范学院顶岗支教中心能够切实的第一时间解决学生的各个方面遇到的问题,切实关心关注每一位同学。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顶岗支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为顶岗支教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通过前期的择优筛选,开展主题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等活动,并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岗前培训,切实保证了顶岗支教学生下去后的上课质量关吗,将优秀学子输送到受援学校。

支教短短几个月,于人生而言,就是弹指一挥间,但价值将是不凡的,“实践出真知”,把种子撒到沃土中,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期盼也相信,我们的顶岗支教教师,在这偏远的深呼吸小城,一定会最限度地绽放,也收获应有的人生尊严和美丽!

高校大学生顶岗支教是一项伟大而又长远的事业。学生在顶岗支教实习的过程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提升了独立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顶岗支教这项活动使得农村的基础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想要彻底改变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教育现状,呼吁更多的大学生能到农村去支教实习,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以此来改变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衷心的希望顶岗支教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猜你喜欢
顶岗支教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