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省长
——读《习近平在福建》

2020-11-18 12:12
政工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福建工作

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先后在福建的厦门、宁德、福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17年多,对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造福福建人民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创新理念、深邃思考和有益探索,任省长的时候福建人都叫他“百姓省长”。2020年6月至9月,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分35 篇连载了第六部反映习近平成长经历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在福建》,还原了一位“百姓省长”深切的为民情怀、高超的领导艺术、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党员干部走进领袖、了解领袖、读懂领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基本资料。

深切的为民情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这方面,习近平早就以始终如一的自觉行动为我们作出了最形象最直接最有力的榜样示范。在厦门,他走遍了农村、海岛,两次到最偏远、最贫穷的同安军营村指导发展绿色资源。在宁德,他倡导开展“四下基层”,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三进地处偏僻、不通公路的寿宁县下党乡访贫问苦、现场解决问题。在福州,他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旧城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曾经被称为“纸糊的福州”为之一新。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响亮地提出“牢牢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亲自领导扶贫开发工作,全力推进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作,通过3年努力,新建连家船民新村65个,上岸定居船民4273户19378人,结束了连家船民祖祖辈辈漂泊海上的历史。他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写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也正是他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心声流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共产党人这个初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习近平满怀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和抱负,来源于他对马列主义和古今中外经典著作的学习。他从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从政以后更是在工作之余勤学不辍,既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又能把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最新文明融会贯通。根植于父辈红色传统的教育和优良家风的熏陶。父亲习仲勋反复教育子女谦虚谨慎、低调做人,习家的吃、穿等日常生活都极为简朴,习近平小时候很多衣服都是姐姐退下来的花衣服重新染色以后给他穿。成长于实践沃土的滋养。在梁家河他了解了中国农村的状况,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段经历也成了他与人民同心同德的实践基础。习近平在厦门时说过,我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源于我的家庭,来源于我在陕北艰苦地方上山下乡,来源于劳苦大众,所以我就选择走从政为民的道路,不会走别的道路。

“以百姓心为心”,这是习近平经常引用的典故,更是他的真实写照。无论在哪个领导岗位上,百姓的安危冷暖,习近平始终记挂在心。访贫问苦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看来,看了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党委政府正确决策。先后20次到挂钩的贫困县平潭,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分析现状共商发展大计,还带头资助了两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并跟踪关心他们的成长。民以食为天,但在新世纪之初,食品供给虽无数量之忧但存安全之虞,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在他的指导下福建建立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是全国第一个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依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并把它提高到事关党的执政资格和执政地位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指出:如果我们连群众吃的东西都管不好,我们党执政的资格在哪里?

高超的领导艺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每到一地工作,习近平都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做工作会像下围棋那样进行全局的统筹考虑,也会像下象棋那样考虑后面几步的效果。为厦门制定了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创造性提出了“自由港”“厦漳泉都市圈”等极富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构想,时任副省长、老革命家王一士评价其为“帅才”。在宁德,他从实际出发倡导“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同时将思考内容和工作实践写成《摆脱贫困》一书,总结出摆脱贫困的典型经验,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在福州,他提议并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为“3820”工程,20年后“3820”工程设定的战略目标已经顺利实现,而且与实际发展完全吻合。担任省长期间,着眼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决策,时至今日,“数字福建”的建设使福建人民的生活与数字化、信息化密切联系在一起。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拥军支前、支援国防建设的模范,习近平先后被评选表彰为“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位新闻人物”。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牢牢抓住最根本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坚持先调研后决策、抓试点推全面,特别注意探索提炼推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他对南平市向农村选派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了专题指导和理论总结,并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相关思考,科技特派员制度被科技部推广到全国。六年七下晋江,从坚持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的深邃视角进行战略思考,系统总结和阐述了“晋江经验”的内涵和意义,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引起全国关注,这也成为晋江多年来创新发展、全面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同时对全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主持省政府工作后,很重视科学决策,首先倡导听取专家意见,集中专家智慧,开创了聘请顾问团的先河。在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后,首先以治理长汀水土流失为试点,并且在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和当地干部、农民座谈,了解情况细致入微。由长汀而及全省,历时一年多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并成为全国首批生态省试点省份,2002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质量名列全国第一。

许多人对习近平的修养给予一致评价:一直都是从容淡定,很有魄力、很有定力,并且非常注重团结,从来没见他着急上火、从来没见他训斥人。习近平自己也说过,人团结得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只要是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即使遇到不同看法、不同意见,他不是跟你争吵,而是坚持去做,贯穿始终,锲而不舍,最后大家会发现他的思路和举措是富有远见的。始终平等对待机关干部和普通工作人员,向他汇报工作的同志,从不会感到紧张,因为他很有耐心从来不打断人家说话,即使有不对的地方他也不会当众批评人,有错误的就给人家讲道理让人心服口服。离开福建前最后一个电话打给总机话务员,对多年的服务表达深切的感谢。他经常与统一战线各界知名人士谈心联络交朋友,保持君子之交,许多台商台胞称赞道“近平书记是我们台商台胞的贴心人”。每次到基层去更是如鱼得水,他懂老百姓的心,喜欢和老百姓聊天,老百姓在他跟前有啥说啥,可以随便聊天。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老百姓真正把他当亲人,所以当时福建人民都叫他“百姓省长”,如今全国人民才会亲切地称呼他“习大大”。

务实的工作作风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福建地貌的典型特征,由于历史原因广大福建林农盼着分山到户却没有盼到,林业发展面临着“产权归属不清、主体经营错位、机制不灵活、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面对分山到户这个敏感的政治问题,习近平秉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使命和情怀,冒着政治风险,敢于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没有解决的林地使用制度这个难题。2002年6月,习近平专门到福建林业大县武平进行调研,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承包到户’‘发证到户’”的历史性决定,为福建林权改革一锤定音,为全国林权改革树立了标杆,足见他的胆略气魄和政治智慧。如今,林权改革已被誉为“我国农村第三次土地革命”,超过7 亿亩的山林承包到户,为5 亿农民带来了福祉。

习近平常说,我们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一定要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一件件具体事情中,体现在为老百姓办事的过程中。在福州,针对一些机关干部办事效率不高,存在懒散、拖沓现象,他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建立督查机构和督促机制狠抓落实,开创了全国首个一条龙服务的“一栋楼办公”,即由政府办理的全部手续都在一栋楼完成,大大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效率。主持省政府工作时,亲自担任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岗位负责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来提高机关效能,并在全国率先推进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不去管那些不该管的事,腾出手来把该管的事管好。坚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在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福建省政务公开暂行办法》,此后福建所有的县(市、区)都相继推行了县级政务公开。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始终强调从严管党治党,也敢于和善于同党内腐败现象作斗争。他在《福建纪检》上发表《以铁的纪律为90年代发展保驾护航》,鲜明提出:党的纪律是保持我们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的根本保障,铁的纪律对坚持从严治党更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打铁必须自身硬。凡是他工作过的地方,他都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并且始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保持清廉作风,狠刹不正之风;无论他走到哪里,口碑都很好,没有杂音,没有非议。与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厦门结婚,只在宾馆吃一个便餐没有举办仪式。针对宁德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违规私建住宅问题,一针见血地提出“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两三千人该得罪”,赢得人民群众拍手叫好。通过查处福州市防疫站非法牟利、私分公款这个典型案件,极大震慑了腐败分子。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百姓省长”的称呼,是福建人民对习近平崇高风范的客观评价和最高褒奖。大道至简,一以贯之。习近平在福建留下宝贵的思想、理论和精神财富,经过岁月洗礼,历久弥新,愈显珍贵。采访实录所展示的工作实践和创新思想,充分表明他早年的思想积淀与今天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守初心担使命的人格光辉,也必将引领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福建工作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十一月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
那个梦
福建艺术战“疫”
福建每个村(居)将配备1名“儿童主任”
不工作,爽飞了?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