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乐演唱的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

2020-11-19 02:42温健伟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演唱者声乐

■温健伟/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一、前言

通常情况下,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唱期间,对于歌唱语言的讨论都仅注重于歌曲中的歌词语言问题,而对于其中的音乐语言则较少提及,很多人甚至对于音乐语言认识非常少,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对于歌唱的认知通常都只是停留在对其中歌词含义和传达理念的理解上;对于其中的音乐语言,一则欣赏能力不足,二则选择性忽略。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大多数人从小接触到音乐时,老师都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和意境,学生对于其中音乐的认识则通常理解为固定的背景音乐,只要歌词会唱就行了,显然这种学习和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应该认识到,在声乐演唱中有两种语言,音乐语言和文字语言,一段高质量的声乐演唱应该是演唱者充分结合音乐语言和文字语言的综合结果。

二、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在声乐演唱中指的是作曲者由于受到某种情感的冲击,通过对各种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区、音色等的高效融合,而创造出的感知性语言。作为声乐演唱中“乐”的核心组成部分,音乐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听众欣赏一首声乐歌曲时,最先入耳的声音就是乐曲,它是需要听众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的独特语言,而不是忽略音乐,仅借助对文字意思的理解对声乐演唱进行评价是非常片面的。然而大多时候很多听众或者学生在欣赏或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常常忽略这一非常重要的音乐语言,仅靠对歌词的掌握感受曲目,虽然这种方式也能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但是却不能完整的理解声乐演唱曲目的艺术性质。因此需要对声乐演唱中的音乐语言进行详细的分析。

音乐语言包含多种要素,一首高质量的声乐歌曲是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效结合形成的。下面介绍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旋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曲调。旋律是根据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的音乐线条组成,它是声乐作曲者在创造乐曲时最关键的手段,构成了整个音乐的基础以及核心。通常情况下,听众在欣赏声乐演唱时,对声乐作品优劣的最初评价就是基于对旋律的理解。二是节奏。节奏是旋律的重要支撑,是旋律的起点,节奏主要分为重音、拍子、速度等因素。对于不同类型的乐曲会选择设计不同的节奏,如表达歌颂或者赞美某个事物时选用宽长的节奏;表达紧张、欢快的情绪时优先选用短促的节奏。通常来讲,声乐演唱中多选用宽长的节奏。三是节拍。表示不同节奏的强拍和弱拍以一定的规律交替出现。在一首声乐曲目创作之初,其节拍就会设计完成,后面不会再变化。不同强、弱的节拍能够通过交替变化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绪。四是速度。每一首声乐作品在作者创作之初都有自身的个性特点,或是抒情或者活泼,通常一首歌曲会有速度快慢的变化过程。同时由不同演唱者演唱时,他们通过反复的欣赏,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从而适当改变乐曲演唱速度。五是音色。每个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唱时,都有自己的特有音色,常规下音色是根据不同的发音体性质所决定的[1]。

三、文学语言

在声乐歌曲中,文字语言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歌曲中的歌词就像是玩具里面的填充剂,有了它歌曲才能够更加充实。有了歌词的声乐歌曲,能够引导学习者和听众更迅速的理解和感受歌曲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情感,在对歌词中那些充满艺术性的文字的欣赏中,人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联想和想象,实现对音乐传达理念的最大限度理解和感受。此外,有了具体文学语言的声乐歌曲,其传播的力度也会更大。

通常情况下,在学习声乐演唱时,有歌词和没有歌词的声乐曲目在学习时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无歌词的曲目在学习中只需要专注领悟其中的音乐语言,感受那些声乐乐器演奏的效果,学习其中的弹奏方法和技巧。但是对于有歌词的声乐曲目,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音乐语言,演唱者还应该注重歌词中的文学语言。例如在学习民族声乐时,老师常常要求学生要“字正腔圆”,其含义并非字面理解的唱清楚字,口腔要圆,而是要符合对音乐中文字语言的充分理解,对歌曲整体歌唱风格的正确把握[2]。因此要想提升声乐演唱水平,一定要对其中的文学语言进行详细的学习和研究。

声乐歌曲中加入歌词练习歌唱时,如果将注意力放在每个文字的唱字是否清晰的问题上,就会难以实现歌唱水平的提升了,因为即使在歌唱过程中刻意夸大对字头字尾的音调,整个歌词的抑扬顿挫是出来了,但是整体的音乐感觉却消失了,故而也不一定能够直接听清晰。如在欣赏京剧表演时,自然不可能像欣赏诗歌朗诵那样对文字的理解足够清晰。在声乐演唱中,有很多语言是不需要听的那么清楚,但是这些文字在配上音乐之后就有了与歌曲节奏相协调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对配有歌词的声乐歌曲的演唱中,应该保证歌唱语言的美感,这种美感不是唱清楚,而是一种配合了音乐语言的艺术美感。总之,在声乐演唱中,文学语言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以演唱者最终的歌唱美为主,要与歌唱过程的音乐动力相协调,也要充分结合声乐歌曲的音色变化情况,实现声音和语言有效融合的艺术美。事实上,声乐曲目中,文学语言是对音乐语言最好的补充,高质量的文学语言能够有效提升音乐语言的艺术性,提升演唱者对于歌曲情感和自我情感的表达。

四、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结合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听众对于审美的需求,亦能陶冶听众的艺术情操。该艺术形式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借助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手段进行表达[3]。其中的文学语言是通过对具有独特含义的文字进行艺术的创造,提升声乐曲目的整体艺术魅力;而音乐语言则是通过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区、音色等构成的特殊语言,这些要素彼此有机融合从而进行声乐艺术创造。因此,一首高质量的声乐作品,就需要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整且饱满地演唱出来。因此,声乐曲目演唱者务必要强化自身对于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这两大板块的学习。

首先是文字语言,通常情况下演唱者在练习过程中会选择以轻微打哈欠的方式对歌词语言的状态进行感受,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处于口腔前部,不会影响歌唱的状态,同时也能确保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此时歌唱出来的歌词虽然有一点模糊,但是不会带给听众听不清的感觉。对于演唱者自身来讲,自我听觉与他人的客观听觉会有非常明显的不同,自主听声与别人听声存在相当的差异,因此演唱者在声乐曲目演唱中也应该注意以自信的状态进行歌唱,要注意将语言集中在口腔前部发声,同时注意对自主气息的有效融合,在练习中反复听歌曲的旋律,找到最合适文学语言歌唱方法[4]。

其次就是注重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有效结合,音乐乐句应该和歌词相互同步,这样能够保证演唱者在词意的把握以及歌词节奏的控制方面,都形成强烈的语感。从而演唱过程中,就能够将两者相互统一。声乐具有多种类型,不管是在美声演唱或者民族声乐演唱时,都应该尊重音乐和歌词的有效统一,实现对声乐歌曲的最优化艺术价值展示。

五、结语

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声乐演唱过程中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关系的探究,实质上就是引导演唱者学会对歌曲旋律和歌词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这是开展声乐歌唱的关键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音乐语言不被重视,造成了很多演唱质量不佳的问题,不利于声乐演唱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旨在促进声乐演唱者对于两者融合的重视。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演唱者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对比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