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11-19 02:42谷曼婷梁铙方赵世嘉桂林旅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儿童

■谷曼婷 覃 媛 张 微 梁铙方 赵 莹 王 杰 赵世嘉 潘 荣/桂林旅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一、前言

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进程的加快,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批常常被人忽视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离开生源地外出打工,用劳动力挣取工资来支撑家庭开支,但与此同时却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农村的家里,使其缺乏家人陪伴,家庭教育。

二、留守儿童产生背景

(一)数据显示

根据百度百科《留守儿童》调查,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农村有超过6103万(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的“留守儿童”。其中有57.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7%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家里的老人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二)产生原因

留守儿童是一个群体,一个更加需要给予爱的群体。这个群体中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就属于那些与大多数普通孩子相似的、甚至在思想上要高于普通孩子,他们坚强乐观,懂事,知道关心家人、关心同学、心软,对社会充满同情心。生活虽苦,但是他们往往苦中作乐。乐观坚强勇敢的品质往往使他们永远保持微笑,我们却常常因为他们开朗的外表忽视他们的心理问题,而忘却了他们同样是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被留在家中的留守儿童。第二类就是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儿童,这类儿童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自我疏导,父母常年远离身旁,相处沟通的时间更加少,也正是因为缺乏心理疏导,才使他们变成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影响下,劳动力迁移以及地区独特的优势(例如沿海城市或经济特区城市)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求生计来到大城市工作,又因现在的积分入学政策等原因,导致没有资金等条件将儿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

三、常见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当我们将视角转向整个留守儿童这一大群体来说,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总体的心理问题发展还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如果我们对留守儿童展开深入的调查,会发现与那些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其实在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上,已经做了很多的讲究,其中可以将这些心理问题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关爱,缺乏情感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大多都背井离乡,且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这类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心理关怀,又因为留守儿童一般为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的监护),祖辈的老人们和儿童的生活经历不同,思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祖辈的老人往往只会关心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心理方面认知不足,从而产生了代沟,而没有得到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在亲情上往往就会产生自我封闭感。

(二)自卑心理普遍

据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多数的孩子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自己的身边,孩子们会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后盾,在与同龄的孩子相处时会显得小心翼翼,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当自卑感形成,就会向一种负面情绪发展,当孩子的内心产生了极端自卑不健康的心理,则会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和身心成长造成不利的后果造成不利后果。

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父母关爱与教育的缺位是直接原因

自从改革开放后大量人口外出务工,这些务工者大多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强、工作时间长的工作,工作收入也难以支撑一家人在城市生活的费用,且工作之余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若是带上孩子无疑是增大了负担,便只能把孩子托付于家里的老人或是亲戚看管。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陪伴,孩子情感就会缺失,心理也会不平衡。父母应当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长期处于这种“留守”状态,缺乏父母的陪伴、交流、教育,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无法及时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往往会随着不定向的性格发展,或情感冷漠、不合群,或叛逆、与人敌对,亦或自卑、缺乏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等不良性格。

(二)临时监护人对孩子教育意识淡薄、监护不力是主要原因

调查中发现,外出务工者常将孩子留守在临时监护人家中。90.2%的“留守儿童”放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寄养,6.3%的由亲戚朋友帮忙看管,另外3.5%是兄弟姐妹或老师相互照顾。这些作为临时监护人的人大多为年老者,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思想教育观念陈旧,常常忙于农活。他们对孩子不是放养式看管就是溺爱式呵护,大多只注意孩子的温饱问题,而对于心里想法不会太关注或根本没有关注的意识,更不要说教育问题了。

五、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留守儿童家长应确保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

留守儿童相比于其他孩子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关爱、呵护与陪伴。面对缺乏父母至亲陪伴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发达的通讯技术使父母尽可能多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关心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让孩子感觉家长就在身边。同时,父母也应与老师学校经常沟通询问孩子的状态,使孩子感到被关心在乎。除此之外,还应对孩子的父母进行教育,不要一味认为不停的在外务工,挣更多的钱就可以为孩子赢得更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永远来自孩子的父母。

(二)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也应高度重视

首先可以对学校老师进行心理教育方面知识的普及,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尽量避免、及时发现并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其次班主任在关心学生成绩问题的同时也应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情绪动态等心理问题,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公平公正的对待留守儿童,避免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有差别待遇。

六、呼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要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必须加大向社会各界宣传关注乡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解决乡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中来,要更深入地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群体参与到支教工作中,更深层次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人照顾、学习上缺人辅导、行为上缺人监管的问题。

同时要改变社会大众的普遍思维即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给予他们物质帮扶,我们要更加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建设,我们要呼吁社会上专业的心理教师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中来,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对留守儿童有计划的进行心理教育,更多地关注他们学习上生活上的变化,更多地与他们进行谈话交流,了解他们面临地问题和困难,及时地与他们的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反馈,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地教育观,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儿童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