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格尔对康德认识论的批判
——以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确定性”为例

2020-11-19 02:42黑龙江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确定性黑格尔康德

■尤 今/黑龙江大学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其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著作是“三大批判”。黑格尔致力于让哲学说德语,主要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等。

一、背景

康德认为批判是对理性能力的考察和分析,在批判理性的过程中,他提出了理性对于知识的考察必须只能在意识之内,因为你有这样的对象,是相对于这样的对象有这样的知识,是不可能超出意识之外找一个标准。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知识和对象符合一致,但由于理性对知识的考察不能超出于意识之外,因此我们没办法认识事物本身,所以我们始终不可能超出我们自身之外来比较知识与意识之外的事物是否符合一致。因此,康德是在主体内考虑理性具有哪些先天的认识形式,而且强调的确有相应于主体先天认识形式的对象,但是意识范围内的对象是现象而不是物自体。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这种主观性领域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因为批判本身也是一种理性,虽然批判在意识之外,但是批判本身也是应该受到批判的。黑格尔的观点是“如果批判站在理性之外,批判就变成了非理性批判的独断论。因此真正的批判应该是理性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1]

黑格尔认为“如果承认知识和对象之间有区别,就可以超出意识去认识对象。”[2]从知识和对象的差别入手,即从认识中的基本矛盾(主体和客体、知识和对象的内在矛盾)出发。由于知识的真理性在于知识和真理相一致,因此按照黑格尔所说的,为了达成真理,当对象和知识不一致时,我们要改变知识来符合对象,当知识变为新知识后对象也跟着发生了改变。这就是说,“原来认识中未被我们意识到的对象现在成为了意识的对象,而对象的改变就意味着原来被意识译为是‘自在的对象’的对象,现在变成了新的对象。”[3]总结来说,在黑格尔看来,在认识的过程中知识和对象都是变化的,这个认识过程不仅仅是改变知识来符合对象,也是改变对象符合知识的过程。例如认识活动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对象是经验,而理性认识的对象是本质。我们发现从感性认识进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不仅知识发生了变化,对象也同样发生了变化。因此,黑格尔认为认识活动不应该像康德那样在静态结构上进行分析,它其实是理性自己对自己进行考察,对自己进行改变的发展过程。我们以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确定性为例进行详细论述:

二、感性确定性

感性确定性属于直接性的知识,是一种对于直接事物的知识,但感性确定性又可以区别为感性的对象(“这一个”)和“意谓”这两个方面。在感性确定性中,一方面是属于本质的对象,而另一方面是无关本质并且只有当对象存在是才会被认识的知识,即“我”,是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感性确定性的对象是“这一个”个别的具体事物。由于“认识以对象为真理,因而它要求在对象中确证‘这一个’。”[4]因而我们要在对象中来考察“这一个”的两种形态即“这时”和“这里”,即从间和空间上进行论证。

(一)从时间上进行论证

当别人问我们:“这时是什么?”我们可以回答到:“这时是白天”我们可以通过把我们的回答书写下来的方式,对感性确定性的真理进行验证。我们知道一个真理是不会因为被留存下来而丧失,然而等我们过一段时间等到中午再来看这个被记录下来的真理时,不难想象,它已经变质了。在这里黑格尔通过比喻的形式将感性确定性比喻成被书写的真理,从而说明了即使感性确定性在“这时”中可以把握,但在另一个“这时”却又要重新确定。也就是说感性确定性对于时间的把握并不是一直都正确的。如果当我们说这时是白天,“这时”就被当做是白天保存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它被当做它所标榜的东西,被当做一个存在者来对待。”[5]但“这时”知道,它自己其实是一个非存在者,所以即使“这时”被保存下来,也绝对不可能是作为白天而被保存。同样,夜晚也是如此。综上,我们便可得知“这时”是一个否定的东西,也就是说“这时”和白天(夜晚)两者一直是辩证存在的。如果白天存在,“这时”就会被遮蔽,反之亦然。因此,“这时”被保留下来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白天和夜晚都不包括在这时内。但意识发现,虽然白天和夜晚并不是“这时”的存在,但“这时”却既是白天又是夜晚,也就是说“这时”的内容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的,这其中唯一不变的只有“这时”本身。因而“这时”不是仅仅代表着白天或者夜晚的个别性的东西,而是一个普遍者。它既不是“白天”也不是“夜晚”而是“并非白天、并非夜晚”,但是它也可以既是“白天”又是“夜晚”。综上所述,从对时间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出只有“普遍者实际上才是感性确定性的真相。”[6]

(二)从空间上进行论证

这一个的另一个情形“这里”,“这里”一方面指空间上的确定性,另一方面指具体事物的确定性。如果感性确定性不能够一直把握空间位置的确定性或者具体事物的确定性那么他就不具有确定性。比如说我的正面是一棵树,反面是一栋房屋,当我面向树的时候,我可以说“这里”是一棵树。但当我转过身来,所面向的是房屋,“这里是一棵树”的真理就立刻消失了。因为在我面前的不再是一棵树,而变成了一栋房屋。即使当房屋和树木这些事物都消失了,“这里”本身也仍然存在着。当我们这里是一棵树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这里”与“是”,但是这种确定只是就“这里”的确定,并没有确定下“这里”对应的是何物,这就导致空有“这里”却没有具体内容。所以“‘这一个’再次经历了中介活动的单纯性,亦即一种普遍性。”[7]知识和对象本来的关系是对象是本质,知识是无关紧要的内容,但现在我们发现情况发生了改变。对象原本是与本质相关的东西,但当它变为一个普遍者之后,对象对于感性确定性来说变成了无关紧要的内容,相反,从前不重要的知识,现在却和感性确定性相联系起来了。当意识在对象中找不到真理的时候,它只好转向了自身,只能依赖于“意谓”,在“意谓”中寻求真理。

(三)从事物自身中进行论证

现在感性确定性的真理性从依赖于对象转变成依赖于我自身的活动。当别人问我,“这时”是什么?我可以说“这时”是夜晚,因为我看到了夜晚;或者“这里”是什么?我可以回答“这里”是一棵树,因为我看到了一棵树。但在这个关系之中,感性确定性在自身中经验到了与“这一个”同样的辩证法。当我们把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当做真理时,这一个我就会在看到一栋房屋时宣称“这里有一栋房屋”。但另一个我却把看到一棵树时当做真的时候宣称“这里不是一栋房屋,而是一棵树。”这两者都是我亲眼所见,都是具有直接性,也就拥有着同样的可信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理就会如“这一个”的情况一样隐没于另一个真理之中。这就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发展过程,即一种被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唯一没有被扬弃的只有作为普遍者的我,也就是“意谓”本身。因为我的看只是一种单纯的“看”的活动,在看的活动中不附加东西(无论是树或者是房屋)。我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存在,是一个普遍者。如同前文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这时”、“这里”。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意识转向我自身后发现“意谓”也是一个普遍者。

三、结语

感性确定性经验到,无论是在本质方面来看,还是在直接性方面来说,都是既不在对象内,又与我无关。感性确定性的对象是“这一个”个别的具体事物,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考察发现,“这一个”的内容是随时变化的,其中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一个”本身,并且通过指明活动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它最信以为真的个别性“这一个”,体现的反而是一种真的普遍性,是共相。当意识发现真理性不在对象中从而开始转向到我自身时,发现“意谓”的内容不断变化,并且只有“意谓”本身始终不变,因而意谓也具有普遍性。感性确定性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并不能把握认识对象的共相,“于是以“这一个”个别事物为其对象的感性确定性就走向了以共相为对象的知性。”[8]因此,黑格尔认为认识活动实际上是理性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于知识和对象矛盾而不断推动的运动过程,而不是像康德对理性的批判仅仅停留在静态的结构分析上。

猜你喜欢
确定性黑格尔康德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从黑格尔的《怀疑论》文章看怀疑论与辩证法的关系
论黑格尔对辩证法理论规范的创立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艺术百家
Ages in Trouble
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我见
漫画
哲学解释学美学对柏拉图和黑格尔传统的批判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