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滚船改装卫勤支援船医疗模块的展开与固定初探

2020-11-19 05:02李梦文韩培辉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监护仪支撑杆伤病员

张 朋,李梦文,王 鑫,韩培辉,李 钢

医疗场所和医疗设备是进行医疗工作的必要条件,普通医院住院场地分为手术室、病房以检查及保障场所等。病房分为普通病房和重症病房,普通病房配置呼叫系统、供氧系统及供电电源,用于收治伤情稳定的患者。重症病房配属有呼吸机、监护仪及除颤仪等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用于收治危重患者。国产万吨级客滚船改装成卫勤支援船空间充裕,可参考医院病房的格局设计,结合战伤救治的特点,即伤病员多但伤情相对稳定、医护人员相对较少,任务是继承性治疗和护理,一般不做早期治疗和专科治疗[1],应当将伤情不稳定的、运送途中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伤员集中到一个病区,即重症病区,便于医护人员重点监护和抢救。将病情稳定但随时需要处置的伤员(如有输液、引流、换药等),以及病情稳定短期不需处置的伤员集中到一个病区,即普通病区,这样既可以高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又能充分保证需要处置的伤病员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2]。此外,为防止运送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需要急救手术,需要设置手术室[3]。笔者分别针对重症病区、普通病区以及手术室,提供相应的医疗设备解决方案,重点解决医疗设备加固、无线中央监护系统以及无线呼叫系统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医疗设备加固方案

客滚船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风浪影响产生晃动,战时有可能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执行保障任务。船体在大风、大浪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摇晃更为频繁、严重,从而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形成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加固,防止设备异常摇晃或位移对检查和治疗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笔者采用支撑杆结合台车的方式对医疗设备进行固定,重点解决需要长时间在相对固定位置使用的医疗设备的加固问题。首先将医疗设备固定在专用台车上,将支撑杆支撑在船舱地板和顶板之间,再将台车固定在支撑杆上,从而将医疗设备牢固固定,如图1所示。客滚船舱室高度在2.2 m左右,承重支撑杆高度调节范围为1.85~2.35 m,支撑压力可达100 kg,足以承受运输船摇晃时医疗设备的受力,支撑杆两端配有橡胶撑垫,增加摩擦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船体。

图1 医疗设备加固台车与伸缩式支撑杆

台车采用304不锈钢结构,配置4个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轮,保证移动方便,便于固定,坚固耐用。监护仪、吸引器等设备本身自带底部加固接口,使用专用螺丝从底部将设备固定在台车上,既不影响医疗设备的显示和操作,也不会对船体和设备造成任何破坏,并且在加固操作中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台车高度参考医用手术吊塔和重症吊塔的布局和高度设计,充分尊重医务人员平时工作中的习惯高度。

1.1 重症病房医疗设备加固 重症医疗设备加固台车采用两层结构,长50 cm,宽50 cm,第一层高度为90 cm用于从底部固定呼吸机,第二层高度为140 cm用于从底部固定监护仪,配备一条50 cm螺旋紧固式不锈钢输液杆,用于固定输液袋及输液泵,必要时可用胶带将输液袋和输液管固定在输液杆上。对于需要移动使用的急救设备如:除颤仪等不需要进行加固。

1.2 手术室医疗设备加固 手术设备加固台车采用3层设计,长宽均为50 cm,第一层高度为50 cm,采用榫卯和锁扣结构加固高频电刀;第二层高度为90 cm,通过底部加固负压吸引器;第三层高度为140 cm,通过底部固定监护仪。麻醉机安装在制式的台车上,用高强度弹力绳将麻醉机牢固固定在台车上,再将台车固定于支撑杆上。手术床采用上级配发的制式手术床,床面四周有铝合金方框,手术床框对角增配2根伸缩式支撑杆,分别顶住上下甲板,起到固定手术床的作用,手术灯采用类似的方法,将手术灯固定在支撑杆上。

1.3 普通病房医疗设备配置 普通病房主要用于收治轻伤员或者伤情稳定伤员,配置输液设备和呼叫设备,方便伤员的治疗以及和医护人员的交流沟通。输液杆采用配发的舰用伸缩式输液杆,分别顶在上下甲板之间。呼叫器采用无线全双工呼叫系统,在下文中详述。

2 无线局域网配置

由于客滚船采用金属作为主要建材,对无线信号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无损改装条件下不得铺设网线,重新单独布设无线局域网受到船舱的屏蔽无法实现长距离、大范围的网络配置。考虑到现代滚装船在制造过程中已经铺设了完备的网线,配置了大量的无线接入点,保证每两到三个房间共用一个无线接入点,基本实现了所有房间的无线网络覆盖,并能通过卫星接入国际互联网。将需要配置为病房的区域的网络设置为无线局域网,为每台入网的医疗设备指定静态IP地址,接入船域网完成网络传输功能。考虑到保密要求,必要条件下需断开无线局域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

3 病房无线中央呼叫系统

病房呼叫系统是医院常用的医疗设备,由分机、主机及伤病员一览表组成[4]。伤病员一览表用于工作人员实时查看患者的住院和个人信息,呼叫系统实现呼叫和通话两方面的功能,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实时交流。缓解护士不足,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5]。常规医院中央监护系统一般通过有线方式实现供电和数据交互。见图2。

图2 船用无线中央呼叫系统示意图

无损改装客滚船无法重新布设呼叫网络,必须采用无线方式实现呼叫网路的构建[6]。无线通信方式主要是FM信号和WIFI网络等,笔者采用WIFI网络实现无线呼叫功能。综合考虑便携性和实用性,采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实现呼叫总机、病员一览表、伤病员信息管理系统等功能。分机和总机通过WIFI无线网络相连接,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实现实时呼叫和对讲等功能,伤病员一览表用于实现显示伤病员信息。见图3。

图3 无线中央呼叫系统伤病员信息管理

4 无线中央监护系统

中央监护系统由监护终端、网络系统以及中央监护工作站组成,中央监护工作站集中显示所有在网患者的心电、血氧、心率、血压、体温等生理信号,并提供报警功能。只需一名工作人员即可观察所有在网患者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医疗人员不足和病患较多的矛盾,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局面[7]。常规医院的监护系统一般采用有线局域网的方式将病床监护终端和中央监护工作站组合成为一套监护系统。由于是对滚装船采用无损改装的方式,无法为每个病床布设有线网络,因而必须采用无线局域网的方式完成组网。上级最新配发给卫勤训练中心的监护仪为迈瑞IPM 12型监护仪,为每台需要组网的IPM 12型监护仪配备专用无线网卡,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为主机与IPM 12型监护仪终端建立连接[8]。为满足便携性要求主机应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不小于15寸,存储介质为不小于512 GB的固态硬盘。见图4。

图4 无线中央呼叫系统示意图

战时利用民用滚装船作为卫勤支援船实现伤病员转运,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一项具体措施。该文基于滚装船现有的电力及网络设施提供了一套医疗设备保障方案,为伤病员在后送转运过程中的急救、手术、护理等工作提供保障。通过多次演训证明,该保障方案能够平稳运行,发挥出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监护仪支撑杆伤病员
无人机伤病员后送在未来灾害救援中的应用前景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宿舍用洗漱架
挂画魔架
一种车用手机架
安全便捷可调式支撑杆的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