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 意义引领的英语单元教学设计实践
——以高中英语新外研版教材必修3 Unit 2 为例

2020-11-20 08:35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篇意义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目标是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单元教学目标要以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围绕主题语境整体设计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避免脱离主题意义或碎片化的呈现方式。

基于此,如何挖掘主题意义、如何整合单元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如何创设主题活动为单元话题服务,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以高中英语新外研版教材必修3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予以说明。

高中英语新外研版教材必修3 Unit 2 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语篇类型均为人物介绍。2020 年高考英语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的阅读理解B、C 篇都与人物介绍有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评价人物,丰富对优秀品行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本单元的重要价值后,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单元整体设计:

一、以文本解读为出发点,研读单元语篇,挖掘主题意义

授课前,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是探究主题意义的重要前提。新外研版教材每个单元的核心架构是:Starting out →Understanding ideas →Using language →Developing ideas →Presenting ideas,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是依据idea 展开的,即每个环节都是基于idea 的构念。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每个语篇所传达的idea,通过思维加工,梳理、构建、挖掘单元的主题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用what—why—how 三种设问方式将整个单元串联起来:一探单元主题和内容,即what,二究写作意图,即why,三研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即how。由此,教师方可多层次、多角度地挖掘单元的主题意义,厘清语篇间的关联及语言特点,思考学生在认知和思维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为主题意义探究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例如,通过研读单元语篇,教师可以发现Unit 2 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内容是优秀品行与社会责任感。内容设计从介绍中外的助人主题日及优秀人物开始,讲述了Ryan 和Nicholas Winton 的突出事迹和所从事的公益事业,即回答了what;但是,作者为什么介绍这些优秀人物呢?究其原因是为了丰富学生对优秀品行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和善行的力量,形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后,笔者对语篇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两个文本均为以时间线为脉络的人物介绍,一文介绍了Ryan 从孩提时期到成年后从事公益事业的全过程,一文梳理了Nicholas Winton 的生平和他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概括出人物传记类文本的行文组织方式——timeline 及关键要素——birth/death Date,key events,achievements,personal qualities 等,即解答了how。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头脑风暴,单元的主题意义凸显,文本结构清晰,为制订单元目标、设计主题活动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输出任务为落脚点,依据单元主题,制订单元目标

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为任务输出服务,而输出任务又是学生深化主题意义理解、提升主题表达能力的重要保障,是所学主题内容的迁移创新,指引单元学习的方向。

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输出任务为落脚点,根据本单元Presenting ideas 部分的项目设置,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围绕主题意义,并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确定单元总体目标。笔者在教授Unit 2 Presenting ideas 板块时,要求学生从Name,Achievements,Personal qualities,Reasons for recommendation 等方面入手介绍优秀人物,推选出心目中的“年度人物”。为达成这一目标,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并积累描述人物事迹、成就、品行、评价等的语言知识。基于此,围绕单元主题,笔者制订了如下单元目标:

1.理解语篇内容,了解助人善行,梳理有关描述人物事迹、品行等的主题词汇及表达;

2.分析语篇结构,掌握人物介绍类文体的结构特点;

3.运用新学语言撰写人物介绍,评价人物对社会的贡献,并在班级分享;

4.探究中外优秀人物在助人为乐方面的共同之处,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这样的单元目标设计,涵盖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其学科核心素养。

三、以主题意义为主线,依据单元目标,设定课时目标

制订完单元整体目标后,教师要根据学情及语篇内容、特点,将单元目标合理地、系统地分解到课时目标中,以此体现主题意义的完整性和递进性。而每个课时目标的设定,都要以单元目标为基准,为达成单元目标服务,以语篇为载体,真实地凸显主题。由此,Unit 2 课时目标的制订,可以分两步进行:

1.梳理语篇,探寻各语篇与主题意义的关联

笔者先按教材的呈现顺序整理所有语篇信息,判断每个语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探寻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然后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简单的梳理。

2.以线串点,整合单元任务,制订课时目标

从整体入手,以主题意义为主线,串联单个语篇,构建单元内部联系,把同一内容不同类型的文本整合到一起,通过系统梳理和建构,进行课时划分,制订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为阅读课,将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 和Personal qualities 三部分重组,一是让学生了解Ryan 的公益事迹,二是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品质。——指向单元目标1。

第二课时为听说课,将-ed as attributive 和To be a volunteer 进行整合,承接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使用-ed 作定语,了解他人对Ryan 基金会的评价,学会发表见解;并借助听力材料,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指向单元目标3、4。

第三、四课时为读写课,将与人物传记有关的The Power of Good 和Writing a biography 两部分整合到一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主要成就,将文本形式概要成Tu Youyou’s CV 形式,另一方面能探究人物传记类语篇的结构,并结合第二课时所学评价,撰写人物传记,两种活动形式互为依存。——指向单元目标2、3。

第五课时为写作课,以Presenting ideas 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优秀人物,如Yuan Longping 和He Fengshan,引导学生探究中外优秀人物在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评选“年度人物”,运用所学主题内容进行综合表达,内化主题意义,实现科学育人。——指向单元目标4。

整合后的教学设计,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各课时紧密围绕话题开展语言活动,每个课时目标之间既是平行关系,又具有层级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递进式探究。

四、依据课时目标,开展深度阅读,深化主题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因此,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笔者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在关注知识本源与主题意义的同时,力争让学生在思维的深度、广度上实现跨越,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达到能力的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1.问题引领研读语篇,提升思维品质,感知主题意义

通过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有梯度、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一些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的探究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走进语篇,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其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但能获得知识,还能实现思维的启迪,其辨析、梳理、建构、表达等能力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以本单元Developing ideas The Power of Good 为例,笔者针对第一段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Who will Nicholas Winton save from Death at the hands of the Nazis?

②Why are the Nazis mentioned here?

③Why Do the parents fear they may never see their children again but still send them to board a train?

④Why is the 1939 event put in the first paragraph?

问题①基于文本表层信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问题②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思维;问题③关注学生的文本信息加工能力;问题④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四个问题,从理解—分析—加工—概括四个层面,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意图,内化主题意义。

再如,针对第三、四段,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What made Winton Decide to help transport children to safety in Britain in 1938?

②How Did Winton help children escape from the Nazis?

③What kind of writing style is applied here?

④What Did Winton Do During and after World War Ⅱ?

⑤What qualities can we learn about Winton from Paragragh 3&4?

以上问题串的设置,既有理解应用性,如问题①、②、④;又有分析评价性,如⑤。用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加工和概括,从而提升其思维的深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形成了表示个人品行的词汇串,拓宽了其思维的广度;问题③从写作手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单元目标的实现做好了充分准备。

2.问题引领任务输出,深化主题意义,实现单元知识与内涵的融合

在任务输出环节,笔者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分析信息、获取信息,并结合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在新的语境下,完成对新的人物的写作任务。这样做,既注重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又可利用新的语境,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的。

以本单元Presenting ideas 为例,要求学生从Name,Achievements,Personal qualities,Reasons for recommendation等方面入手介绍优秀人物,并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年度人物”。在单元各课时渗透相关的词汇、表达和语篇结构知识,为任务输出做好了准备。

在写作实践中,尽管学生会想到一些著名人物,但他们所具备的背景知识还是有限的,教师提供拓展材料并进行问题引领,可以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为此,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与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人物相关的阅读素材或视频,并设置了以下问题,指导学生一边阅读或观看一边思考:What makes him/her honorable? What have you found most impressive about him/her? If you were him/her,would you Do the same as he/she Did? Why?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再次深入思考主题意义,并调动所学知识,进行输出任务建构,使整个单元的教学相辅相成,达到主题意义与单元学习的深度融合。

总之,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创设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单元探究活动,可以增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意识,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主题内容,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语篇意义目标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诗里有你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