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体育课见习行为探讨

2020-11-21 21:17张荣莉徐建文
运动精品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课运动

张荣莉 徐建文

高中女生体育课见习行为探讨

张荣莉1徐建文2

(1.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11;2.苏州新草桥中学,江苏 苏州 215011)

文章对高中体育课上女生见习情况越来越频繁这一现象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作出分析,分别从自身、社会、教师、学校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强化理论知识,提升思想认识;改革教学方式,发展学科素养;完善评价体系,增强运动自信;加强体育投入,力求事半功倍;建立见习制度,强化组织管理,旨在为激发高中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见习;见习生;高中;女生;体育课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强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其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1]。

在愈加强调核心素养的今天,学校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锻炼是培养终身体育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我国21世纪国民的素质。然而,我们经研究发现,就目前高中体育课现状来说,体育课上女生见习的情况越来越频繁,这引起了笔者的探究兴趣。本文就女生体育课见习行为的成因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适当的对策。

1 高中女生体育课见习的现状

见习生,顾名思义是观察学习的学生。见习生的多少体现了课堂管理的优劣,也体现了班级的班风和班貌,还体现了体育教师的教学魅力。见习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状况,无法正常参与体育课的练习,因而在体育课中申请见习。

通过对女生班体育课的观察,笔者注意到,每节体育课一个合班上课的女生班级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女生见习,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学生因各种伤病,如肌肉、韧带拉伤、先天性的疾病等,不能够参加某些项目的练习;二是女生在例假期间,存在腰酸、腹痛、乳房肿胀等不适感;三是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或者为了逃避大强度的练习,装病见习。在这当中,因例假见习的占据多数,而且,因为高中女生多数住校,生活、学习的作息时间相同,生理周期也逐渐相同,所以在体育课中见习女生多数为同寝室的同学,这就造成了集体请假情况的频繁发生。

在笔者问及见习期间是否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因伤病见习的学生表示,愿意有选择性地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类项目是首要选择;另一部分因例假见习的学生则不太愿意参加锻炼,她们认为,来例假了就该休息,参加体育运动则会加重身体的不适感。这反映出学生对于经期体育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且绝大多数的女生没有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

长期以来,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见习生的安排无非就两种情况:一是根据学生的要求允许其回班里自习;二是让学生在一旁见习,即跟随集体教学并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微活动。事实上,教师不仅要忙于课的示范教学,还要时刻考虑课堂的组织管理,因而往往会忽视这部分学生,使得大部分的见习女生会感到无事可做,有的甚至趁老师不备,跑到操场的一角嬉笑闲聊,极易让见习流于形式。所以,这两种安排也并不能够达到见习的目的。再加上教师对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没有组织管理好见习生,给体育课的授课秩序和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相应的难度。

2 高中女生体育课见习的不良影响

一堂优秀的体育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但是由于女性生理周期、伤病以及兴趣缺失等所导致的体育课见习行为困扰着很多体育教师,对学生自身、其他同学、体育课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1 不利于增强学生自身的体质健康

我们以见习中的经期见习为例,女生的月经期一般为3~7天,这就导致女生一个月下来会缺少近一周的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这样会打乱技术动作的学习进度,不利于学生完整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也会在进行身体素质考评时得不到好的成绩。同时,学生普遍认为见习就是身处课堂之外,无所事事,无形中就会产生懈怠心理,把见习当成是逃避体育锻炼的一种手段,甚至在以后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中,谎称身体不适屡次逃避运动,更不用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较强的运动能力了。这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强调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更是非常不利的。

2.2 不利于上课同学集中注意力

体育课见习生的存在,对其他上课的学生会造成心理和视觉上的干扰,尤其是在做练习的时候,见习生像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审视课堂,给上课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她们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更有可能引起思想上开小差,导致动作错误或变形,从而造成运动损伤。此外,见习生所表现出来的轻松感,可能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一见习,所有的大强度练习和测试都能躲过,因而造成借口见习的学生日益增多,形成恶性循环[2]。

2.3 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一堂完整的体育课一般由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合而成,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组合练习,需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配合,教师在备课时,就会预期安排好每个练习的人数和组织形式,但是如果每节课都出现不确定数量的见习生,就会打乱教师原本的教学安排,影响教师的授课方式,给教师带来管理课堂的难度,致使课堂的教学任务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给教师带来无法正常完成教学的困扰。

3 高中女生体育课见习现象频出的原因

3.1 自身方面

3.1.1生理特点

进入高中阶段,女生在身体形态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大部分女生的骨骼生长发育停滞,柔韧性下降,体重增加,皮下脂肪增厚,但仍保留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高中女生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由于内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性腺活动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下降、动作迟缓等[3]。青春期的快速生长让女生对于自己的身材或者生理会更加的敏感和介意。特别是在体育课上,随着运动量的增多,动作幅度的增大,许多女生因为身材发育过快或者正好处在生理期的特殊敏感时期,在完成体育课要求的动作时,不敢跑跳,唯恐引起同学的嘲笑或者自身的不舒服,久而久之,对体育课就有了敬而远之的想法,而见习则成了避免尴尬、逃离课堂的方式之一。

3.1.2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女生的心理大部分表现出不稳定和不成熟,她们大多较为内向,自尊心较强,比较敏感和害羞。有些女生由于对自己的长相、身材、学习成绩以及其他的能力等方面的不满,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另外,许多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亲友的百般呵护,因而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表现出意志不坚定、缺乏信心。而体育课对学生的体质和体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女生来说,平时的娇生惯养使得她们在体质和体能的达标上有些吃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她们进行体育学习的信心。加上她们怕失败、怕晒、怕脏、怕表现不好被他人嘲笑等原因,制约了女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促使一些女生不愿参加户外的体育活动,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而不去上体育课。

3.1.3思想认识

进入高中阶段,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繁重的文化课的任务,对于高考这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学生更是倍加重视。大部分学生都把重心放在学业上,而忽视了文化课以外的素质发展,作为非高考科目的体育就在被忽视的那一栏中,相对于文化课来说,体育在学生的心中所占的比重要小得多。有些女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够,在她们的固有观念里,体育是一门副科,不管学不学,上不上课最后的分数还是有的,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甚至有的女生以请病假为由,在教室看书做题,自动放弃锻炼活动的机会。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爱运动的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导致许多女生之间忽视了对体育课的学习,造成了她们在平时的运动过程中因为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而屡次受伤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见习大军中占比较大的经期见习生,基于这个特殊时期自己身体的不适,她们普遍认为这期间女生是不能进行体育运动的,实际上,对于处于发育阶段的女生来说,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减少充血,有助于她们减缓经期带来的不适,还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人心情愉悦。

3.2 社会家庭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知识的更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国家虽然早就提出教育应该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学习中,考试仍然是衡量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手段。而且,对于人生的这一重要转折点,多数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限制和规定,学习的负担之重可想而知。这样一来,学生往往无暇顾及体育活动,而是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希望能够考上好的大学。加之,高中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来说要低于男生,但自尊心又很强,致使她们必须要在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才有可能赶超男生。有的女生甚至不惜利用体育课学习文化课,课余时间更是争分夺秒,而体育锻炼这个概念在她们脑海里的存在性就不言而喻。

而事实上,笔者从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我校有不少女生存在近视、驼背、甲沟炎、颈椎病、腰椎盘突出、痛经等身体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不管是社会的压力,还是父母的干涉,都不应该剥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魄,再优秀的文化成绩也造就不了完美的人生。

3.3 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因素主要包括以下这些问题:体育教学缺乏创造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千篇一律、呆板无趣;没有系统的观点指导教学,缺乏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模式传统没有创新,上课效果不佳;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是不行的,或者靠仅有的几种方法进行教学也是有局限的;教师教学水平低下,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出现敷衍了事、一味地消极应付的现象。

另一方面,其他任课教师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也不是特别支持,尤其是主课教师,经常以答疑默写等为借口将学生留在办公室,甚至有意误导学生体育课上不上都无所谓,反正不是高考科目还占用了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学生在这种不良影响下,即使有心参加体育课,也会觉得有愧于文化课的学习,释放身心不成,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3.4 学校方面

一是场地设施不完善。调查结果表明,场地设施的不完善和运动器材的匮乏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这直接限制了体育课教材教法选择的多样化,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打折扣,而多数女生不像男生那样可以围着一个球运动很久还不亦乐乎,她们需要更多的器材、更多的尝试来丰富自己的锻炼时间,所以,学校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将会降低女生的体育兴趣,也会打击女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一旦身体有一点不舒服,就会有随时见习的危险。

二是校领导及班主任的重视程度较低。学校体育工作又是体现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体育作为一门副课,普遍不被学校所重视。调查得出,校领导和班主任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程度。而对于女生来说,她们本来就不太喜欢运动,加上学校并不重视对女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促使她们对体育课及课余锻炼产生了懈怠心理。

4 高中女生体育课见习的对策

4.1 强化理论知识,提升思想认识

体育课的益处,在大众看来最为普遍的就是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而从人文角度来看,体育课对于学生的影响颇为深远。学校通过体育课,可以强化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明确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身体直观感受团队的力量;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不做畏首畏尾的逃兵;培养面对得失的健康心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针对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雨天室内课的机会加强体育卫生保健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对例假期间上体育课有更深入了解,譬如月经的产生以及身体的反映。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体育教师强调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经血的排出,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经期的不适感。在进行室外课时,教师要适时地鼓励经期见习的女生参与到一些课堂练习中,并且适当地控制运动的强度。

此外,对于思想上出现顾虑,因为一些小毛小病就要求见习的学生,教师必须在详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耐心地对她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鼓励她们适时适量地参与到练习中去。另外,对少数患有慢性疾病或先天疾病的学生,教师须在学期第一次课的时候进行统计,并且按照学校要求及学生意愿进行妥善安排,一经确定,不得更改安排方式,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4.2 改革教学方式,发展学科素养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高中女生多数喜欢运动量较小、易于练习的项目,对于一些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枯燥,导致学习周期较长、形式单调的运动项目,学生容易生疏、遗忘,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事倍功半,达不到教学效果。

为了满足高中女生体育课学习的不同需求,激发她们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高中体育课比较重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尤其强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在教学方法上要精心设计,使上课的形式多样化,使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都有一种新的体验,甚至于乐而忘返,从而充分激发她们的运动兴趣,调动她们的锻炼积极性。

4.3 完善评价体系,增强运动自信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女生,她们更喜欢在练习的过程中听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她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需要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对象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可夸大其词,也不要吝于鼓励。

考核方式也要有所转变,可以由教师对学生单一的考核向学生自评、互评和进步幅度等结合转变,也可以从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来评价,做到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对于通过自己努力仍达不到及格标准,平时态度很认真表现又很积极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提高其平时成绩,使其达到及格标准。这种做法不仅强调了过程,又突出了结果,对于提高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运动自信和运动积极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4]。

4.4 加强体育投入,力求事半功倍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而且它能够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从而调节大脑兴奋点的转移,有利于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领导应对体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特殊影响加以重新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重视对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对于现有的场地器材,需要教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尽力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使她们不至于因为器材设施的缺乏而逃避锻炼。

同时,学校还应当确保体育课时间的充足,不能任由其他任课教师拖课、占课,影响学生的锻炼时间,尤其对于很多接受运动较慢的女生来说,要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教学,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反复练习,既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又能一定程度地减少两极分化。

4.5 建立见习制度,强化组织管理

为了保障课堂秩序,端正女生的学习心态,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可以建立适当的见习制度。对于情况较轻的见习生,如女生的月经期,轻微的擦伤、拉伤、扭伤等,这类见习生,虽然在参与正常练习时有一定的不方便,但是轻微的运动还是可以参与的。这类见习生如果需要见习,可以作如下安排。

4.5.1教师的帮手

在体育课中,尽管一直要求教师精讲多练,但是需要教师关注的细节还有很多,而见习生可以充当教师的帮手,如测试时成绩的测量和记录,起点发令,发放、回收器材等。见习生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了解并掌握一些体育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增强课堂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4.5.2做好见习练习

为了防止见习生感到无所事事,教师可以事先创编几种小强度的练习供学生完成,可以是垫上力量,可以是腿部练习,也可以是形体拉伸等。委派小组长,或者分小组互相监督完成,对每个人参加的运动进行记录,做好统计,并计入期末考核中。

4.5.3完成见习报告

为了加强见习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教师可以要求见习生在课中认真观察,学习,并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写好见习报告。见习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上课时间、地点、见习原因、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目的等,最后还应该谈一谈见习的感想、对课堂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加深学生印象。从学生的见习报告中反馈的信息,教师也可以发现课堂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手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

5 小结

女生体育课的教学是体育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中体育课不是应试科目,可适当地增加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各种运动的基本技术,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这本身就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对于高中女生频繁见习的现象,教师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探究合理的教学方法,选择多样的教学形式,完善课堂评价体系,使每个女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保持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积极快乐地参与体育课。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王慧,苑景蕊.高中女生体育课中生理周期见习行为探究[J].运动,2018(18):62-63.

[3]杨洁.对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女生体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4]莫俊晶.浅谈高职女生体育课厌学原因及解决对策[J].教师,2013(32):89.

Discussion about High School Girls’ Practice Behavior in PE Class

ZHANG Rongli, etal.

(No. 1 Middle School of Suzhou High-tech District, Suzhou 215011, Jiangsu, China)

张荣莉(1990—),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女生体育课运动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不正经运动范
讨厌的理由
早恋女生的依赖心理拯救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