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教师—学生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保护

2020-11-21 21:17
运动精品 2020年4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运动高校学生

钟 丽

基于学校—教师—学生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保护

钟 丽

(广州工商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850)

在分析高校体育运动伤害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三方面探讨体育运动伤害的成因,并提出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防护对策:一是立足学生,强化体育安全教育;二是立足教师,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三是立足高校,强化体育安全管理。

高校教育;体育运动;伤害成因;防护对策

高校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满足持续增加的高校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我国高校设计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但是许多高校只注重体育运动的开展,却忽视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安全防护,以至于许多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了伤害。对此,强化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伤害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运动伤害也是运动时容易发生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永久性伤害,也正因如此,高校在体育活动当中开始把运动伤害的防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感受运动乐趣、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够做好伤害预防,使其在一个稳定良好的运动环境当中安全训练。为此,高校要对体育运动进行一定的改革与调整,认清伤害防护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伤害防护策略。

1 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基本特征

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类型众多,包括碰撞、擦伤、扭伤、挫伤、脑震荡、骨折、肌肉拉伤、韧带损伤、运动性贫血等。根据伤害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划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的体育运动伤害,都会直接影响学生身体机能的正常发挥,强化其伤害防护显得尤为重要。而从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基本特征角度来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伤害类型多样性。对于体育运动伤害而言,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伤害事故。由于高校的体育活动种类丰富,包括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网球、田径、健美操等,这就决定了相应的体育运动伤害也具有多样性,或者说其中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可能会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其二,不可预测性。即便是专业的体育运动员或者体育教师也无法准确预测体育活动中意外情况,而高校学生一般都不是非常了解各种体育运动的基本特性以及伤害事故的内在本质,所以学生很难预测自己在参与体育运动时是否会出现受伤情况。其三,处理困难性。对于参与体育运动期间出现的伤害事故,大多数高校学生由于缺乏自我救护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所以无法自主进行处理。如果体育运动伤害发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那么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都存在失职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职责,这就使得事故处理牵涉许多利益关系,处理起来比较复杂。

2 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成因分析

2.1 学生因素

2.1.1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或伴有某些特定疾病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虽然大学生普遍处于身体状态的巅峰期,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学生可能具有某些比较特殊的体质,有的学生因怕被别人歧视而隐瞒自己的心理状态或特殊的疾病。如在参加篮球运动的时候,学生精神状态不好,或者存在其他不允许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但是没有及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代课的体育教师,那么会增加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概率。又或者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如伴有心脏病,此时如果隐瞒自己的病情,参与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项目,那么势必会增加受伤的概率。

2.1.2学生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自我安全意识是一种重要的体育素养,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否主动去避免危险运动伤害的发生,其也是决定学生是否会出现体育运动伤害的重要因素。然而,受制于我国教育环境,大多数高校学生没有系统接受过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的教育,所以没有形成健全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懂得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导致容易出现受伤情况。比如,在参加体育运动前,一般体育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热身准备活动,活动肢体,但是许多高校学生可能缺乏安全意识,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些热身准备活动可有可无,以至于在后续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肌肉拉伤或扭伤等伤害事故。此外,高校学生具有相对较多的自主支配时间,除了体育课上参加体育运动外,课余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更加容易受到伤害。

2.1.3自律性不强

在参加体育课期间,如果学生的自律性不强,不按照教师的指导来开展各项活动,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运动伤害。比如,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或体育竞赛期间,学生不遵从体育活动的规则,一味地做一些比较危险的动作,那么就会增加运动受伤的概率。

2.2 教师因素

2.2.1教师责任意识不强

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导者,他们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直接决定其能否严格按照教学规定和要求来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除了肩负着向高校学生传授专业体育知识的任务,高校体育教师也肩负着确保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活动中不受伤害的重任,他们是防护体育运动伤害的第一道防线。如果体育教师为了省事儿没有提前对体育教学中所用的体育器材或运动场地等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没有发现体育器材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那么就可能造成教学安全事故。又或者在教授学生做某些难度大或危险性高的体育运动时,教师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安全防护,那么学生也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2.2.2教学组织不当

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育教师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如果没能采取恰当的教学组织方式或授课模式,那么就会对课堂教学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也必然会增加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概率。如果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无法科学地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或者在为学生示范某种体育运动动作的时候,无法准确示范或者仅为学生简单演示相应的体育动作,而没有深入讲解,那么学生可能会因为没有掌握规范的体育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而增加运动伤害的概率。

2.3 学校因素

2.3.1学校管理制度不合理

如果高校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有效约束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那么会间接地增加其受伤的可能性。比如,对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时候缺乏必要的约束,会增加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受伤的概率。又或者高校没有定期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以至于没有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强度进行科学的安排,从而增加学生受伤的概率。

2.3.2安保措施不到位

随着当下高校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体育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学生可以享受更多丰富的体育项目,但是学校相应的安保措施却没有跟上,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从而造成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频繁出现。比如,有些高校没有专门对学生开展专项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力度不足,没有向学生大量灌输安全方面的思想,影响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2.3.3场地设施不合理

体育运动场地以及所用的各种设施是体育运动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如果高校没有定期对体育场所及设施等进行定期更新和升级,那么就会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比如,有的高校的篮球架年久失修,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但是学校没有指派专人对其进行维护,那么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就可能会因为篮球架倒塌而受到伤害。

3 高校体育运动伤害的防护对策

3.1 立足学生,强化体育安全教育

体育运动本身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活动,加强教学引导、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在体育教学期间,体育教师在传授专业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意多向学生传授一些体育运动安全知识。也可以借助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校园网或广播等多种途径对体育安全知识进行宣教,使学生懂得如何在体育运动前后做好肌肉放松等,或者借助一些生动、真实的典型案例来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掌握基本体育锻炼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学生防范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规则。比如,在体育课前、课中以及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规则,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确保学生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参与体育运动活动或竞赛。再次,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或负面情绪,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最后,要注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心态,平时科学地开展自主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3.2 立足教师,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要以身作则,牢固树立体育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在开展体育教学之前,教师要提前到教学场地检查场地以及所用体育器材的质量情况,避免因为场地、设施或器材存在质量问题而诱发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在授课中,教师要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和示范有关体育运动动作,尤其是要注意将安全操作要领告知学生,并在训练期间辅助学生完成有关的体育动作。与此同时,要注意向学生传授一些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紧急处理对策,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此外,体育教师要注意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制止那些身体素质或精神状态不足以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3 立足高校,强化体育安全管理

高校体育运动的实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拥有良好的教学场地以及体育教学器材设施。如果没有场地与器材方面的条件作为基本支持,那么体育训练也无从谈起,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和隐患。这就需要高校对体育训练场地和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监管,要求广大师生树立责任意识,主动维护训练场地平整整洁,爱护运动器材及设施。其一,设置专人负责检查场地和体育器材,制定针对场地与器材的安全检查计划,做好定期保养工作,关注细节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其二,要对有潜在危险的场地与器材进行科学管理,张贴警示标语。其三,教师要详细认真地告知学生场地与器材的具体应用要求和方法,要求学生配备体育装备,提醒学生在参与训练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免发生运动伤害和其他风险。其四,在运动训练当中要给学生提供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环境,让学生对训练保持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促进体育运动的有序开展。

为了进一步防范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学校还需强化体育安全管理,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氛围。比如,通过提高对体育安全的认识以及重视体育伤害,借助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来提升防范安全事故的有效性。其次,要加快推进体育保险进校园。通过借助学校体育保险体系,进一步降低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的发生率以及危害程度。比如,高校可以构建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数据库,并对其中数据进行定期更新,然后再协同保险公司为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体育保险品种。最后,要注意加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氛围。比如,要指派专门的后勤人员定期对学校的场地和硬件设施等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场地设施存在的老化、破损等质量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运动伤害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和难处理性等特性,会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体育运动伤害的诱因比较复杂,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所以为了有效地防护学生的体育运动伤害,需要从这三个诱因入手,强化学生的体育安全教育,强化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高校的体育安全管理,力求全面防护体育运动伤害。

[1]陈雅琳.校园运动安全与伤害防护[J].学校体育,2017(159):38-39.

[2]吴者健.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防护研究[J].体育时空,2017(14):161-162.

[3]高歌.浅析中学生运动伤害的防护现状[J].体育时空,2018(13):142-143.

[4]王自强,郑建军,张立昆.提升大学生运动伤害防护技能干预方案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8(6):77-78.

[5]张元飞.体育运动安全教案[J].平安校园,2018(3):93-94.

[6]张瑞超.学校体育运动伤害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运动精品,2018(2):186-187.

On the Protection of College Sports Inju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teacher-student

ZHONG Li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 510850, Guangdong, China)

钟丽(198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运动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体育运动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呆呆和朵朵(13)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运用经济分析法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尝试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