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跆拳道运动员各项运动素养有效训练

2020-11-21 21:17
运动精品 2020年4期
关键词:反应速度跆拳道教练员

王 婷

论跆拳道运动员各项运动素养有效训练

王 婷

(江西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江西 南昌 330013)

文章从力量训练、反应速度训练、战术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四个方面对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养的有效训练进行探讨,在理论层面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养的有效训练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效果的提升。

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要素;技能训练;科学训练

1 跆拳道运动员力量技能的有效训练

1.1 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1.1.1力量训练可以促进跆拳道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跆拳道运动的不断发展,对跆拳道运动员的综合技能水平要求逐渐提高,力量训练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很多教练员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盲目通过加大运动量的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导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过早衰退,不得不提前结束职业生涯。而科学合理的力量训练,能够使跆拳道在力量训练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拉长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周期,能够为国家争得更多的荣誉。

1.1.2力量训练可为其他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力量训练是跆拳道技能训练、速度训练的基础

运动员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其他项目的训练,展示出更好的竞技能力。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力量训练,能够发挥运动员不同年龄段的优势。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素质制定整体训练计划,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1.1.2力量训练能够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的意识

力量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练员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科学训练的意识,结合运动员自身的发育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可以更好地发挥运动员自身的优势。例如,10-14岁的运动员正处于生长期,这时针对肌肉、肌肉群进行力量训练,能够促使运动员的身体得到均衡发展;而对于15-17岁的运动员来讲,该阶段属于力量耐力的爆发时期,不仅需要对运动员的力量进行练习,而且还需要对其力量的持久性进行训练。

1.2 跆拳道运动员力量素养的训练策略

1.2.1跆拳道运动员速度力量的训练策略

速度和力量在跆拳道中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训练要素,速度力量的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使得运动员在发力时能够做到快速、准确,外在动作会变得更加敏捷,能在比赛过程中找准时机,一击即中,获得胜利。速度力量的训练主要是由速度和力量两个部分组成。通常来讲,速度越快,力量就越小;力量越大,速度就越慢。如何能够取得速度与力量之间的平衡,是跆拳道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中的关键问题。除了针对速度和力量的单独训练之外,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针对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如下:首先,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策略,选对训练方法,让运动员更快速地掌握相关技巧,并能够在实际训练中进行合理的运用;其次,要结合运动员自身的发育特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例如,跳绳训练法虽然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但是对于正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来讲,该训练方法的副作用比较大,对青少年的身体成长不利,所以对青少年运动员一般不选择这种训练方案。当运动员成长到一定年龄,身体的生长速度变缓甚至停止后,采用跳绳训练法能提高训练效果。

1.2.2跆拳道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

最大力量指的是运动员能够发挥出来的最高力值。运动员通过将肌肉收缩到最大程度来发挥最大力量,但是该项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在爆发最大力量时也要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需要经过大量的科学、专业、针对性训练之后,才能逐渐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并使运动员掌握使用最大力量的最佳时机。针对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如下:首先确定运动员的最大负荷强度。最大力量的爆发需要运动员能够对身体进行良好的控制,掌握好打击的力度和速度等多个因素,最大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可以达到的最大负荷强度。一般来讲,运动员的最大负荷强度为身体极限的80%左右,过高的负荷强度会损害身体正常的机能,过低的负荷强度又无法完全发挥运动员的身体潜力。在进行最大力量训练过程中,需要通过训练使得运动员身体的最大负荷强度逐步提高,如果发现运动员的身体出现不适症状,那么就需要及时终止训练。其次为负荷量的训练,该项训练需要结合最大负荷强度进行。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讲,不应承受过多的负荷量训练,需要保持训练和休息的基本平衡,为青少年身体发育预留足够的空间。而随着运动员的不断成长,负荷量可以逐渐加大,训练可以发挥最大效果。

1.2.3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耐力的训练

力量耐力是指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长时间保持某个动作的能力,或者是在某段时间内重复某个动作的能力。跆拳道比赛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要求较高,良好的力量耐力可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肌肉的良好收缩状态,促使比赛过程向着激烈化的方向转变。针对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如下:首先,可以让运动员减少动作的重复次数,但是每次做动作时都要发挥到最大耐力极限。在训练过程中,结合电子仪器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值进行实际测量,能够为训练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其次,可以通过在短时间内让运动员不断重复某个动作的方式进行训练。这种方式能够逐渐提高运动员的力量耐力,但是周期较长。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不断下降,因此重复次数不宜过多,否则可能会影响第二天的训练。

2 跆拳道运动员反应速度的有效训练

2.1 跆拳道运动员反应速度训练的重要性

反应速度是体育竞技项目中的重要素养,尤其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讲,需要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才能够快速找到对方的漏洞,一击制胜。如果丧失了反应速度,可能会被对方找到攻击点,在比赛中失去优势。在跆拳道运动中,反应速度是指运动员根据当时的比赛情况,能够做出的最快反应;移动速度是指大脑做出反应后,通过身体的动作配合,身体快速移动到技能实施的范围,完成应对策略的实施;动作速度是指运动员通过移动速度快速达到技能的实施范围之后,需要通过提高动作速度,率先发起攻击或者防守,及时发起进攻或者阻挡对方的进攻。

2.2 跆拳道运动员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

反应速度的训练对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反应速度是比赛场上制胜的关键因素。教练员在跆拳道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训练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合理的反应速度训练方法,能够使得训练效果事半功倍。跆拳道运动员常用的反应速度训练方法如下:①口令练习,是指教练员通过发出某种口令,然后运动员迅速做出指定的动作。这是反应速度训练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而且能够训练跆拳道的指定动作。②模拟练习,主要是通过设置比赛场上的情景,让运动员快速、准确地做出应急动作。如吊球模拟练习,通过球体的摆动,让运动员做出闪躲等动作,有效避免吊球的撞击。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对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都有所帮助。③真人实战练习,通过真人竞技训练,可以让运动员根据对手的表现做出快速的反应。与口令、模拟练习等方式相比,这种训练方式能够综合考察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还能训练运动员的其他技能。

3 跆拳道运动员战术技能的有效训练

3.1 跆拳道运动员战术训练的重要作用

战术训练主要是根据对手特点进行事先准备工作,指导跆拳道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的表现。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能够让运动员掌握各种对战技巧,并在实际比赛中选择最佳的战术应对方案,提高比赛的成功率。跆拳道运动员会针对力量、速度等多个项目进行训练。在比赛中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发挥平时的训练效果,就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战术训练方案,做出正确的判断,体现竞技体育赛事的魅力。其次,战术训练方案是针对运动员的身体特征进行定制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优势;并且战术训练会综合考虑对手的常用战术,对其进行科学破解,能够提高竞技的成功率,增强运动员比赛的自信心。

3.2 跆拳道运动员战术训练的主要策略

3.2.1要注重基础动作的训练。虽然基础动作比较简单,运动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动作要领,但是依然需要大量重复性的训练才能够将基础动作发挥到极致,应用到更加复杂的高难度动作中。此外,要注重基础动作的准确性训练。基础动作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做得准确、有效却是非常难的,需要教练员进行悉心的指导和纠正,使运动员发现动作中的不足,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改正。

3.2.2对高难度动作进行拆分练习。高难度动作是多种基本动作的组合,熟练掌握高难度动作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如果某些动作的准确度掌握不够,可能会影响高难度动作的整体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高难度动作进行拆分练习,当运动员将每个基本动作都掌握到极致之后,再进行高难度动作的针对性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

3.2.3开展有效的战术训练。在进行战术训练之前,需要跆拳道运动员掌握基本的动作和常用的高难度动作。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加入战术训练的内容。一方面,教练员需要对跆拳道常用战术进行讲解,包括战术的含义、优势、不足等,以及具体应用的时机,帮助运动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教练员需要认真研究对手的常用战术,找出其中的破绽,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克。除此之外,教练员还需对战术进行不断创新,改善原有战术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案使跆拳道运动员熟练掌握各种战术的技巧及具体应用的时机。

4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有效训练

4.1 跆拳道员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跆拳道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掌握比赛技巧,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比赛过程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心理素质训练能帮助运动员克服紧张的情绪,确保运动技能的正常发挥。很多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时由于情绪紧张,导致其无法发挥自身的真实水平,遗憾地输掉了比赛。紧张情绪是心理素质训练需要克服的常见问题,尤其对于初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由于缺乏与其他对手的真实对战经历,可能会出现害怕、紧张等情绪,进而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其次,心理素质训练也可让运动员超常发挥。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身体技能的发挥,甚至可以出现超常发挥的情况,从而获得满意的比赛结果。尤其是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讲,需要在比赛场上展现综合素质,那么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比赛的走势。

4.2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策略

4.2.1将心理素质训练引入到跆拳道运动员日常训练当中,使跆拳道心理素质训练常态化,为促进跆拳道运动员心理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心理素质训练不同于其他训练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提升运动员对心理素质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更要通过灵活的设计将心理素质训练融入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从而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为此,教练员要不断拉近与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加强与运动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其训练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扰,并且有针对性的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其树立运动自信心的同时戒骄戒躁。应多组织开展跆拳道实战训练,对运动员的实战心理进行锻炼,在辅之以专业性的训练指导的同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其跆拳道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2.2对心理素质训练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心理素质训练之后,需要对训练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但是该训练项目与力量、速度的训练不同,很难量化评估,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例如:通过与运动员进行谈话,了解他们当前真实的训练状态,通过他们的反馈了解心理素质训练的效果,据此制定后续的训练方案;通过对其他项目训练结果的分析,了解心理素质训练对其他项目训练的促进作用,是否真的提高了运动员的技能素养,从侧面反映心理素质训练的效果。此外,可请心理专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心理素质训练的效果。另外,可根据心理专家的意见对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提高心理素质训练的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跆拳道运动凭借其快节奏、高强度的比赛特点,对跆拳道运动员的智力、技术、体能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跆拳道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及跆拳道比赛规则的不断调整,要想达到理想的比赛效果,就必须注重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养的提升,为跆拳道赛事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目前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跆拳道运动员素养训练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与调整。只有准确掌握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在积极顺应跆拳道运动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跆拳道不同运动素养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训练计划,才能确保跆拳道人才培育质量的提升。希望本研究能引起社会各界对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工作的重视,促使更多的体育行业从业者参与到跆拳道研究中来,群策群力为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添砖加瓦。

[1]梁煦晨.Crossfit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体能影响的研究[J].田径,2019(7):28-29.

[2]李成广,秦雨.新竞赛规则下跆拳道技战术训练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247-249.

[3]刘永忠.跆拳道新规则中分值的改变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1):158-160.

[4]石兆恬.影响跆拳道运动员反应速度的因素及其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7):30-31.

[5]张震宇.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跆拳道运动员双飞踢技术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6):44-46.

On the Effective Training of Taekwondo Athletes’ Sports Literacy

WANG Ting

(Jiangxi Management Center of Heavy Athletics Sports,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China)

王婷(1987—),本科,高级教练员,研究方向:跆拳道训练。

猜你喜欢
反应速度跆拳道教练员
跆拳道奶奶
乒乓球俱乐部教练执教能力的研究及建议①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嘻哈跆拳道
百踢百中
为什么鸟群飞行时不会彼此碰撞?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动物也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