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1 05:51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胫骨膝关节护理人员

杨 帆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江西吉安 343000

膝关节是人体较大的关节,具有承重功能,而胫骨平台为该关节的受力接触面,其受伤的原因多与胫骨平台负重过大导致,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且患者术后需要积极地锻炼,才能够恢复膝关节功能[1-2]。有研究指出给予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康复锻炼干预,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够稳定关节,继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3-4]。本研究选取58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9 例。常规组中,男17 例,女12 例;年龄25~71 岁,平均(54.36±3.10)岁。干预组中,男16 例,女13 例;年龄24~70 岁,平均(55.35±3.04)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②患者为闭合性损伤;③患者受伤之前膝关节活动正常;④患者有家属陪同,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骨性关节炎;②患者为开放性骨折;③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④患者受伤后伴有膝关节脱位,且伤及神经以及血管; ⑤患者为病理性骨折; ⑥患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的损害[5-6]。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的康复护理,术后1 周内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 周以后指导患者进行被动、主动训练、基础行走等。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指导:手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地沟通,解答患者的疑惑,并且了解其对手术、疾病的看法,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以患者能接受的方式向其讲述手术的必要性,并协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其心理适应性,为后续护理的开展奠定基础;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双上肢、健侧下肢的锻炼,并且训练床上大小便,帮助其早日适应术后生活; 术前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使患者能维持较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接受手术。②术后康复指导:早期练习,术后3 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训练,每次练习3 组,每组10 个动作,主要是进行屈伸练习,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扩大训练范围;术后1 周之内指导患肢练习直抬腿、侧抬腿、后抬腿等训练,每组10 次,每天练习4~6 组,在患者无痛后便开始练习,能够有效减轻其疼痛,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1 周后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背练习,并且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训练;3 周之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锻炼,保证屈伸度在30 度角范围内,在练习时注意把控训练强度,不能使患者过于疲劳。向心按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从近端向远端按摩患肢,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肌力训练,在术后早期进行静力性训练或者静力性抗阻训练,能够增加肌肉力量,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炎的发生,每组10 次,保持10~15 s,每天练习4~6 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尽量在3 个月内完成,协助患者做伸直、坐位伸膝、负重等练习,改善患者肌肉挛缩等问题。双拐使用,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进行步态、平衡、稳定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护,防止摔伤。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膝关节活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①膝关节活动情况:根据Rasmussen 评分表进行判定,总分共计30 分,优:≥28 分;良:20~27 分;可:10~19 分;差:<10 分[7-8]。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关节粘连、肺栓塞、延迟愈合、下肢静脉血栓[9-10]。③护理总满意度:量表由我科自制,共计100 分,其中十分满意为90 分以上,75~90 分为满意,75 分以下为不满意。量表的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康复指导情况、护理人员态度、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等。护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经专家评估该量表信度系数超过0.8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常规组干预组t 值P 值29 29 12.44±1.35 12.97±1.17 1.598 0.058 23.86±2.50*31.02±1.99*12.067 0.001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多元化护理方式指运用多种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该种康复锻炼方式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且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速度、耐受力等,进行护理方案的调整,再以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进而改善其骨折位点周围的血运,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建立肢体功能;另外,多元化康复锻炼法更加周到地将患者的各个关节、肌肉进行锻炼,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11-12]。

本研究将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骨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研究文献等,更加丰富了康复锻炼的内容,患者得到更加细致且精心的干预,并且患者干预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更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多元化康复锻炼能够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改善各关节、肌肉的功能,继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加之该护理模式具有多样性、科学性,护理人员根据X 线片结果,为患者制订详细的锻炼计划,依照患者的恢复情况循序渐进,便可以确保骨折处的稳定,进而为全身、肢体活动提供有利条件[13-14]。

传统的训练方法只是采用基本的方式,并没有针对性,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统一训练,且训练方法单一、活动范围较小,导致患者恢复慢,并发症多[15]。而多元化的康复锻炼通过实施踝关节练习、肌肉锻炼、抬腿训练、拄拐下地行走、坐位、阻力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逐渐增加其恢复健康的信心,在陪伴患者练习的同时,始终将心理护理、优质护理贯穿其中,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增加其心理适应性与耐受力,客服困难,进而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好,且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感觉被尊重、被关心,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高,对患者富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认可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给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多元化康复锻炼,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胫骨膝关节护理人员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