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0-11-21 05:51李美琦胡敏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服药效能依从性

李美琦 胡敏华 胡 敏

南昌市第九医院护理部,江西南昌 330002

在我国有大约5.4 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占全国人口的41.3%,慢性感染9300 万,每年因慢性乙型肝炎(CHB)相关疾病死亡约30 万,可见CHB 仍然是危害公共卫生的主要传染类疾病之一[1]。CHB 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肝炎有发展为肝硬化肝炎的风险,给患者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心理影响。而CHB 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要求较高。认知-行为干预模式认为,个体自身可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行为的出现并不单纯取决于环境刺激或行为后果,而受其自身认识评价系统,即认知系统的影响[2]。认知行为干预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提高患者的认知以改变患者的行为[3]。本研究将认知行为干预用于CHB 患者的护理,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60 例CHB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①年龄≥18 岁;②HBV 慢性感染[5],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阳性者病毒载量>2×104U/ml,HBeAg 阴性患者病毒载量>2×103U/ml;③接受抗病毒治疗;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4]:①Child 分级C 级[6];②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病变者;③其他病毒性肝炎者;④合并人体免疫缺损病毒或其他全身传染性疾病者;⑤确诊为肝细胞癌或肝转移癌者;⑥合并肝脏其他慢性疾病者;⑦合并其他系统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⑧既往有精神病史或者神经病史者;⑨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等,以及其他影响沟通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消化道隔离,急性期、慢性活动期卧床休息,症状及肝功能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避免疲劳;给予清淡、低脂、富含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鼓励多饮水,多吃水果与新鲜蔬菜;对患者进行思想工作,表达关心及体贴,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观察患者病情,做好生活护理,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出院时对患者健康指导,宣教家庭护理及自我保健。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认知干预:患者的焦虑、不安、抑郁情绪多来自对疾病的不了解或一知半解。通过认知干预改变患者错误认知,帮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对改善不良情绪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及集体教育的方法给患者讲解乙肝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病机制,避免患者对传染途径的不正确认识而产生自我封闭心理,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加其自信及积极参加社交。纠正患者对CHB 的错误认知。讲解治疗药物的目的、作用机制、效果,可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消除患者顾虑。②行为干预:采用音乐疗法、全身放松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选择舒缓曲目,在安静的环境,让患者静卧,闭眼,选择患者最舒服的分贝。每天上午15 min,下午15 min。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可帮助患者跟随音乐,放松全身肌肉,参考Jacobson 方法[7],依次放松上肢、下肢、躯干、颈部、面部肌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干预前及干预后1 个月,采用Morisky 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8]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共8 个条目。1~7 题是评0 分,否评1 分;第5 题反向计分; 第8 天从不评1 分,偶尔评0.75 分,优势评0.25 分,经常评0 分。量表总分8 分;<6 分为依从性差,≥6 分且评分<8 分为中等,8 分为依从性好。②干预前及干预后1 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9]与抑郁自评量表(SDS)[10]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SAS 量表采用4 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没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的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共20 个条目,总粗粉×1.25,取整数为标准分,标准分25~100 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为重度焦虑。SDS 量表:共20 个条目,根据情况评1~4 分,总粗粉×1.25,取整数为标准分,标准分分安慰25~100 分。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为重度抑郁。③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1]对患者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评价。共10 个条目,每个条目评1~4分,≤19 分为自我效能低,20~29 分为中等,≥30 分为自我效能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评分的比较(分,±s)

干预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 6.2±1.0 6.3±1.2 0.351>0.05 7.8±0.2 7.0±0.3 12.153<0.05 8.593 3.100<0.05<0.05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 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SAS 评分低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 评分的比较(分,±s)

干预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 54.3±6.6 55.0±6.8 0.405>0.05 35.1±3.6 44.5±4.2 9.307<0.05 13.988 7.196<0.05<0.05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

2.3 两组干预前后SDS 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SDS 评分低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的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D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DS 评分的比较(分,±s)

干预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 57.2±5.9 56.5±6.1 0.452>0.05 38.3±4.1 45.2±4.5 6.208<0.05 14.408 8.165<0.05<0.05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

2.4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分,±s)

表5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分,±s)

干预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 22.5±2.2 21.9±2.4 1.009>0.05 31.1±2.0 25.9±2.5 8.896<0.05 15.843 6.322<0.05<0.05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

3 讨论

CHB 是由HBV 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疲乏、食欲缺乏、厌油、肝功能异常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是主要的易感人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恐惧、抑郁、固执、人际关系敏感、失眠等。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等因子得分高于正常人群。既往研究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病程,疾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是影响CHB 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12]。

认知行为干预是基于知信行理论一种护理干预模式。行为学的研究显示,知识与行为之间存在联系,但又不完全是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也与价值观、信念有关,与长期生活环境有关[13]。知信行理论认为信息-知-信-行-增进健康过程。知是知识与学习,是对事物的认知,是基础。信是信念与态度,是动力。而行执行促进健康的行为,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等过程,是目标[14]。认知行为干预将相关知识转化为行为的一种干预方式[15]。认知行为干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认知干预,一部分行为干预。认知干预为患者传递正确的疾病相关的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概念,而消除其因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导致紧张情绪。行为干预是对患者的行为干预,让患者执行正确的行为。在本研究中主要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学会放松自己,舒缓紧张情绪。在本研究中,干预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缓解,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得到显著提高,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相对较少,观察时间相对较短,对长期的干预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CHB 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

猜你喜欢
服药效能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