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2020-11-21 05:51杨慧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骨折

杨慧萍 杨 帆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院外科,江西吉安 343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老年人是该类型骨折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机体骨密度降低等原因,极易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疼痛,疼痛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降低其髋关节功能[1-2]。相关研究表明[3-4],治疗期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基于此,本研究选取56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在相同手术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以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参与患者均知情。纳入标准:①符合髋关节骨折诊断标准,主诉髋关节疼痛,X 线拍片确诊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②符合手术指征者;③年龄≥60 岁。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意识不清者;③全身恶性疾病者;④神经系统疾病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7)。观察组中,男20 例,女9 例;年龄60~76 岁,平均(67.63±3.36)岁。对照组中,男22 例,女5 例;年龄63~80 岁,平均(67.84±3.17)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采用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两组不同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关知识,告知其手术相关事宜,包括手术方式、流程、效果等;向患者讲述治疗期注意事项。②基础护理:指导术位清洁,告知其术前6 h 禁食禁水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采用相应护理方式;指导患者术后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锻炼方式、每日活动量等。

1.2.2 观察组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制订护理方案: 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格、喜好等,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结合患者检查结果为其制订相应护理方案,提升护理针对性及有效性。②术前综合护理:遵医嘱对患者开展术前护理,根据患者情况调节静脉滴注速度、服药方式等;关注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辅导,使用语言、行动等安慰、鼓励患者,提升其治疗自信心,构建良好治疗心态; 根据护理方案指导患者术前饮食,注重补充营养,提升患者身体免疫力,提升手术治疗效果。③术中综合护理:患者入手术室,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缓解其对陌生环境不适感;协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建立静脉通路,注重静脉滴注药液温度;关注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其生命体征平稳。④术后综合护理: 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主动询问,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原因等,根据患者情况调节镇痛泵参数,必要时遵医嘱指导患者使用相应镇痛药物;在患者病房播放舒缓音乐、轻松视频等,转移患者注意力目的,达到缓解其术后疼痛目的;关注患者体位,协助其选取舒适体位;定时为患者按摩四肢、拍背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关节僵硬;关注患者引流管情况,包括引流液颜色、每日流出量、引流管畅通情况等,确保引流管畅通;指导患者卧位时抬高患肢,告知其原因,提升患者依从性,定时协助患者调整体位,避免压疮等并发症; 告知患者术后早期运动重要性,在患者可承受基础上给予患者被动肢体运动,较少静脉血栓发生,指导患者主动肢体运动方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 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疼痛难忍,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②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压疮、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比较。③评估两组术后各阶段髋关节功能。术后1、2、3 个月,随访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es 评分)标准评估,百分制,0~70 分表示髋关节功能差;71~79 分表示髋关节功能尚可;80~89 分表示髋关节功能良好;90~100 分表示髋关节功能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

术前,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VAS 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29 27 8.87±2.17 8.63±2.02 0.428 0.335 4.37±0.37*6.27±1.46*6.782 0.000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术后各阶段Harries 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各阶段的Harries 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2、3 个月的Harries 评分高于术后1 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各阶段Harrie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术后各阶段Harries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术后1 个月比较,*P<0.05

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29 27 75.94±7.37 69.74±9.63 2.717 0.004 87.38±6.47*74.74±8.37*6.348 0.000 90.39±6.48*80.47±8.24*5.026 0.000组别 例数 术后1 个月 术后2 个月 术后3 个月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式[5-7],治疗效果显著,但由于骨折增加患者疼痛感受,且术后患者疼痛更明显,影响其心理状态,增加其负面情绪,降低手术治疗效果[8-12]。手术治疗影响患者机体功能,降低其免疫力,影响术后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因此,治疗期间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护理干预注重护理的全面性,在治疗各个阶段注重全面向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病情、疼痛、饮食、运动、心理等护理,通过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14-15],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通过术前、术后病情护理,确保患者各生命体征稳定;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疼痛护理,缓解其机体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对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饮食护理,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提升其手术耐受性及术后恢复;通过运动护理,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速度等。本研究对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疼痛且作用显著;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全面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Harri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基础上,能有效提升其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治疗期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