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问题研究

2020-11-22 21:12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姜春梅
办公室业务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职称分类

文/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姜春梅

高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加油站,拥有一所乃至数所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的追求。高水平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一定数量的名教授、名专家,包括大师级人物。研究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问题,为提升我省高校办学水平,夯实河北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笔者在此进行的粗浅探讨,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开启河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背景

当前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存在“行政色彩”较浓、人才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不够客观和细化等问题,未进行有效的人才分类,严重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发展。2016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建设人才发展强国,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同年,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号召各地各部门积极改革探索,研究制定人才分类评价办法。

河北省高等院校作为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重要工作单位,承担着我省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的主要工作,对我省高校进行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意义重大。从《意见》出台至今已四年,有必要对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提供参考意见,促进分类评价顺利进行,为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为河北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方式,2019年河北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基于人才分类的职称评审条件,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教师系列进行分类,教师系列分为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类又分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职称评审。

二、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研究现状

自《意见》出台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人才分类评价进行了广泛研究。姬养洲、郑俐围绕人才评价“分类”,制定完善人才分类评价的标准体系、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符友知等人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农业科研人才分类评价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评聘合一的模式。罗淦、吕晓岚、胡海波从人才队伍体系、人才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实施地质调查人才分类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提出解决思路与举措。冯雪、刘倩、李晓研从产业链的角度,将科技人才分为四类,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指标。杨月坤、葛琴运用文献研究法剖析了现有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的评价对象界定形式化、评价指标缺乏实证性和完备性、评价体系缺乏实操性以及分类评价不足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国外关于人才分类评价的研究比较少,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研究出来的《国际竞争力报告》,通过构建人力资源质量情况的指标体系,考察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人才的指标体系,对科技人才进行了评价比较。

目前国内学者对人才分类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推进人才分类评价、人才分类评价机制研究、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人才分类评价、创新性企业人才分类评价、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科研人才分类评价等,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人才分类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缺乏研究,关于高校教师分类评价的研究也比较少,因此本文结合河北高校的现实情况,对河北省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河北高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科学、有效地开展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可以为高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因此有必要对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现状进行调研。

三、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到目前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截至2020年9月10日,针对河北高等学校,共发放56份调查问卷,访谈了14所高校,回收问卷47份,有效问卷47份,其中本科院校25所,占比56.82%;专科院校17所,占比38.64%,其他院校2所,占比4.55%,其中68.18%已进行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61.36%已出台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文件;而专业技术人才分类中,教学为主型占88.64%,教学科研型占79.55%,科研为主型占54.55%,成果转换型占27.27%。大部分高校按照省职称评审条件将高校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接下来的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中,大部分高校还是以教学和科研作为人才评价的重点指标, 93.18%的高校选择教学,90.91%的高校选择科研,63.64%的高校选择社会服务,56.82%的高校选择奖励,52.27%的高校选择学历。还有涉及到综合业绩的其他评价指标。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方式包括职称评审、分类考核、分类管理、分类岗位竞聘等。现在高校大部分只进行了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审文件的制定,还没有涉及其他评价方式。

四、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制定分类文件面临的主要问题。1.执行分类文件遇到抵触情绪。经过访谈了解,有些高校2019年开始全面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系列,从岗位分类设置到职称评审,以及分类考核和岗位竞聘,全部实行分类管理。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师、科研为主型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果转化岗、其他专业技术人才等。在制定分类文件过程中遇到抵触情绪,特别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员工,认为分类没有必要,竞岗没有必要,应该实行论资排辈,先评先聘。2.人才分类遇到困难,无法有效进行分类。在制定分类文件过程中,河北大部分高校认为人才分类有困难,无法进行有效的分类。如何区分教学为主型教师和教学科研型教师,省职称评审条件中注明教学为主型申报范围适用于基础课和全校性公共课教师,超过25年教龄的教师不受此限制。在实际管理中,如何进行有效区分,对于某些教学系教师,长期只上专业基础课的老师是否属于教学为主型教师。3.评价指标难以体现区别。在已制定的人才分类评价文件中,对于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职称评审指标和分类考核指标,虽然各高校都进行了区分,但实际上真正注重实际业绩,客观评价综合能力的比较少。大部分仍然从教学、科研工作进行评价,仅在教学工作量和科研难度上体现了区别,难以真正体现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的区别。4.缺乏全套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体系。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主要在职称评审方面进行了分类,从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职称评审、岗位设置、考核、分类管理等方面,缺乏完整的人才分类评价系列文件,只有很少一部分高校正在着手,正式出台文件的很少。

(二)执行分类文件面临的主要问题。1.人才分类不科学,执行过程中不好把握。在职称评审中,对于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如何进行分类,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理解和操作。职称评审条件中,教学为主型的申报范围适用于基础课和全校性公共课教师,超过25年教龄的老师不受此限制。有的学校明确规定基础课和全校性公共课教师只能申报教学为主型职称,不能申报教学科研型,而有些学校基础课和全校性公共课教师可以申报教学为主型,也可以申报教学科研型。在职称评审中,不同学校对于教师的分类有不同的要求。2.指标体系设置不完善,无法科学、客观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省职称评审条件将教师系列分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同时设置了不同的评审条件标准,但是在具体高校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分歧。有些学校根据分类标准,在具体量化打分过程中也进行了分类,但对于指标没有进行划分,有些学校只是在教师申报,资格审查中进行了区分,按照不同类型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老师,都采用同样的量化打分标准,进行统一排序。3.基层文件执行不到位。虽然省职称评审文件进行了分类,但不同高校执行情况不同,有些高校还没有制定分类文件,有些高校制定了职称分类评审的文件,但没有出台分类考核、分类管理文件,目前只有部分高校执行了职称分类评审文件,文件执行程度也不同。4.仍然存在大锅饭现象,没有体现分类的真正价值。2019年河北省出台职称评审条件,进行了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设置不同的评审条件,2019年是新评审条件试行第一年,绝大部分高校没有采用新评审条件,2020年全省全面实施新评审条件。虽然不少高校按照省职称评审条件进行了分类,教师系列分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真正体现分类。

五、提高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水平的若干对策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广泛宣传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的重要性,使所有高校人员,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了解分类评价的重要意义,消除抵触情绪,提高认识。要认识到人才分类有助于有效评价,有效评价有助于各类人才的健康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有效分类有助于破除职称评审中“四唯”。对不同人才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有效结合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实际业绩进行评价。只有科学、有效地进行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才能更大地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动,才能有效解决人才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不科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导向具体、科学分类、有效评价、秩序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专业技术人才活力,促进人才进一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积极调研,督促执行。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职称评审条件已经出台,同时要求2020年度全省全面实行新评审条件。针对分类文件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广泛开展调研,了解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高校加快推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

(三)鼓励先进,交流经验。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对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于分类评价做得好的单位给予肯定,在全省进行表彰,开展先进经验交流会,引导河北高校进行学习,加快整个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进展,真正实现科学分类,有效管理,注重实效,真正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为河北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

(四)明确标准,政策引领。目前河北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分类评价进展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制定具体的标准,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只有全省职称评审文件进行了分类评价,设置了不同的评审条件,对于分类考核、分类管理,没有政策要求,进度较慢,但对于具体分类标准,河北高校理解不同,执行不同。需要进一步明确标准,统一尺度,才能有效实行分类,真正做到有效分类评价。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职称分类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小学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