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诗意栖居的语文课堂

2020-11-22 01:23赖仕萍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诵读积累品味

赖仕萍

摘要: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课堂,也要充滿诗意。语文教学,充满诗意才会更加多姿多彩,更加灵动唯美。因此,我们努力构建诗意栖居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在充满诗意的课堂里诵读古今中外最经典、最智慧、最华美的作品,在教师诗意语言的熏陶、引导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共同演绎出诗意语文课堂的唯美与精彩。

在诗意浓浓的语文教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淀和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诗意;创设;诵读;品味;积累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一课堂,也要充满诗意。语文教学,充满诗意才会更加多姿多彩,更加灵动唯美。因此,我们努力构建诗意栖居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在充满诗意的课堂里诵读古今中外最经典、最智慧、最华美的作品;在教师诗意语言的熏陶、引导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共同演绎出诗意语文课堂的唯美与精彩。

一、创设氛围,营造诗意

上课伊始,我常常利用多媒体诗意地造景人情,通过音乐渲染、画面欣赏等方式引人课文的情境。如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草叶上露珠摇摇欲滴、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荷花上露珠晶莹剔透的图片,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把小露珠的美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鲜艳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给了学生深刻的感受。孩子们被小露珠晶莹剔透的美所吸引,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中。在教学《五花山》时,我边播放五花山美丽景色的录像,边配以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学生对五花山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随着课堂的深人,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用直观形象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朗读来创设诗意情境,让学生沉浸在亦诗、亦歌、亦画的课堂氛围里。

如我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我先出示一幅地图,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然后出示阳关以西黄沙漫天、荒芜人烟、悲凉壮阔的画面,那低沉的音乐、荒凉的画面,渲染了离别时的愁绪,把学生带进了当时的情境中。授课尾声,我还播放了《阳关三叠》的音乐,再一次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学生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与诗人达致心灵的契合,真切地体会到诗人与好友离别时的痛苦心情。整节课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亦诗、亦歌、亦画的情境中,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二、诵读诗文,启迪诗思

“情,要读中感;理,须读中悟;法,必读中明。”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加强读,读是最主要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方式,通过读,教师、作者、学生间的情感可以得到沟通。在读中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的情感。在语文课上,我们要注重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代问;以读传知、悟情;以读启思、悟理;以读赏美、悟神。

如《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采用由总到分的写法,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以及动物和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之后,我出示一幅幅秋天的美景图,引导学生看着美丽的图画,结合文中优美的文字,运用多种形式(个别读、小组比赛读、加动作读、配乐读)进行朗读,学生读得摇头晃脑,读得情致勃发,在读中赏美、悟情。秋天硕果累累、黄叶飘飘、菊花怒放、田野丰收的美丽景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读中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除了诵读语文书,我们还要引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经典诗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经典诗文不仅立意美,而且语言美、结构美,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常常结合单元主题,穿插经典诗文,引导学生诵读。如在教《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天门山》两首古诗后,我增加其他描写祖国美好山河、迤逦风光的诗:《暮江吟》《望庐山瀑布》《咏华山》让学生读,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千古名诗》《千古好词》《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等古诗词成了我们语文课的补充教材,金波的《儿童诗集》《日有所诵》等现代诗集也是我们的补充教材,孩子们在充满诗意的课堂里诵读着古今中外最经典、最智慧、最华美的作品,在读中感受了诗的内涵,体会了诗的情怀,受到了思想的启迪。

三、品味生活,激发诗情

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诗意的语文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自然和沸腾的现实中品味生活,感悟生命。我常常结合课文内容及语文综合实践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带学生去鲜花烂漫的百万葵园,去古香古色的南风古灶,去优雅别致的圆明新园,去欢乐刺激的长鹿农庄。放学后,和学生一起在走廊欣赏日落的美景,在操场观看云朵的飘动,刮风时听听风的歌,下雨时尝尝雨的味道....当小课堂连接大世界,你会看到孩子们纯真快乐的笑容。学生在实践中品味着生活,感悟了诗情,激发了诗性,写下了一首首好诗,如我们的学生在观察云朵、彩虹、天空等景物后,写下的诗,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尝尝白云的味道》作者:韦诗敏

天空上/一层层的白云/一块块的蛋糕/

如果夏天有把梯子/我想/尝尝白云的味道/

《云》作者:胡凯岚

风儿吹,/云儿飘。/风吹东来,云飘东。/风吹西去,/云荡西。/云儿是只跟屁虫,/跟着风儿后面走。/风儿气得直跺脚,/扬起云儿飘远了

《云儿》作者:陈家乐

一片一片的,/雪白雪白的。/自由自在,/仿佛是飞翔的小鸟,/但却不是猎人的目标。/悠扬自得,/仿佛是孤独、寂寞的流浪孩子,/但却被慈祥的蓝天母亲呵护。/动摇、柔软的,/仿佛是没有伤害力的宝宝。

《彩虹》作者:陈楚楚

彩虹是太阳的围巾/太阳总爱在雨天/把它冲洗/然后/晾在天空/

《天空》作者:钱东生

天空是一盆黑黑的芝麻糊/月亮拿起一把勺子/一大口一大口/把芝麻糊吃完/天就亮了

学生诗意地欣赏世界,并用诗意的语言,写下了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活泼优美的诗。读着孩子们的诗,让我觉得孩子们是天生的诗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更多机会,带孩子出去,擦亮他们的眼睛,观看五彩斑斓的世界;柔化他们的耳朵,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活动他们的手脚,触碰鲜活跳动的生命。在生活中激发他们的诗意,萌发他们的诗情。

四、积累语言,形成诗语

诗意的语言是言语修养的一种至高境界,但诗意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语言积累和实践。主要是从阅读文本中积累,从老师的言语中模仿。

首先,教师应抓住文本积累诗语。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这句话强调了积累和模仿的重要性。语文教材选人了许多名家名作,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语言,作为教师,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抓住优美的句段,反复朗读,背诵,积累诗的语言。如《草原》一文,在老舍笔下,草原既是一幅美丽的画,也是一首优美的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反复诵读,在感受草原辽阔无边、绿色无垠的美丽之时,也积累美的语言。

其次,教师的语言应具有诗意的美感。好的教学语言会携刻在学生脑海,会调动学生情绪,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因此,语文老师不仅要善于铺陈,还要善于摹声、摹色、摹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在教《燕子专列》贝蒂救护燕子的那一段时,我用这样的语言进行了深情的描述:北风呼呼,大雪纷飞,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啊,找啊,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她毫不在乎,她不在乎自己,她在乎的是風雪中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燕子!教师动情的语言描绘,让学生仿佛看到了贝蒂在风雪中寻找燕子的身影,为贝蒂小小年纪对动物有如此博大的爱心而钦佩和感动。

此外,教师的语言表达还要具备节奏美和韵律美。要根据教学内容,变换语言的节奏,有时慷慨激昂,有时低沉幽怨,有时清雅含蓄,有时婉约动人,就像叶圣陶所说的:“激昂处还他们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们个委婉....”这样才能演奏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人声乐。教师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随着老师语言人情人境,随文起落。

诗意栖居的语文课堂是灵动的,唯美的,孩子们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里,在老师诗意语言的引导下,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中,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淀和语感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诵读积累品味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