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0-11-23 01:58姜绍忠阎文兵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研究

姜绍忠 阎文兵

摘 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劳动教育认识片面、内容途径单一、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20-184-03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raining skilled talents. In view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labor education, the single way of implementation and weak labor consciousness etc.,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education; Research

CLC NO.: G40-015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20-184-03

前言

勞动教育是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在个别高职院校也存在着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或削弱的现象,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还出现了轻视劳动、不愿意劳动或不会劳动的现象,值得我们积极认真思考、努力改进提高。

1 劳动教育相关观念界定

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的教育,是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活动,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不断提升其劳动技能。

2 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弱化,对劳动的认可度不高

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是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目标。受功利主义等错误价值导向的影响,目前很多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看不上劳动技能工作,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认同感不高。对某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五个毕业年级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受调查的143名大学生中,85%的学生选择了整洁体面、偏脑力劳动的“营销或行政管理”类的工作;仅有15%的学生选择了面向生产车间、成长期缓慢,偏体力劳动的“汽车维修生产或技术类”工作。

在另外一份问卷调查中,我们对汽车类专业学生进行了为什么不选择生产车间维修工作的意向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汽车一线维修工作由于成长周期较长、工作不体面、初期收入低、学习技术比较辛苦是主要原因。

2.2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形式简单、片面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包括技能的学习训练和劳动价值观养成两部分,前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后者注重劳动精神的弘扬,两者互为补充。现实的高职教育中:一是有些院校将劳动知识与技能训练等同于劳动教育,对学生只是进行劳动本领传授(如职业技能操作等),忽略了劳动教育对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重大影响。虽然有一些专业教师在实践授课过程中也会提及劳动价值观,但受教师自身经历、主观意愿等因素影响,效果并不突出;二是一些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理论方面的说教较多,落到实处的过少;三是教育活动或是粗暴命令、或是简单机械(如整理、清扫等),缺乏吸引力和导向性。

2.3 劳动教育未能有效融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

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并未将劳动教育(如劳动素养、职业道德等)纳入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了劳动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缺位的现象;二是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没有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课程有效地融入专业课设置中,导致劳动教育课程有形无实或与专业课程教学开展出现“两张皮”现象。

3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3.1 社会环境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流量明星、享乐主义以及从事体力劳动被认为是低级工作使得学生甚至于学生家长的劳动意识受到冲击,认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拿到文凭成为工作体面的白领阶层。

3.2 家庭教育缺失

当下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一些父母长辈把孩子当成了“宝贝”,“娇生惯养、精心呵护”,不想让孩子们再重复父辈们艰苦奋斗的道路。心安理得地承包了孩子们除去学习以外一切与劳动相关事务。导致了一些大学生认为劳动是大人天经地义的事情,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巨婴”。

3.3 学校教育不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是从小学甚至于幼儿园开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学生忙于应对各种考试,造成了客观上劳动教育的普遍缺失;二是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只强调学科建设,只强调升本科,弱化劳动教育、弱化职业素养教育,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三是一些高职院校教师也认为诸如打扫卫生等是保洁工人的事,安排师生做卫生是大材小用、浪费时间。

3.4 校企融合不够深入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劳动教育必须与企业对劳动者的实际要求相适应,因此国家鼓励产教深度融合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然而在当下学校为办学主体的现实情况下,校企合作缺乏健全的尊重企业利益诉求的机制保障,企业在职业院校的办学过程中缺少诸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话语权,导致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4 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建议

4.1 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不能用单简的技术、技能培训代替劳动教育,职业院校离开了劳动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职业教育。

4.2 将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

一是从整体上优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给予相应课时及学分;二是在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劳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相融合,既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又要关注学生劳动态度、劳动品德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三是完善劳动实践活动体系,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结合产业新业态与劳动新形态,以实习、实践以及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四是把劳动教育纳入全体教师培训内容,提高劳动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五是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大学生企业实习、实践等活动,开展专业对口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六是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兼任高职院校劳动课教师,通过他们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的优秀典范。

4.3 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

一是深入挖掘师生中典型的劳动事迹和突出贡献并予以深入宣传报道,营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和风尚;二是注重建设,与合作企业一道开展诸如技能大师进课堂、专业技能竞赛、职场(企业)岗位体验等活动,唤醒学生的劳动情感;三是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课堂”“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培育学生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四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网红暴富的错误观念;五是鼓励、支持、引导职业院校教师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表率;六是完善激励机制,对在实践活动、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4.4 学校、家长、学生多方合力,协同育人

一是家长注重言传身教,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的家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生活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奋斗精神;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会与人交往,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参加包括社区劳动、志愿劳动、服务劳动等形式在内的劳动教育;四是学生自身要明白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的朴素道理,需要在辛勤劳动、务实苦干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劳动能力。

4.5 健全劳动素养评价体制机制

一是要面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劳动实践,建构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二是评价体制机制要加大尊重劳动价值评价权重,要突出过程、讲求实效。

4.6 构建多方合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政府来说,要继续完善顶层设计,合理统筹资源,发挥好政策的主导和支撑作用。

对于社会以及新闻媒体来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偉大、最美丽;大力宣传技能大师、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在全社会助力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对于学校而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要基于“双赢视角”去同企业合作,要充分尊重企业的话语权,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要时刻想着能够多为企业做些什么,不应该总要求企业去付出。

对于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深度参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和劳动文化氛围,强化学生在岗位体验过程中的职业素养以及工匠精神的培育,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5 总结语

总之,高职院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要正视大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使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0.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新华社2020-03-27.

[3] 徐溪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17:34.

[4] 李鹏.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研究[J].人民论坛,2020,(10),112- 113.

[5] 裴文波,岳海洋,潘聪聪.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维透视[J].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2).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高职院校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