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手机普及率与网络消费发展
——基于省级动态面板的GMM模型分析

2020-11-25 05:52博士生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普及率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胡 杨 博士生 汪 勇 教授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引言

Ala(1997)和Wilson(2006)将网络消费定义为消费者和厂家之间以互联网为渠道,通过图片、文字、声音等方式进行购物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消费方式而言,网络交易产生的消费有边际成本递减、方便快捷、无边界消费等诸多的优点,消费者坐在家中可以即时得到全国各地的产品信息,买到在本地无法购买的产品,加速了全国各地的商品流通,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对促进经济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网络交易积累的大数据,为消费者交易行为分析带来的便利,基于过往的消费信息,大数据可以指导厂家进行生产,尽可能高的降低库存,提升库存周转率,将浪费行为降到最低。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带动了网络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应用促进了网络普及率的提升,进而影响网络消费额的提升。2019年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60%,未来还会进一步的上升,而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具有经济的集约效应和资源的配置效应,从而促进和提升经济发展,但是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结构。

虽然近年来网络消费在逐年增加,但人口增长率却在不断降低,总人口的缓慢增长,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的老年人数及占比越来越高。根据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老年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50亿,占比17.4%。我国未来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十分严峻,而网络购物的各种有利特征可以给老年人带来诸多的便利,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网络消费在向各阶层、各年龄段渗透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文献综述

近年来,网络消费在社会总零售额的比重越来越大,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该课题,张振华(2018)认为网络消费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冲击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增加就业,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仇立(2020)则从大数据的角度,用调查问卷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便利性感知,认为网络消费者的感知与互联网的忠诚度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关于网络消费影响因素和发展的研究文献,通常认为人均收入、网络普及度、教育水平和快递业发展对网络消费发展有正向的作用。如王会灵(2017)通过边际效应和无差异曲线模型研究了网络消费相对传统消费而言,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选择权大等优势。方冲(2019)认为相对老年人而言,大学生更容易产生非理性的购买行为,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而王雅涵,杨宏(2017)则是从政府担当角度,分析政府应当承担老年群体网络消费的监管和引导作用。邢艳春和高腾飞(2019)的研究认为,人口城镇化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发展型消费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化和性别比的增加会减弱享受型支出。李旭洋等(2018)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网络消费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的结论。唐红涛等(2017)通过面板模型的研究,认为网络消费的空间差异较大,与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收入等成负相关关系。

从以上文献的研究中可知,大部分的学者认为网络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正向的引导作用,对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效果,但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如何影响网络消费的研究过少。因此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网络消费的影响,通过另一个解释变量老人手机普及率研究老人进行网络消费的路径,使用GMM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模型设计与假设

本文主要通过200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分析建立数据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与网络消费的关系,以及老年人的网络消费路径。省际面板的数据去除西藏、港澳台等地区,经过1%的winsor缩尾处理,最终得到共计三十个省区300个样本数据。

网络销售商品的低价格、低成本和便利性等特征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购物需求。给老年人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降低了购买商品的成本、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老龄化越严重的地区和城市,对于网络消费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因此,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设如下:

假设1:人口老龄化促进了网络消费的发展,与网络消费的增速有正相关关系。

网络消费不仅与人均收入直接相关,也与网络普及率有正向的关联关系,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可以降低老龄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但是老年人对电脑终端的使用率不高,主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上网消费,因此本文提出的第二个假设为:

假设2:老年人主要通过手机上网消费,手机的普及率与网络消费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即手机普及率越高的地区,网络消费的水平也越高。

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影响网络消费的因素,在控制变量中加入人均受教育程度、市场化进程、区域GDP、快递包裹量等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以网络消费额(Lnnetc,取对数)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分别为老年人口抚养比(Oldrate)和手机普及率(Mobratio),控制变量为城镇化水平(Levelcity)、人均受教育程度(Leveledu)、市场化进程(Levelmak)、区域GDP(TotalGDP,取对数)、人均GDP(AvgGDP,取对数)、快递包裹量(Totalcargo,取对数),设计动态面板模型如下:

α0为常数项,α1,...,α7分别为各变量系数。ΣYear为时间的控制变量,εt为残值项。it分别为第i个省在t年的变量值。考虑到滞后期变量对当期网络消费变量的影响,因此在所有解释变量中进行滞后一期处理,另外考虑到需要消除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在对方程进行滞后一期处理后再进行差分GMM估计方法进行处理,得到模型2,变量具体含义及解释如表1所示。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消费额的均值为5.62,方差为1.75,最小值为1.43,最大值为11.49,说明样本各省区网络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均值为13.43,方差为2.88,最小值为8.65,最大值为20.73,说明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较高,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趋势较为明显。手机普及率的均值为5.68,方差为3.53,最小值为1.30,最大值为12.95。说明老年人的手机普及率在逐步提升,上网的便利性也在逐年提升。其他各变量的统计结果具体见表2的统计结果描述。

表1 变量的类型和定义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各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表3的回归结果1显示了网络消费额(Lnnetc)与老年人口抚养比(Oldrate)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191,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人口老龄化与网络消费有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线下实体店的销售,从价格、成本、便利性和商品的可拓展性和无区域差别等方面对线下实体店有较大的优势,可以给老年人带来较大的购物便利,同时在外地工作的子女,由于有较少的时间照顾老人,往往会通过网络购物对老人进行补偿,这种现象也促进了网络消费的进一步发展。在老龄化比较严重的东北区域,虽然网络消费的绝对额相对处于各省区的中后部分,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网络消费的增速却居于前列,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相对于其他省区与网络消费的相关性更高。从而验证了假设1的结论,老龄化与网络消费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即人口老龄化越高的地区,网络消费的增速水平也越高。

表3的回归结果2显示网络消费额(Lnnetc)与老年人手机普及率(Mobratio)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754,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显示手机普及率对网络消费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上网成本降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升了网络购物的安全性,从pc端到移动终端的网络转移,增加了老年人上网的时间和便利性。从而验证假设2的结论,手机普及率的提升促进了网络消费的发展,与网络消费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即手机普及率越高的地区,网络消费的水平也越高。

表3的回归结果3为同时引入老年人手机普及率(Mobratio)和老年人口抚养比(Oldrate)两个指标进行GMM模型回归,相关系数分别为0.7824和0.2841,且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假设1和2的结论仍然成立。手机普及率比单独回归的相关性系数更高,说明老年群体的上网比例在提升,对网络消费的影响也更大。

表3的回归结果4为引进全变量的GMM模型回归,解释变量手机普及率(Mobratio)和老年人口抚养比(Oldrate)两个指标与网络消费指标(Levelcity)仍成正相关关系,分别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随着手机使用率的普及,网络消费的渗透度较高,各阶层都会使用手机网络进行网上消费,显示出对线下实体店铺较强的可替代性,在近十年的线下零售渠道转型的过程中,也验证了这个结论。

城镇化水平与网络消费的相关系数为0.1352,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样本数据显示城镇化水平也与网络消费有正向的相关关系,原因可能是城镇化提升带来的基础设施完善、人群聚集、商业化效应集中等影响提升了商业氛围,带动了网络消费的提升。人均受教育程度(Leveledu)的相关系数为0.6549,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可能是网络的普及度覆盖了社会的全阶层,导致其教育水平与网络的关联度不显著。市场化程度指标(Levelmak)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且与网络消费成正相关关系,说明市场化开放程度越高,对网络消费的促进作用越大。区域的总GDP与网络消费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6364。说明这两个指标的相关度较为显著。网络消费在总GDP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显示了网络消费渠道的重要性。网络消费与快递包裹总量的相关度也较高,相关系数为0.5122,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网络交易带动了快递包裹的逐年增加。

表3 各变量模型回归结果

表4 替换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为增强本文结论的稳健性,将控制变量中的受教育程度(Leveledu)指标替换为就业人数指标(Leveljob),数据取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分别进行回归的结果如表4所示。

替换变量后,从表3的回归结果1到4分析可知,网络消费两个核心解释指标仍成正相关关系,且通过1%显著性检验,替换指标就业人数(Leveljob)与网络消费成正相关关系,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就业水平的增加提升了整体消费水平,对网络消费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他指标均与表3的回归结果一致,因此可以说明本文的假设1、2依然成立。

结论和建议

基于2009-2018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运用GMM数据模型,以网络消费为被解释变量,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手机普及率为解释变量,分析老龄化与网络消费的相关关系,以及通过何种路径对网络消费产生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人口的老龄化对低成本、高便利性和生活品质有更高的需求,网络消费相对线下消费的各项特征可以满足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因此与网络消费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即人口老龄化越高的地区,网络消费的水平也越高。得益于城市中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和手机的普及,老人通过手机上网提升了网络购物的便利性,构建了更合适的网络购物环境,因此促进网络消费的发展,与网络消费有正相关关系。针对以上结论,对于如何促进网络交易、进一步提升网络消费水平,本文的建议分别如下: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和物流供应体系建设。提升网络消费水平和满意度的重要前提就是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虽然我国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0%,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会进一步的完善,不断减少省际和城市之间的网络差距,提高全国各省市区的网络覆盖率,充分利用数字红利,推动人们生活的便利发展。除了网络基础设施,物流体系的建设与消费者和厂家的无缝连接,可以让网络消费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可以最大化的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消费新动能。

进行网络立法,完善网络销售的监管行为。网络消费的诈骗层出不穷,技术进展的手段也日新月异,但是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一直滞后于网络消费的发展。距离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已经过去六年,一些条款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进行重新修订,以便更好规范和发展网络消费。对于网络交易的违法成本惩处力度也不够,需要加大对违法的惩罚力度,以便让老年人放心交易,满意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

加强对老年人消费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老年人的收入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有所降低,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方式,推进医养结合,完善老龄化产业,在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城市和乡村,提升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老年人对养老、生活、娱乐、医疗和无障碍设施的服务需求。培养全社会尊老爱老的思想观念,更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网络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才能进一步促进网络消费的转型,从粗放式、依赖低成本的方式转向精细化、高质量的产品需求,从而提升生活的质量。需要通过政府引导和产业帮扶,减少收入分配差距,让人均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提升更高。

猜你喜欢
普及率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安徽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
排行榜
远程医疗普及率的现况调查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