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0-11-25 16:45何俊林
名师在线 2020年27期
关键词:导学课前预习数学

何俊林

(成都市玉林中学,四川成都 610000)

引 言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教育改革已经广泛深入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心里,学生主体的教学已经成为共识,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于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时而生,很快就吸引了教师的目光,以与教学理念的天然契合成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新选择。然而,教师在落实导学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对导学互动模式的掌握还不到位,没能将其与实际教学情况完美结合起来,也没能发挥出导学互动模式的全部效果。因此,落实这一模式之前,教师需要先对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并着手通过导学互动模式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导学互动模式才能更好地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强大助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困难原因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其普遍性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学生课堂上知识接受不力的问题[1]。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满头大汗,下面的学生却一脸迷茫,不知所云。这是因为,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好,对数学知识有着天然的认知障碍,再加上教师往往不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学速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这就导致数学课堂变成“鸡同鸭讲”,没能做好数学知识的有效传授。

第二种是学生解题能力低下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教师一直认为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必经之路,于是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习题作业,却忽略了习题的解答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习题练习应该是知识的深化而不是学习阶段。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会的一直是教师讲解的内容,一旦遇到新的题型,就会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导致学生大量的练习都做了无用功,解题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也比较欠缺。

第三种是学生对旧知识的遗忘问题。遗忘是人类固有的现象,是人人都有的,初中生也不例外。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重视这一点,往往将复习放在最终阶段,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了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最后阶段的复习与其说是复习,不如说是再次学习,显然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深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导学互动模式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四种是课后作业效果不理想问题。课后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弥补。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后作业的认识不够彻底,往往将其当作题海战术中的一部分,没有认真对待课后作业的批改,导致学生只知道自己错了却不知道错在哪,完全没有发挥出课后作业查漏补缺的作用,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措施

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教师可以根据此有效运用导学互动模式的具体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一)规划预习目标,增强预习效果

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导学互动模式的理想效果,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根据所要教学的知识为学生规划好课前预习的进度和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欠佳的问题。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先期准备环节,只有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课堂上才能够省却对知识的认识步骤,从而比较轻松地跟上教师的思路,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展开与折叠”这一节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合理规划,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对平面图、折叠和展开等基本的数学概念有一个基础的了解[2]。这样一来,当教师说到“将某一个立方体展开”或者“将某一个平面图折叠”的时候,学生就能在脑海中很快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从而跟上教师的思路,以免出现教师讲了半天却还是听不懂的现象。

(二)把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思考

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导学互动模式的理想效果,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把握教学节奏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让知识成为学生学来的,而不是教师“送来”的,从而使学生随着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避免出现解题能力低下的现象。只有学生在获得知识时经过思考,付出努力,其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才更为深刻。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能力等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一来,当学生面对新问题时,就有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计算,而是让学生利用课前预习得到的知识进行探索,自己得出结论。在计算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先思考该如何计算,并将计算思路说出来。当说出“先算平方和除法,再算减法”的时候,学生对有理数混合运算规则的掌握就已经很到位了。这样一来,学生面对新的运算问题时,也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三)鼓励学生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导学互动模式的理想效果,教师还要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解决知识掌握不牢固、遗忘快的问题。知识体系是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变成整体的一种方式。通过自身总结,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联系的探索和知识含义的进一步学习,从而将所学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当学生想起一个知识点时,就可以想起整个体系的知识,对于知识的记忆也就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学“基本平面图形”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这一章的知识进行总结。学生可以根据射线和角的构成的联系将两部分知识整合到一起,也可基于角和图形之间的联系将两部分的知识综合到一起。这样一来,整个章节的知识就融入了一个体系。学生记忆这些知识时,记住一项就相当于记住了与其有关的所有知识,记忆效率得到快速提升,知识的遗忘问题也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3]。

(四)优化教学评价,弥补学生缺漏

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导学互动模式的理想效果,教师要不断完善学生的作业评价,标出学生错题的同时,也要指出错误的原因,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获得自身需要完善的部分,从而解决课后作业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初中生由于自身学习水平的限制,在独自对错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很容易出错,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如果教师评价不详细,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不重视,从而产生懈怠的想法。因此,优化教学评价势在必行。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就要在标出学生错误的基础上,具体写出学生错误的点、知识运用的不当之处,从而让学生直观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从而针对性地学习。有的学生运算出错,教师就要建议其多做一些运算练习;有的学生在设未知数上出现错误,教师就要鼓励其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导学互动模式的理想效果,首先,要通过重视课前预习环节来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再次,通过鼓励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最后,通过教学评价的优化,帮助学生弥补自身不足。

猜你喜欢
导学课前预习数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是小导游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