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及教育对策研究

2020-11-25 18:58李风琴
名师在线 2020年2期
关键词:困难语文教师

李风琴

(民勤县新民小学,甘肃武威 733399)

引言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城郊小学教师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并不重视。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对各阶段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和课堂学习表现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来了解学习困难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学习困难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对其进行疏导和引导。

一、现阶段城郊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表现

(一)厌学

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会对语文产生较为强烈的敌视和厌倦的情绪。若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和引导不得当,由于移情作用,学生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厌倦和抵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厌学程度。从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心智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将厌学情绪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层次[1]。轻度厌学的学生主要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主动进行语文学习;中度厌学的学生在面对语文学习时会表现得焦躁不安、心烦意乱,总是以苦闷的情绪来面对语文学习;重度厌学的学生会对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产生较为强烈的抵触,本身的语文学习成绩相对较差,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可能会出现逃课、辍学等严重现象,有的学生的行为和品德甚至会出现问题。

(二)自卑

学习困难的学生本身也存在着相对较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大部分学生更渴望获得教师、同学、家长的关注和表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并摆脱现阶段的语文学习困境。但是,受到学习习惯较差、注意力较弱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很难取得较理想的语文学习成绩。加之部分城郊小学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总是直接地进行批评和指责,否定学习困难学生付出的努力,这很容易使学习困难学生产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智力远不如他人的错觉,进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失望和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出现异常行为:不愿意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批评;无法和同学、教师进行和谐相处;对陌生的人群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敌视态度。

(三)焦虑

在城郊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焦虑不仅会严重威胁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会极大程度地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面临较强的语文考试压力会产生焦虑情绪,如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自己考前准备不足、成绩落后于其他学生、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受到教师的批评等。在这个过程中,当其他学生嘲笑学习困难学生,或者周围的人群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学习困难学生时,学习困难的学生会表现得极端敏感,整天忧心忡忡,甚至会因为某些人的语言或行为产生过激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程度也会不断增加。

二、城郊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城郊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厌学程度,科学合理地对当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整合。首先,教师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学、学习教育学、教学理论,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依据,对教材进行全面剖析和研究,充分发掘其中能够吸引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的渠道搜寻各种语文教学资源或生活教学内容,将其和语文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其次,教师还需要认真了解每位学生,对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学习困难学生不良情绪的滋生。

(二)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语文学习思维

与城郊小学的其他学生相比,学习困难学生的语文起点更低,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更弱。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就必须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样化元素为学生构建集交互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情境,利用良好的视听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进行《将相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PPT 课件来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及与廉颇、蔺相如等人物有关的资料,以此来加深学习困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播放“将相和”的动画短片,并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文中的‘将’‘相’‘和’分别指代什么?”“‘将’‘相’为何不和?”“‘将’‘相’如何从不和转为和?”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下进行课文的阅读,并结合视频内容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教师和其他同学也可以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一些引导和帮助。另外,教师也可以从当时战国七雄的局势入手,加入爱国教育内容,或在教学文章当中三个小故事时增加勇于改过、不畏强暴、顾全大局等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更好地以文章当中的优秀的精神和事件来感染和熏陶学习困难学生。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通常情况下,当学习困难的学生长期处于压抑和恶性竞争的氛围之下,自身的焦虑、自卑、浮躁等情绪也会不断滋长。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沟通和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生理状况和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将学习困难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当中,充分发挥班干部、小组长、小组其他成员的力量和作用,引导和鼓励该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习困难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和意见,并借助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困惑,鼓励小组其他成员学习学习困难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当学习困难学生取得进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部或者班会课上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并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其他同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转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郊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观念,利用多样化教学元素全面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调节情绪和舒缓自身压力的方法。针对具有一定难度的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和教学情境引导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和班级当中学生语文水平的两极分化,同时也能够为城郊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困难语文教师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选择困难症
有困难,找警察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