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2020-11-25 04:03杨涛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米沙坦氨氯地平收缩压

杨涛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年科 重庆 400054)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疾病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因此寻找有效可靠的药物缓解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症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次主要研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临床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6 月本院82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分组 年龄(岁) 男性(例) 女性(例) 病程(年)试验组(n=41) 73.86±4.34 24 17 5.7±2.13对照组(n=41) 72.89±3.13 22 19 6.2±1.67 P 值 >0.05 >0.05 >0.05 >0.05

1.2 药物治疗

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10950224)进行治疗,每天1 次,每次口服5mg。试验组:在给予相同剂量氨氯地平片的同时再给予替米沙坦片(国药准字H20051847)进行治疗,每次口服40mg,早晚2次。4周为1疗程,所有患者均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收缩压、舒张压。

1.4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2]:以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情况来进行判断。显效:舒张压下降10 ~30mmHg(1mmHg=0.133kPa)并下降到正常范围内;有效:舒张压下降10 ~20mmHg,或舒张压未下降10mmHg,但降到了正常范围内,或收缩压至少下降20mmHg;无效:患者各项指标未能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两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试验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mmHg,±s)

表3 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比较(mmHg,±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试验组(n=41) 171.2±9.2 100.2±8.9 130.7±9.9 77.12±10.6对照组(n=41) 172.6±10.1 101.5±9.1 147.5±10.2 89.3±9.8 t 0.310 0.278 4.998 4.876 P 0.765 0.779 0.013 0.019

3.讨论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和饮食习惯造成,占高血压发病率的95%,而继发性高血压是暂时的,主要源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其在60 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多发[3]。高血压疾病患者大多数需长期或终身坚持治疗,对于老年患者临床常采用较为保守的药物治疗手段[4]。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为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氨氯地平可以阻断钙离子的内流,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目的,称为钙离子阻断剂;而替米沙为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其可使心脏回血量降低,还可减少肾素及血管紧张素释放,从而达到降血压目的[5-6]。将氨氯地平和替米沙联合使用,可作用于患者的不同部位,从而达到综合降低血压,缓解患者症状的目的。

研究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经治疗,试验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可提升高血压的治疗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状态,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米沙坦氨氯地平收缩压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