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0-11-25 04:03仲崇柱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出血量

仲崇柱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 连云港 2221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患肢短缩等不良的症状,目前为止,对于该类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然而,在保守治疗期间,患者需进行长时间卧床休养,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进而危及其生命[1]。因此,本文针对PFNA 手术治疗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17 年5 月至2020 年3 月,选取我院接收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 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入院先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具体如下。研究组(20 例):男女比例12:8,年龄区间63 ~78 岁,平均(70.53±1.69)岁;对照组(20 例):男女比例13:7,年龄区间64 ~79 岁,平均(71.48±2.09)岁。比对两组基础资料,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首先,辅助患者保持平卧的体位,后对其进行椎管内联合麻醉,并在C 臂透视仪的帮助下进行牵引复位,其次,将患者股骨大粗隆上部进行切开,使大转子定点充分暴露,并在此处将导针置入,后沿导针扩髓,将PFNA 钉置入,同时,借助C 形臂观察骨折复位、置钉的具体情况,后在患者股骨头关节面下方5cm处打入导针进行扩髓,并将一定长度的螺旋刀片进行置入,锁定螺钉,安装主钉尾帽,手术结束[2]。

对照组:动力髋关节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在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后对其实施椎管内联合麻醉的操作,后将患者患侧臀部进行适当垫高,其次,在患者髋关节外侧作一切口,将大粗隆、股骨近端充分暴露,后进行牵引复位的操作并将1枚克氏针打入患者大粗隆定点下方2.5cm 处,借助C 臂透视仪对克氏针位置进行微调,后使用扩孔器进行扩孔并将螺丝钉拧入,最后,对套管钢板进行安装和固定,关闭切口[3]。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在PFNA 治疗、DHS 治疗后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PFNA 治疗、DHS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相比较,研究组显著较高,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分析与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分析与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周) 治疗优良率(%)研究组 20 74.69±4.33 80.92±6.07 11.26±1.05 19(95.00)对照组 20 95.27±4.68 114.69±7.50 14.98±1.42 14(70.00)t[χ2] - 14.44 15.65 9.42 [4.33]P - 0.00 0.00 0.00 0.04

2.2 并发症

随访1 年后,研究组、对照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20)、30%(6/20),两者相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3,P=0.04)。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具体病因可能与骨质疏松、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等因素有关,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4]。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研究组(PFNA 治疗)显著低于对照组(DHS 治疗),差异显著(P<0.05);治疗优良率相比较,研究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主要原因分析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期间,DHS 治疗虽然能够较好的保护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但是,术中出血量较大,其固定物的抗旋转效果也相对较差,极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而PFNA 治疗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旋转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对螺旋刀片的使用来挤压患者疏松的骨折部位,提高了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另外,该类治疗措施还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尽早康复[5]。

综上,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方法,不仅能够较好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治疗的优良率,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出血量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