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管后高流量氧疗预防再次插管和呼吸衰竭的探讨

2020-11-25 04:03王明春张历赵发启卢远军胡杰张泽兰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氧气插管通气

王明春 张历 赵发启 卢远军 胡杰 张泽兰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在大多数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由于患者后期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换气功能障碍,若是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与预防,及其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致死率高。一般针对于此情况,临床会多采用气管紧急插管的方式对于患者进行呼吸状况的改善,但是此类方式往往只是紧急处理的方法[1]。针对于此情况,本研究特选取300 例存在再次插管高危因素的计划或非计划拔管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HFNC 与NIV 预防再次插管和呼吸衰竭效果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0 例存在再次插管高危因素的计划或非计划拔管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拔管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HFNC 组与NIV 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两组各有患者150例。HFNC 组患者中男女各75 例,年龄52 ~80 岁,平均年龄为(65.2±4.9)岁,平均病程(7.9±2.7)年;NIV 组患者中男女各75 例,年龄54 ~78 岁,平均年龄为(65.9±5.6)岁,平均病程(7.2±4.7)年,两组基线资料基本无差别(P>0.05)。本次选取患者均为计划或非计划拔管的重症患者,且满足至少一项再次插管的高危因素:年龄>65 岁、拔管当天APCHE II 评分高于12 分、体重指数高于30kg/m2、气道分泌物清除能力欠佳、困难或延迟脱机、以心衰为机械通气指征、一个以上合并症、中重度COPD 或长期机械通气者[2]。注:非计划拔管主要指意外拔管,可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择给氧方式,选择立即气管插管的患者除外。终末期疾病患者要求拔管者除外。

1.2 观察方法与相关指标

为HFNC 组患者拔管后采用费雪派克-AIRVO2 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参数基础设置为氧气流量设置为50L/min,氧气浓度设置为70%,随后根据患者个体需求调节参数,氧气流量最低不低于30L/min,最高不高于60L/min;氧气浓度最低不低于30%,最高不高于80%,湿化温度为37℃[3]。为NIV 组拔管后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治疗,设备型号选择飞利浦-伟康医用呼吸机V60,为患者的通气治疗模式设置为S/T 模式,呼吸频率设置为15 次/min,并对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吸气压力水平的调整,吸呼比为1:2,并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对于患者的吸氧浓度进行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定期为两组患者进行自主呼吸实验,一般每天进行4 次,若是患者的氧合指数在200mmHg 之上,且呼吸湿化治疗仪氧气流量低于30L/min,则可为HFNC 组进行脱离治疗;若是患者的氧合指数在200mmHg 之上,且吸气压力小于5cmH2O,氧气浓度在45%以下,患者呼吸频率在25 次/min 以下时,则可为NIV 组进行脱离治疗[4]。若是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在200mmHg 之下则进行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除日常生理需要外,均进行连续性不间断治疗,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后进行治疗时间的缩短与参数调整,直至患者完全脱离治疗。若是患者治疗中依然出现低氧合指数且无改善的情况,亦或者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则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有再插管需求的患者进行再插管治疗。治疗期间统计患者的两组再插管率、再插管时间、不良事件、住院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 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或者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 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

治疗结束后,NIV 组与HFNC 组的再插管率、再插管时间、住院病死率上无差别(P>0.05);HFNC 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NIV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此(n,%)

表2 两组患者其他临床数据对比

3.讨论

此类患者紧急治疗完成后往往要进行拔管,拔管后患者仍然可能出现肺部感染严重化与肺部肌肉力量不足等情况,一直患者出现气管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或者呼吸衰竭的情况,所以在拔管后依然要进行一系列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传统氧疗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有限。国内有文献指出[5],通过HFNC(经鼻导管高流速加温加湿氧疗系统)与NIV(无创机械通气)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治疗效果,但是两种方法孰优孰劣却一直未有论断。本此研究中将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均有其优劣势,文中数据也提示了这点。

综上所述,两种治疗方法均有临床应用的价值与意义,在具体的临床操作中要注意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拔管后治疗方法,但是总体来说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速加温湿化氧疗系统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其经济性、依从性也会比较好,有利于节约医疗成本。

猜你喜欢
氧气插管通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