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行性及意义

2020-11-25 04:03郑三波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脂蛋白类药物血脂

郑三波

(重庆市梁平区新盛中心卫生院 重庆 405219)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而老年群体多合并其他疾病,其治疗难度较大,因此临床对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存在一定争议,为此笔者展开对比研究,分析其应用可行性与效果,现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4 月—2019 年12 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共118 例,按照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59)和实验组(n=59)。对照组:男性有34 例,女性有25 例;年龄为60 到85 岁,平均年龄为(69.74±5.57)岁。实验组:男性有32 例,女性有27 例;年龄为60 到86 岁,平均年龄为(70.17±5.94)岁。以上相关资料作互相对比,得出结果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其对症治疗,给予其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洋地黄制剂等药物,期间控制患者的饮水量、饮食情况血压与血糖,并告知其要充分休息。

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商品名:阿乐 阿托伐他汀钙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58)药物,以口服方式给药,每天服用一次,睡眠服用,剂量为20 毫克。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三个月。

1.3 评价标准

(1)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各自总发生率并相互比照;(2)于治疗结束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高密度脂蛋白,统计均值并相互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数据对比分析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定性资料(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表达方式为[n(%)]。计量资料(血脂水平)采用t检验,表达方式为(±s)。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有2 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总发生率为3.39%;实验组:有1 例患者出现便秘,总发生率为1.6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明显差异(χ2=0.3420,P>0.05)。

2.2 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

具体数据与对比结果见表1 中内容,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超敏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更低,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具体血脂水平及差异(±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具体血脂水平及差异(±s)

总胆固醇(mmol/L)组别 例数 甘油三酯(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超敏C 反应蛋白(mg/L)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对照组 59 1.87±0.49 4.92±0.63 1.34±0.23 3.07±0.61 2.24±0.57 13.64±1.98实验组 59 1.45±0.33 4.08±0.41 1.55±0.38 2.62±0.75 1.21±0.12 9.71±1.02 t 值 - 5.4609 8.5838 3.6315 3.5754 13.5822 13.5532 P 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猝死或心力衰竭,危及其生命安全[1]。

冠心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受到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影响,近些年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2]。他汀类药物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其起效迅速,可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同时可对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使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几率降低[3]。但老年群体多合并其他疾病,其用药难度更大,治疗风险更高,且其他疾病合并发作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4-5]。因此临床对于是否可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存在一定分歧,为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笔者以阿托伐他汀药物为研究用药,并以118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展开对比研究,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更低,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具有可行性,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使其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脂蛋白类药物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