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指导与训练的效果探讨

2020-11-25 04:03欧阳其适钟文婷吴淑芬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颈部功能障碍

欧阳其适 钟文婷 吴淑芬

(东莞市大朗医院门诊部 广东 东莞 523770)

吞咽作为生理过程之一,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舌、唇、软腭、下颌、食管以及咽喉等系列功能以及组织结构呈现出损伤情况后,会导致食物无法通过口腔进入,从而表现出吞咽障碍的现象[1]。对于因为系列原因导致出现吞咽通道炎症、颅脑损伤、全身衰弱以及肿瘤等疾病后,存在较高概率继发表现出吞咽障碍的现象,其对患者水分摄取以及营养摄取会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本次研究将对门诊老年患者探讨综合康复指导与训练方法运用的可行性,以实现门诊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有效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 年3 月—2020 年2 月104 例门诊老年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干预组(52 例):女20 例,男32 例;年龄65 ~85岁,平均(75.29±2.22)岁;病程2~23d,平均(15.39±2.42)d;对照组(52 例):女21 例,男31 例;年龄66 ~86 岁,平均(75.31±2.23)岁;病程3 ~25d,平均(15.42±2.49)d。纳入标准:①对于吞咽困难通过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获得确诊;②均接受吞咽障碍护理干预;③意识清醒,无精神病;④家属及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或者对于治疗因为其他原因无法配合;②患有精神疾病;③口腔及咽部异常,如气管切开、口腔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等。就两组门诊老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主要有颊肌训练、舌肌训练、咽喉肌训练、发声训练、咽喉部冰刺激、摄食训练等,每次30min,每天二次;并结合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每次20min,每天1 ~2 次。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康复指导与训练方法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①空吞咽干预,要求在进餐前合理展开空吞咽干预,控制频率为10 下/次,每天三次;②进餐姿势的改变,在进餐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前屈颈部以及交替后仰,并且在颈部前屈期间,对于空吞咽动作需要认真完成,将咽部食物进行有效清理;③合理展开颈部活动训练干预,就患者左右转头进行指导,以颈部轻微酸痛感为宜,以及颈部屈伸活动,强化颈部肌力,增强咽下反应,时间为30min/次,频率为2 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门诊老年患者的SWAL-QOL(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SA(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以及总并发症(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比例。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门诊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吞咽功能分别实施SWAL-QOL 评分、SSA 评分,越高分值对应门诊老年患者越高生活质量以及吞咽功能[3]。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门诊老年患者干预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SWAL-QOL 评分、SSA 评分)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总并发症比例)行χ2检验,以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WAL-QOL 评分、SSA 评分对比

治疗前,干预组门诊老年患者SWAL-QOL 评分、SSA 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干预组SWAL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门诊老年患者SWAL-QOL 评分、SSA 评分临床对比(分,±s)

表1 两组门诊老年患者SWAL-QOL 评分、SSA 评分临床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SWAL-QOL 评分 SS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干预组 52 95.19±9.15 201.39±10.83 38.12±3.21 27.79±2.05对照组 52 95.26±9.11 162.35±10.45 38.31±3.42 24.11±2.16 t - 0.0390 18.7062 0.2921 8.9111 P - 0.9689 0.0000 0.7708 0.0000

2.2 总并发症比例对比

两组门诊老年患者并发症主要集中于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营养不良几方面,最终发现干预组门诊老年患者总并发症比例(3.85%)低于对照组(26.92%),(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门诊老年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临床对比[n(%)]

3.讨论

患者在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情况后,会影响正常饮食,从而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此外在吞咽食物期间往往因为误吸而出现肺部炎症,严重的会因为窒息而引起死亡,对此针对患者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干预,将其吞咽功能积极改善,将并发症减少表现出显著价值[4-5]。

吞咽功能训练方式的有效开展,能够将大脑吞咽皮质代表区面积有效扩大,将肌肉协调性以及控制能力有效改善,对于患者顺利吞咽做出保证。综合康复指导与训练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在对患者切身感受加以了解情形下合理展开吞咽功能训练干预,对于患者治疗信心坚定能够做出保证,对于康复训练可以做到积极主动配合。此外,护理期间可以将患者交流力度显著增加,对于患者不良情绪能够及时发现以及疏导,对于患者生活品质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6-8]。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前,干预组门诊老年患者SWAL-QOL 评分(95.19±9.15)分、SSA评分(38.12±3.21)分同对照组(95.26±9.11)分、(38.31±3.42)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干预组SWALQOL 评分(201.39±10.83)分、(27.79±2.05)分均高于对照组(162.35±10.45)分、(24.11±2.16)分,(P<0.05);两组门诊老年患者并发症主要集中于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营养不良几方面,最终发现干预组门诊老年患者总并发症比例(3.85%)低于对照组(26.92%)差异显著,进一步说明综合康复指导或者训练方法运用于门诊老年患者吞咽障碍干预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指导与训练方法的有效应用,可提高门诊老年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同时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最终帮助门诊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恢复吞咽肌群的运动功能,消除吞咽障碍症状,保证足够水分和营养的摄入,提高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颈部功能障碍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