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亚南 张焕新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病房 山东 聊城 252000)
脑梗死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身上,该疾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在患有该疾病后,会致使患者产生语言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障碍,进而则会消极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由于患者会忧心疾病给自身及家庭所带来的压力,所以老年脑梗死患者时常会产生负性情绪,这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也会加剧患者的病情发展。而针对此,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则尤为关键。对此,本文主要研究共情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将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72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63~77岁,平均(69.7±4.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9 例,女17 例,年龄62 ~75 岁,平均(66.9±3.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申请批准后,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帮助患者办理相关入院手续,促进患者消除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1]。
观察组患者实施情志护理:(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在患病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以及焦虑等负性情绪,而对此护理人员需强化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明晰患者的本质需求,以尽可能满足于患者的相应需求,多加鼓励与安慰患者,尽可能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2)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及耐心的态度对待每名患者,针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也应加以细致解答[2]。另外,还应保证住院环境的整洁性与舒适性,为患者营造出温馨的住院环境,以提升患者的临床依从性;(3)肢体康复运动。老年患者可在床上开展适度运动,涵盖肌肉收缩等运动。护理人员还应辅助患者翻身,以避免患者产生压疮等并发症。
(1)运用抑郁、焦虑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负性情绪愈严重;(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3 项指标。
采用SPSS25.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6 50.78±7.45 40.67±5.75 59.76±10.33 45.63±6.09对照组 36 50.99±7.39 45.99±6.26 59.37±10.19 55.65±7.35 t 值 - 0.457 8.667 1.256 5.379 P 值 -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在临床中脑梗死疾病为老年群体的一种常见病,该疾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等诸多特征,患者在患病之后往往会忧心治疗、预后效果和造成的压力与负担,而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若产生这类情绪,则会下降患者对于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开展期间的依从性,进而则难以保障患者的有效恢复,也难以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性开展[3]。而若想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那么则应对老年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若能够对其实施共情护理,那么则利于达成临床治疗与护理目标,这主要是因该种护理措施,能够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态度,神情以及姿势等,对于患者产生积极的、正向的影响,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尽可能消除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等情绪状态,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感,更为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依从性。
并且,情志护理措施还利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快患者各项机体功能的恢复速度,进而则利于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以护理人员自身而言,其在运用共情护理措施为老年脑梗死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还要求其具备超强的责任感以及职业素质,以便更为细心的关心与照料每名患者,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5]。
总之,共情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均尤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运用此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