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在患儿全身麻醉后恢复室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1-25 04:03刘晶陈晓玲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躁动共情麻醉

刘晶 陈晓玲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46)

麻醉恢复室是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主要场所,也是连接手术室和普通病房的中转站,对保障患者安全发挥着积极作用[1]。儿童病痛耐受力弱,心理、生理发育尚不成熟,为保证手术与麻醉顺利进行,给予患儿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价值。共情指的是一个个体真实的体验,也是一个多维过程[2]。护理人员应用共情护理就是能主动站在患者的角度,尽量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正确合理感知其情绪,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提升患者的信任度[3]。本文探讨与分析了共情护理对患儿全身麻醉在恢复室术后恢复中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20 年2 月在本院进行手术与全身麻醉的恢复室术后恢复患儿96 例,纳入标准:均为择期手术;患儿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年龄3~12岁。排除标准:语言障碍和肢体障碍患儿;临床资料缺乏者。

其中男50 例,女46 例;年龄最小3 岁,最大11 岁,平均年龄(6.31±0.14)岁;手术类型:普外手术26例,骨科手术20例,泌尿外科手术10 例,耳鼻喉科40 例;平均体重(32.84±1.48)kg;平均身高(143.91±11.87)cm。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 例,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巡视、辅助检查、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精心布置患儿麻醉恢复室环境,使环境更具温馨感、舒适感,张贴许多有趣可爱的图片,保持无安全隐患,缓解患儿紧张、恐惧的负面情绪,并保持环境安静。调整麻醉恢复室,湿度控制在55%左右,温度控制在23℃左右;(2)对患儿实时监控,对患儿进行行为护理和行为暗示,并给予个性化沟通;与家长同时保持良好交流,应对家长进行详细宣教,给予患儿更多亲情化护理,重视关心患儿;(3)护理人员采用亲和的言语,用患儿更易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在饮食上搭配有趣的儿童套餐,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提升患儿食欲。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儿在恢复室的躁动发生情况;(2)调查与比较两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包括护理技术评分、护理操作评分、护理语言评分等,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率(%)和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躁动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P<0.05)。见表1。

表1 两组躁动发生情况对比(n)

2.2 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技术、护理操作、护理语言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技术 护理操作 护理语言观察组 48 98.16±1.05 99.02±1.41 96.02±2.58对照组 48 80.25±1.12 81.31±1.36 76.40±2.26 t-80.825 62.633 39.632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近几年随着共情护理理念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其院内护理方式改革中实施共情护理改革,以期通过该种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效果。麻醉恢复室共情护理可降低麻醉并发症,减少医疗纠纷[4]。患儿年龄尚幼,身心发育均不成熟,在麻醉恢复室需要高质量、亲情化的护理服务,需要细致入微关注患儿行为与心理变化,采用共情护理给予患儿情感支持,使负面情绪在可控范围内。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31.25%)。并且该方法能优化患儿身体机能和心理变化,从而保障麻醉的顺利恢复。

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需求性也逐渐提升。共情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能考虑到患者所思所想,以此为基础展开亲情化护理服务。特别是其能让家长充分体会到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对护理的展开做好了基础[5]。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技术、护理操作、护理语言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沟通能力,从而优化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共情护理能减少患儿全身麻醉在恢复室术后恢复中躁动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沟通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借鉴。

猜你喜欢
躁动共情麻醉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道路躁动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