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演练结合ICU 模拟教学在中医院重症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2020-11-25 04:03李龙丹陈丽梅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演练护士

李龙丹 陈丽梅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是ICU 护士必须经常面临的基本问题。对临床急危重症的极早识别,并给予恰当的干预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1]。临床急危重症即患者患了某种濒危、紧急的病症,是多因素影响下病情发展到严重危险阶段的综合表现,具有“突然发生、变化迅速、瞬间病情告急”的特点,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此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效果。随着现代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医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将模拟ICU 教学联合应急预案演练应用于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对急危重症识别、护理救治能力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期间在我院ICU 轮转的56 名规范化培训护士,将所有规培护士按照教学方法不同分成2 组。实验组28名护生中,男生4名,女生24名;平均年龄(22.4±1.2)岁;常规组28 名护生中,男生5 名,女生23 名;平均年龄(22.0±1.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已参加规培时间达 1 年或以上者;参加规培岗前技能培训,并考试合格者。排除标准:在我科规培时间不足2 月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由带教老师采用教学查房、学习观摩等方式进行常规教学,主要通过临床多提问来提升护士的业务水平,并在遇到抢救时让护士跟随参加抢救工作,使其在实际抢救中获得锻炼。

实验组则采用模拟ICU 教学联合应急预案演练进行教学:

1.2.1 模拟ICU 教学:(1)以分组团队的形式进行培训,4 人一组,分别担任床旁护士、护理组长、急诊室护士和其他床旁协助护士的角色。培训教室由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年资需要在10 年以上,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协调能力以及熟练掌握抢救技能的护理组长担任。(2)第一阶段,在教学的第1、2 周开展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技能培训,在第3、4 周进行理论授课,详细讲解ICU 各种常见急危重症疾病及紧急情况处理方法。(3)第二阶段:所有护士经培训后参加4 周ICU 值班。期间实施模拟 ICU 教学,方法为:采用高端模拟人SimMan3G 模拟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如心跳呼吸骤停、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窒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等病情,并提供患者的基本资料,如现病史、查体结果、既往史、重要实验室检查,要求护士迅速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抢救处理。

1.2.2 同时采取应急预案演练,方法为:(1)首先,由护理组长和护士长策划和制定本次急救模拟演练的案例,拍摄下患者的床头交接、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等模拟抢救过程,并制作成教学视频让各小组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在4 周后结束模拟演练培训。演练期间由护理组长合理安排参加抢救成员的角色,确保优化人员配置,并保证病区的其他患者处于平稳状态。(2)其次,还需明确分工,确保每个抢救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并在现场与医生及时沟通患者病情,以便及时协调患者的突发情况。如床旁护士负责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即便判断是否需要抢救,一旦需要抢救则需要立刻启动抢救流程,给予患者快速补液、高浓度吸氧等处理措施,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3)此外,急诊室护士及他床协助护士需要彼此配合,明确自身的职责,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1.3.1 教学工作结束后科室对护士的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及气管插管的配合成绩、吸痰成绩、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成绩、心肺复苏成绩及静脉穿刺成绩等单项技能考试成绩进行考核比较。

1.3.2 同时考核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综合应用(主要包括诊断正确比例、护理救治成功总例数、决策失误平均次数、护理救治平均总时间等)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为考核标准,分数越高提示临床医学教学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 表格后进行分组。分组数据输入SPSS2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说明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士的单项技能考试成绩

实验组护士的单项技能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分析较常规组均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的单项技能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的单项技能考试成绩比较(±s,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成绩组别 人数 吸痰成绩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及气管插管的配合成绩心肺复苏成绩静脉穿刺成绩实验组 28 89.2±6.3 88.2±6.4 87.6±6.1 89.0±6.9 88.7±6.7常规组 28 82.4±5.9 81.5±5.8 80.2±5.4 82.8±5.5 81.3±5.9 t 值 - 5.169 4.105 4.806 3.797 4.386 P 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综合应用考试成绩

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技能综合应用考试成绩经统计学比较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综合应用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技能综合应用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第一阶段理论考试成绩第二阶段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综合应用考试成绩实验组 28 81.2±5.1 93.7±4.3 92.5±4.2常规组 28 77.6±4.8 81.5±5.5 79.7±5.4 t 值 - 2.720 9.247 9.901 P 值 - 0.004 0.000 0.000

3.讨论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救治是一个迅速过程,这对护士的识别和护理救治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常在护理救治期间带教老师很难有时间对护士进行带教[3]。因此多数ICU 低年资护士的识别、护理救治与应急能力较低,在规培急危重症抢救方面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护士的临床教学效果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模拟ICU 教学联合应急预案演练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

目前在我国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模拟医学教尚处于初始阶段,已在急诊科、外科、内科、妇科等临床科室培训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果,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教学效果[4]。模拟医学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模拟ICU教学是模拟教学教育的一种,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原有的医学教育模式难以调和诸多矛盾,而模拟医学教育则顺势而生,不仅可以避免某些医疗纠纷问题的产生,还可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效果,且培训护士的接受程度高[5]。模拟教学通过模拟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患者和各种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工作情景,可以让规范化培训护士反复练习,并且可以安全地创造平常医院工作中较难遇到的、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景,从而可以减少患者暴露于潜在医疗差错中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士的单项技能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分析较常规组均显著提高(P<0.05);可以看出本次模拟ICU 及应急预案演练可以让护士更加清晰的掌握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及气管插管的配合、吸痰、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心肺复苏及静脉穿刺等每项护理操作的具体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同时还可让护士比较系统的了解了抢救流程,提高了在危重症患者救治和护理中彼此的配合度,提高了护士对重症的识别和护理救治能力,也提升了还可提升团队的协作性和团队凝聚力,证实了其对提高护士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技能综合应用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分析较常规组均显著提高(P<0.05);可以与传统教学比较,模拟ICU 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其技能综合应用水平[6]。通过模拟ICU 模拟临床急危重症案例及高仿真的临床实景,可为护士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环境,能够培养和提升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7]。

综上所述,模拟ICU 教学联合应急预案演练有助于提升中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对急危重症的识别、护理救治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演练护士
首次演练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未雨绸缪演练忙
考试成绩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