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对 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及运行效率的影响分析

2020-11-26 17:39杜海莉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2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商业银行金融

杜海莉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互联网金融最早出现于美国,并成为开启新世纪金融业的篇章,在2005年以前互联网金融尚处于萌芽时期,只利用互联网开拓相关的银行业务,在此时并不属于互联网金融,但是随着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高度融合,电子商务出现并快速发展,在互联网带动下出现众筹、P2P网贷以及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但是由于相关互联网金融模式出现时间较短,因此金融管制无法适应其发展速度,完善相应的网络监管体制,从而出现行业违规等情况。在2015年到2013年这段时间,互联网金融行业总结以往出现的问题,完善产业基础结构,由此快速进入成熟期,此时P2P网贷呈现爆发增长的趋势,第三方支付方式在此背景下日趋成熟并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金融支付方式。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包含两个层面含义,一层是指互联网金融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平台大规模建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突破传统的认知,与金融领域高度融合,形成多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比如P2P、第三方支付等,在当下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银行业。另一层面,金融互联网化指单纯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金融业的业务处理模式,通过金融互联网化加快我国金融行业发展速度,实现金融行业信息化转型、升级。金融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所以拓展了诸多商业银行业务,并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为创新业务提供保障,互联网金融化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包含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贷款、股权筹资、金融超市以及信息化金融机构等。

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是网络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相互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相比其现代程度更高,同时两者在业务层面出现诸多交集,两者还属于竞争关系。互联网支付方式在移动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支撑下活跃于支付领域,成为人们当下频繁应用的支付方式,可以降低服务交易成本以及信息成本,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的交互性增加客户间的交流。在互联网支付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移动通讯设备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普及,虽然我国银行在金融领域拥有极高的地位,并且垄断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间业务却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强力冲击,致使企业营业额呈现下降趋势,拉低银行业整体收益值。其次,互联网贷款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出现并得到良好的发展,互联网贷款成为一种社会趋势,凭借其申请时间短操作便捷、利率优惠、信息交流充分等优势,从严重冲击商务银行的贷款业务,以P2P为主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已经成为大众的首选,互联网贷款更加适合我国中小投资者,互联网金融用户可以在线完成金融产品咨询、购买,简化以往金融产品咨询询问的时间,还可以削减其中的环节,提升金融服务行业的便捷性。互联网企业使用数据开展金融产品销售,可以通过客户信息追踪、分析,掌握不同群体对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并提供针对性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抢占销售市场份额,通过多样化金融产品增加消费者消费体验,降低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另外,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推进过程中,对传统商业银行进行客户分流,使其业务额度大幅下降,进而拉低银行的市场势力溢价。

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调整内部结构的措施

互联网金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到极大的刺激,成为20世纪新型的金融支付方式,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存款业务、中间业务造成极大的影响。商业银行在此状况下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考虑到商业行业市场结构发生的变化,应该考虑互联网金融在支付领域的作用优势,结合自身持有的资源,考虑到商业银行商业模式与商业零售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收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零售业造成的影响,因为互联网零售对传统零售经营造成的影响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以传统零售业进行业务整改的方式,作为商业银行优化内部结构的参考素材,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商业银行业务间的区别,了解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在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还应该尽量调整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内部结构,降低互联网金融对贷款业务、存款业务以及中间业务造成的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产业,需要考虑其对自身业务形成的冲击,应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考虑到市场竞争的严酷性,需要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同时以客户为服务中心,改变传统运营观念,创新商业模式并树立互联网思维,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各项服务内容。

以客户需求为主,掌握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整理自身资源,了解以往商业运行存在的问题,需要学习现代理论,创新商业服务模式,以此向用户推送服务。其次,需要与客户进行深入交流,掌握客户的思想,从而可以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完善提供可行思路,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合作机制,完善金融供应链,并以客户需求为完善商业模式的工作目标,并为客户设计其需要的服务项目以及金融产品。提升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

最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创新金融服务管理模式,借助信息技术为商业银行业务活动带来的便利条件,加快大数据建设速度,同时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商业银行内部人才培训力度,提升内部职员的业务能力,从而可以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抓住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运行效率的影响

首先,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下,对商业银行造成极大的冲击,表现在基础性金融业务活动方面,传统金融业务活动组织在长期性发展过程中,对商业银行提出一定的要求,需要使商业银行具备资金要素清算的中介业务功能,这是商业银行得以顺利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下,其业务渗透于金融行业的诸多领域,使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业务市场环境不同经济行为主体活动经费。另外,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通过新兴金融业务降低现实金融市场业务交易的金额,同时非对称性交易信息要素也呈现批量发展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中,我国商业银行企业参与基础性金融业务活动必将因为金融业务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丧失部分市场份额。

其次,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对商业银行基础性金融业务造成沉重的打击,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网络信息与传统金融业务得以高度融合,从而互联网金融可以解决金融业务历史发展遗留的诸多弊病,打破商业银行垄断资金支付业务的格局,在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期间通过网络平台大范围构建,让金融业务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并呈现上长的发展趋势。目前,互联网金融业囊括水电费、水费、煤气费的征缴,使大众可以通过在线操作完成各项缴费业务,在线支付金融活动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这是商业银行业务不具备的优势。

最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因其在线收缴支出资金的方式便捷,对商业银行经营收益造成极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经营收益获取渠道是商业银行获取基础性经济收益的主要方式,互联网金融活动削减传统金融服务的中间环节,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以及中间性业务收入,因其在活动资金方面占有优势,对商业银行经济收益造成不小的影响。

四、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提升业务运行效率的途径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下,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作业方式,需要在相关政策发行后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抓住互联网金融发展契机,加快商业银行转型建设速度。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正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领域发生的变化,客观分析金融市场,并在此前提下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在网络平台推出相关金融项目,在网络信息技术加持下提升金融服务交易的便捷性。互联网金融交易额度与商业银行不同,进行大规模资金活动必须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因此商业银行企业盈利方式以及经营模式在短期内不会被动摇,这位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留出充足的建设时间。

其次,需要对理财业务的活动形式进行转变,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由拥有强悍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金融人员负责产业升级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力度,借助双方各自持有的优势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从而可以完成业务创新。另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供给侧结构发展改变,传统金融产业必须以用户体验以及需求为中心,根据其需要为其推送相关服务,并以网络性金融信息业务平台为金融业务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提升各类用户在现代金融业务处理阶段的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通过信息化发展,提升商业银行运行效率。

最后,商业银行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并对客户进行系统分层,根据不同层级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符合不同层级客户的金融产品,通过私人定制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使其拥有良好的服务体验。商业银行还需要改革传统经营模式,采用互联网营销与线下营销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网络平台拓展服务渠道,从而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削减传统无用环节,进而提升其在活动资金方面的优势。另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对信贷业务进行系统的规整,优化基本业务,借此提升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

五、结语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了解其对银行市场结构以及运行效率造成的影响,客观分析商业银行发展进程,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创新金融业务管理模式,推出符合大众需求的金融产品,借此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加快商业行运行效率。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商业银行金融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黑龙江省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