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6 17:39何文霞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2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管理制度融资

何文霞

(身份证号,44058219841213****)

一、资金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资金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可持续性发展,除了核心竞争力以及资源外,更需要靠财务管理作为手段把握企业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而作为财务管理重点之一的资金管理对企业影响重大。企业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应适时根据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资金管理则应及时随之调整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否则调整后的经营策略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无法开展,致使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

(二)资金管理是企业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

资金贯穿企业各个环节,除了经营性资金还有筹资性资金、投资性资金,因此资金管理需具有全面性,若某个环节管控不当,则可能会影响整个企业资金链正常运作,甚至资金链中断,企业破产。

(三)资金管理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运营是否健康

加强资金管理可以提高资金运转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和资金链安全基础上,对闲置资金加以利用,增加资金收益水平。加强资金管理可以减少资金风险,并且良好的资金偿付能力可以向社会传递企业发展良好的信息,提高商业信誉,为企业获取更多资源。

二、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流于形式

部分企业管理者资金管理意识淡薄,企业的资金风险、资金成本未曾重视。因此,企业往往缺乏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和控制无章可依;或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但有章不循,但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随意性大,资金实际使用与计划差距大。此类企业通常在资金使用方面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资金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使资金风险大增、资金成本过高。

(二)资金风险管控存在缺陷

一是资金支付审批流程不严谨。未建立支付审批制度或未按制度执行审批的企业,通常审批流程单一、同一业务审批流程不一致,在紧急支付时,存在总经理一人审批甚至口头审批即付的情况,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风险。

二是融资、投资缺乏项目全过程管控。往往有些企业未按预算执行,为了企业运营、投资项目临时融资,由于融资时间紧急,未做融资方案或融资方案未充分论证,获取融资的成本高,资本结构不合理,融资款缺乏款项用途、进度跟踪,事后未进行分析,使融资项目存在较大风险。在投资项目上,未对投资项目做可行性研究,或为了可行而做可行性研究,未能识别项目投资风险;投资项目未进行过程管理,项目是否按预期完成资金投入和回收,项目进度是否如期,缺乏过程管理可能使项目偏离方向、项目收益未达到预期。

三是决策缺乏有效的信息依据。企业管理者的正确决策依赖于有效的信息来源,一旦信息不全面或错误则影响决策判断,有效的信息来源于信息系统和资金管理人员分析提炼的数据。若企业信息系统不完善,内部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内容不完整,则管理者难以快速准确决策。若企业资金管理人员,战略意识不足,未有资金于战略上的统筹观,只关注局部资金使用,未能做好资金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资金管理决策依据,则影响管理者决策判断。

四是预算管理不到位。预算资金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运营中的资金风险,提升企业效益。仍有企业未建立全面预算或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企业资金的使用无章可循或未按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缺乏统一筹划,企业使用资金随意性大、资金占用不合理,容易造成企业资金冗余、短缺的风险,进而增加临时融资和影响投资可能性,增加资金成本或丧失投资收益的机会。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是企业资金分散。资金分散是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资金分散主要表现在:其一,银行账户多。企业为办理银行业务随意设立银行账户,企业资金分散于各账户中,有限的资金无法有效的利用,使企业资金紧缺,加大企业融资增加资金成本,形成企业资金分散和资金集中管理的矛盾局面。其二,盲目投资。企业管理者如热衷市场热点,则投资项目多,资金分散至各个投资项目,无法集中使用,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企业管理者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管理者是高风险偏好者,企业投资项目多,且未对投资项目做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盲目进行投资行为,致使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收益低,资金使用效率低、风险大。低风险偏好管理者,则银行账户保留大量资金,资金使用率不高,收益低。

三是资金闲置与短缺现象并存。企业资金也会出现闲置与短缺共存的现象,账户资金短缺但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却长期居高不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未做好应收账款和原材料库存的周转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不及时、催收责任不明确,为扩大销售增加营收,未对客户信用情况评估随意赊销,使应收账款金额大、账龄长,甚至出现死账、坏账;原材料大批量采购,未结合生产计划,使原材料大量积压和损坏。其二,未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企业在使用资金时,未能提前做好资金计划、将经营净现金流和投资净现金流相结合、充分考虑企业资金情况,盲目使用,使企业资金充足时未能有效利用,资金短缺时立马融资,大大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健全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实施资金管理的基础,没有资金管理制度,企业实施资金管理等于没有了执行方向和标准。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资金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的意识直接决定了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健全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之前,企业管理者应先树立正确意识,可通过定期组织管理者参加资金管理培训,提升资金管理意识,提高对资金风险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及时发现资金风险并规避风险。

资金管理制度的内容涉及资金使用的全方面,要实施系统性资金管理,则需要一套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支付审批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银行管理制度、大额资金管理制度、融资管理制度,等方面规定。当企业已具有健全资金管理制度,需设立专人监管资金使用是否按制度执行,避免制度流于形式。

(二)加强资金风险管控

一是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和支付管理。企业管理者需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参与到资金管理培训,结合企业战略目标、资金状况合理规划投资项目,结合企业资本结构合理选择融资渠道,按照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资金使用标准,支付流程标准化,使企业按照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员工资金管理意识的宣传,特别是资金管理岗位,选择具有相关从业能力和资金管理意识的人员上岗,时刻保持资金安全敏感性,为管理者及时提供准确客观的资金数据信息和资金分析,做到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全员化,资金管理制度全员执行。

二是加强融资、投资项目管理。融资时,应结合企业发展计划和投资计划做好融资规划,结合企业运营资金、投资资金的净流量测算资金状况做融资决策;若确认融资,应结合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控制企业资产负债率;应拓宽融资渠道,选择安全、成本低的融资方式;同时,企业应加强担保、反担保审批管理。投资时,应选择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投资项目,做好项目调研和分析报告,以效益为核心进行决策,确保资金保值增值;项目实施时,应做好过程管理;项目完成后,完成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做到项目从前期论证到过程控制及效果评审的全过程监督和审计,确保项目投资预期效益实现。

三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企业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个业务和财务信息共享的ERP系统,财务可摆脱繁琐的数据二次加工,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实效性。利用信息化加强存货、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客户信用评价系统,避免不良客户与公司的再次交易,提高资产周转率减少不良资产。利用信息化系统审批,可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审批流程不完整,减少资金支付风险。

四是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全面预算是推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资金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的重要部分,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是预算活动得以持续运转的保障。资金预算应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合理规划战略投资和日常运营所需资金,一旦资金预算得以确定,资金的使用应严格按预算执行,不得随意更改资金用途,并定期做好预算资金分析,资金使用的是否在预算范围内、资金使用效率和合理性分析。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较多采用的是结算中心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如规模较大的符合条件的企业也可采用财务公司的模式。成立结算中心,可进行资金的集中、结算、调拨和运筹,有利于了解资金的存量、流量,通过存量盘活,合理调配成员企业结余资金用于资金短缺企业,实现企业资金效益最大化;成员企业间通过内部网上结算,可减少财务费用,减少资金划拨时间,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二是做好资金存量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定合理现金存量,才能使企业资金效益最大化,减少资金融资成本。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和账款跟踪管理,实行应收账款考核,对客户信用评级管理,避免产生坏账,减少资金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加强存货管理,准确预估生产所需库存量,做好采购和生产计划,降低存货库存量,实行存货量考核,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资金管理关系着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应重视资金管理,正视企业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积极主动寻找解决方案,提高资金管理意识,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风险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资金管理体系,控制企业资金风险、将企业资金效益最大化,从而发挥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管理制度融资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5月重要融资事件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