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操作分析

2020-11-26 17:39王柯岚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2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科目财务会计

王柯岚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卫生体制在进一步的改革和优化,医院的发展及经营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运营管理模式、财务核算、监督管控更加的复杂。原有的财务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医院发展和变革的需要,需要根据医院经营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实现了财务核算体系的重构和优化,更适合当前医院运营管理和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需要。在新制度背景下,医院需要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交替工作,对其有更加全面、充分的解读和认知,以便相关的工作能够高效化、规范化的开展和实施,更好地为医院的财务工作开展和改革发展服务。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财务核算科目的改变

新制度的实施促使医院的财务核算科目发生的一定程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投资使用收益。在核算长期股2.取消了待冲基金科目。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了更加统一的规范,改变了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权责发生制在会计核算中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3.相关工作的开展突出了资产负债类型的科目,如预提费用、待摊费用、预计负债等。

(二)会计核算形式的改变

新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进一步的转变和完善了医院的会计核算形式,具体如下:1.新制度的开展和实施要求医院需要进一步的创新会计核算的模式,相关工作的开展采用“平行记账”模式,统一预算和财务功能。在这一模式下,医院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使用收付实现制进行预算会计的核算。2.新制度的开展和实施转变了医院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理念。如在具体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当中,对医院的收入类科目的设置,将医院的“医疗收入”“科教收入”合并到了“事业收入”科目;对医院的支出类科目的设置,按照支出业务的性质进行分类,则一级科目主要“业务活动费”“单位管理费”科目,按照项目辅助核算,则将医院的盈余类科目划分为“本期盈余”“累计盈余”科目;并根据具体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设置相应的二级科目。

(三)财务报表体系的改变

新制度的开展和实施,促使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发生的一定程度的改变,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相关工作开展的需要,主要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改变:1.新制度的实施,采用了双报表的形式,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的开展生成的是财务会计报表,预算会计相关工作的开展生成的是预算会计报表。这种双报表的形式能使医院经营结果相关的信息,如现金流量、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相关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更完整、详细地提供给信息需求者。2.新制度的实施要求医院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必须披露相关资料、信息,增加附注内容,补充未知信息,以确保报表中的信息更加详细、规范。3.新制度的实施要求医院报表的制作需要适当的公开一些非量化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制作的报表的可利用性、真实性,确保报表的编制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经营和发展。4.新制度采用的“平行记账”的模式,可以使医院的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在同一会计信息系统完整的体现,并根据财务会计工作实施和开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生成财务会计、预算会计报表,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会计信息的使用率。通过这种“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形式的管理方式,在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当中更全面、客观、透明的反映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开展及经营发展中产生的财务信息及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

二、对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几个实务问题的思考

(一)医疗业务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核算

部分医院在其经营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承担着一些科研项目与医学教学任务,这些医院在日常经营和管理的过程当中设置了专门的职能科室,主要负责相关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医院在定义科室类别的时候,将科研教学部单独出来。相关的医疗业务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核算成了医院财务会计的重点。

医院新会计制度中明确的规定,医院的“医疗业务成本”科目主要是用来核算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辅助发生的各项费用。相关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这部分业务活动开展和实施过程当产生的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及其他费用,其中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等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则不包含在内。医院的“管理费用”科目只要是用来核算医院组织、管理医疗、科研、教学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相关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这部分业务活动开展和实施过程当中产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资产折旧(摊销)费、坏账损失及其他费用。

新制度的开展和实施,对医院的科室也进行了明确的划分,相关工作的开展将医院的主要科室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科研教学部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可以将其归结到行政后勤类科室,具体业务活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需要在“管理费用”中进行统一的核算。

(二)专用基金中的资本性支出的核算

“专用基金”科目主要是用来核算医院按照相关的规定设置、提取的具有专门的用途的净资产,例如职工福利基金、医疗风险基金等。就职工福利基金而言,医院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医院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如果发生购置固定资产等资产性的支出,相关会计工作的开展如下: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相关工作的开展在分期计提折旧的时候,相关会计工作的开展借: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贷:累计折旧。

(三)从非预算隶属关系财政部门取得收入的核算

医院新会计制度的开展和实施,要求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用来核算医院按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补助。随着医院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医院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非预算隶属关系的建设经费、拨款,科学准确地对这部分收入进行核算是医院会计核算需要注意的地方。

医院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取得的收入类型多样,如医疗、财政补助、科教项目相关收入及其他收入,“科教项目收入”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医院除财政补助以外的、用于科教项目和相关的业务活动开展的补助收入;“其他收入”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医院医疗、财政补助、科教项目相关收入以外取得的收入,如培训、租金和捐赠收入、投资收益等。

(四)固定资产核算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开展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发生的变化,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准确的把握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相关要求,促使这部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和实施。

新制度下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更加的准确、周密。具体工作的开展取消了“修购基金”科目,增加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而且还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进行了统一的规定,要求在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按年限进行平均,每年定量计算折旧。医院在财务会计工作开展中,更加地重视资产核算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以确保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更加的科学合理。

新制度的实施使医院的负债信息核算更准确,通过科学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进而更加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医院的负债净额,从而使得相关工作开展和实施生成的负债表能更准确、客观的体现医院的负债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医院的经验和运营,做好相关的防范,有效地降低医院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促使医院的运营发展更健康。

新制度的实施促使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更加高效,以便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推进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和开展的过程当中对医院的收入、支出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并将其与预算管理整合,提高了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加大了对医院支出管控的力度。要求在医院内部构建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对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的监督和管控,确保预算的准确、真实性,对预算管理中的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逐层进行管理,降低医院的预算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医院在其运营管理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转变其财务管理制度,调整和优化其会计工作,促使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有效的发挥价值和作用,进而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推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新医院会计制度,确保新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用新制度去规范医院的会计基础工作,统一预算标准,提高医院财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促使财务会计人员对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能够准确地把握新制度实施带来的变化,有效的执行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此外,还需要加强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引导其积极的配合新制度下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核算信息的质量,切实做好基础工作,从而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科目财务会计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