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电企业成本分析及管控措施
——以A公司为例

2020-11-26 17:39臧德兰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化验煤泥燃煤

臧德兰

(山东惠普矸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219)

随着电力改革全面推进,电力上游至电力各产业链乃至用户侧价格仍以计划调控为主导,政府对上网电价还要严格管制。同时,在去产能背景下,煤炭市场正在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煤炭涨价的成本由企业自己来承担,导致其利润空间被压缩。因此火力发电企业迫切需要降本增效,然而目前,电力企业在成本分析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燃煤的采购成本和燃烧成本分析,研究电力企业成本的可控途径和方法。

一、发电企业成本分析的作用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变动情况,查明影响成本变动的各个因素和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本管控。

根据本量利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销量×单价—固定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目前火力发电企业燃煤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左右,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在销量、单价、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预定利润,电力企业就要在变动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煤炭)上,下功夫。因为变动成本属于可控成本,价格对采购部门是可控的;耗用量对生产部门是可控的。通过对比分析法,从燃煤价差和量差形成的两个环节来展开分析。

新形势下,要求财务人员由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实现“业财融合”,财务要细致全面地构建成本分析体系,通过成本分析与管理相结合,让管理者可以把控公司的营运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二、案例公司简介和成本分析与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公司简介及成本管理现状

A公司主要从事煤矸石发电、供热及售电业务,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山东省首家以煤矸石为燃料的地方公用火力发电厂。

为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利用财务成本分析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第一,供应商由原来的中间商,全部改由从煤矿采购,直接降低了采购成本。第二,燃煤化验由原来批量化验,改由一车一化验,保证了煤炭质量关。第三,加强燃煤配比及运行环节的管理,不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对重点耗能设备操作人员加强考核力度。严抓采购和燃运的各个环节,加强内部成本管控,企业利润大幅上升。

(二)案例公司成本分析与管控存在的问题

1.成本分析发挥不了最大价值,不能与业务相结合

当前,发电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分析,但成本分析往往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分析目标不明确,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只能从总体上进行比较分析,不能按成本中可控的变动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很难发现主要成本增减变化的环节和形成原因。不能针对性的制定改进措施,成本管理控制的成效不大。

如果企业领导对财务重视不够,不让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财务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不会主动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成本变化情况,更不会主动去为成本管理提供建议,成本分析和管理控制作用很难相结合,做不到“业财融合”。

2.激励机制力度不够

成本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降本增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会采取一些奖惩措施。但对主要技术骨干以及劳动强度大、责任心强且能控制成本关键点的岗位,其价值体现和付出得不到对等的回报,没有很好地将节约成本与控制者切身利益相联系,奖励力度不够,很难真正调动员工的主观积极性和技术创造性。

三、案例公司成本分析与管控的对策

(一)利用成本分析法,对燃煤价差增加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采购环节是否严把质量关,中间供应商提供的煤质,质量无法保证。最好直接与三家以上煤矿,以竞标方式签订长期采购合同,来取得质优价廉的煤炭。

其次,取样、化验环节是否严格按规定执行,煤质化验结果直接影响燃煤价格的高低。这些重要岗位,要有制衡性,互相监督和制约。

最后,结算环节是否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因为燃煤价格都是依据化验结果来计算的。以煤泥为例,对挥发分指标的约定:3000-3500大卡,标准是22%;2500-3000大卡,标准20%;每低于标准一个百分点,每大卡扣0.002元。对硫份指标的约定:按标准1.5,每超0.1,每大卡扣0.005元。对热值的约定:低于标准热值,每大卡扣0.1元。

根据煤质化验结果计算燃煤单价:

煤泥购入单价 =(低位发热量/4.186×合同约定每大卡价格—各项扣价)

=总价—各项扣价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燃煤价格变化,受煤质成分的影响,也就是煤质决定着价格。所以要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地去管理,查找漏洞,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二)利用成本分析法,对燃煤量差增加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有可能机组老化,维修更换不及时,设备技术保养和改造不到位,运行不经济会造成燃煤的浪费。

其次,运行操作是不是最佳方式,要在运行中探索适合自己炉型及运行工况的燃烧方式。比如:对主蒸汽压力、排烟温度、飞灰可燃物、给水温度、炉膛温度、一二次风的控制等。生产环节的跑、冒、滴、漏现象,也是无形的浪费。控制好燃烧的每个环节,让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热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合理地判断煤耗水平以及最佳安全经济运行状况。

最后,燃煤掺合比至关重要。将发热量较低的煤矸石、煤泥等燃料,与发热量较高的优质煤掺配起来,达到机组锅炉运行所需发热量的燃烧,从而有效降低发电燃煤成本。

下面以煤泥和兰炭为例,来分析燃煤配比的必要性。

“十三五”计划末年,国家加大了燃煤指标压减政策,兰炭不在燃煤指标以内,所以紧跟国家政策的要求,有些企业已用兰炭代替高热值的煤发电。兰炭作为一种清洁煤燃料,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它是一种新型的碳素材料,是经过煤杂质加工后的一种无烟煤,燃烧起来无烟无味,清洁环保。发热量高、硫分很低,能够替代散煤燃烧,是国家指定的新型清洁能源,提倡清洁煤发电,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目的。

煤泥热值3000大卡左右,价格约230元/吨;兰炭热值6000大卡左右,价格约800元/吨。兰炭的热值相当于2倍的煤泥,但是单价是它的3.5倍,所以两者要按比例进行掺烧。先化验出入炉煤的热值,用电子皮带秤计量入炉煤量,按最佳运行工况进行配比燃烧。

把控好燃煤掺合比,找出成本最佳经济运行模式,即满足环保指标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可燃物排放要求,又是最佳燃煤配料方案,是降低发电燃煤成本的关键。

(三)要全程监控,跟踪管理

实现燃煤成本在线全程监控措施,从燃煤采购入厂到地磅计量、煤场管理、取样、化验、上煤配煤、燃烧等各个环节,使各个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当前燃煤信息,指导运行操作人员,看到燃烧中技术参数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采购环节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发电燃煤环节煤耗量,是成本控制的重点,通过操作技术水平和运行参数相结合,来提升设备的内部效益,减少排烟热损失,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四)发挥人力资源效益,实行全面奖惩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人力资源效益

让全厂职工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能深刻意识到“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高度责任感,尽职尽责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广泛开展“严格管理,挖潜降本,增收节支”活动,增强员工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意识,让每个员工都充分意识到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真正形成抓节约挖潜力的良好氛围。以各部门和生产车间为主,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实行人才优化体制,能者上,庸者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效益。

2.制定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实行全面奖惩,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健全管理考核体系,设立成本考核领导小组。年初制定出全年考核计划,根据总体考核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到各项成本考核中,逐级落实到车间、班组和每个人,明确责任,让职工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加大对重要指标的考核,激发职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比如对运行操作人员煤耗量的考核,在发电量和煤质一定的情况下,根据燃煤计划节超的多少,对运行人员耗煤量给予考核奖惩,把成本控制用到发电企业每一个生产流程及管理过程中。有效地促使每个员工都主动地去核算,抓节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五)加大技术更新力度

发电企业必须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对能耗指标进行优化,有效降低发电机组发电煤耗,全面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的效率。企业要紧跟时代步伐,逐步更新原有的技术体系,淘汰落后设备,以提高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锅炉热损失,进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四、结语

节能降耗是每个企业的生存之本。燃煤运行环节,煤耗量多少,直接影响企业成本,是成本控制的核心。根据燃烧情况,找出煤耗量变化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去管理。企业只有通过长期运行探索,用大量统计数据,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适合自身炉型和运行工况的,能降低燃煤发电成本的运行操作流程。并通过对发电企业燃煤成本的分析,指明了燃煤成本降低的途径和方法,使得每个与成本有关的环节,都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控制。深挖节约成本的潜力,狠抓内部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减少了煤炭资源消耗。

猜你喜欢
化验煤泥燃煤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在动力煤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煤质化验中减少误差途径和方法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铁矿石粒度与化验环节的关系探讨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
煤泥分选超净煤的药剂研究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