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心跟党志不移——上杭县旧县镇铁东革命基点村

2020-11-28 09:46钟巨藩
红土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东村游击队下山

◎钟巨藩

铁东革命基地村,位于上杭县旧县河畔。村前的旧县河清波荡漾,逶迤南流;村后的岩下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西南红军游击队重要活动据点之一,是原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开国将军陈茂辉,老红军、上杭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丘鸿辉的故乡。该村东与新坊村红家斜接壤,西与西普陀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区交界,南连白砂镇将军村狮子岽,北临旧县河,离205 国道一桥之隔。距县城20 公里,离旧县集镇5 公里,岩下溪流域是上杭城区第二水源所在地。现在,铁东村是“县级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

土地革命前夕,铁东村有陈、江、丘、邹4 姓,84 户394 人。耕地350 多亩,山林8285 亩。虽然自然条件好,尤其是竹木等山林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大多数村民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卖儿鬻女、妻离子散的现象司空见惯。

1928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蛟洋暴动,给黑暗中的穷苦工农送来了春天的信息,吹响了翻身求解放的号角。这年冬天,铁东村农民陈元洪、陈思钦、陈思明和陈茂辉等到蛟洋造纸。在那里,他们在共产党人的引导下,和其他纸厂工友一起,歃血盟誓,结成秘密协会。各纸厂工友经常保持联系,商量怎样为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斗争。

1929 年3 月,红四军第一次入闽打下长汀县城。4 月间,铁东村的革命先进分子秘密组织成立农民协会,丘鸿辉任会长。丘鸿辉等18 人组成暴动队,秘密搜集红布制臂章,搜集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甚至磨利菜刀,待机举事。夏天,陈茂辉等3 人在村里组成共青团支部,经常秘密开会,发展组织,以备时机成熟参加革命暴动。6 月7日,红四军攻下白砂后,白砂暴动大队长袁干豪带领暴动队伍100 多人来到铁东村策应铁东村暴动。暴动队将早已准备好的红旗打出来,插在村口社岗上,宣布暴动开始。随即暴动队伍浩浩荡荡冲向陈杨基等富豪家打土豪,分了他们的谷子,并杀了他的猪“祭红旗”。铁东暴动队还派出力量参加区里组织的统一行动,到周边区如城郊玉女、新塘等地协助暴动,同时各项苏区建设也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10 月,旧县区成立中共区委和苏维埃政府,同时将包括铁东在内的全区暴动队改编成赤卫队,后又将25-30 岁的男子编入模范营,经常配合红军打仗,赤卫队则留在家乡负责地方治安。1930 年1 月,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除抓好土地分配,组织各种经济合作社,努力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外,还突出抓了扩大红军、坚壁清野工作。铁东村有30 多人参加红军,80 余人参加赤卫队及其他地方工作。在坚壁清野中,由于铁东村离上杭县城较近,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较容易来窜犯,因此,他们一方面将所有粮食、炊事用具、衣物等藏在山中,另一方面协同周边苏区在沿旧县河各高山岽头设传音哨位,当发现敌人从上杭城出发了,各哨口便敲铜钟、铜锣或放土炮,将信号传送过去,使苏区政府和群众做好应对准备。同时还在各关键路口派人站岗放哨,防范敌人进入苏区作祟。为了打破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尤其是对食盐的控制,群众用辣椒和黄硝合起来当盐用,并到敌人统治区采取男人装驼背、妇女装怀孕、双层粪桶等办法将食盐偷偷运到苏区供应军民。

1934 年中央红军长征后,南方进入三年游击战争,由于岩下山山阔窝多,地形复杂。因此,上杭游击大队、杭代县军政委员会下设的岩下山工作团和岩下山工作委员会,新汀杭军政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新汀杭游击大队,杭北游击队和汀河工委等先后在岩下山开展游击战争。这期间铁东村党组织及广大革命群众顶着白色恐怖,和岩下山军政组织鱼水相依,共斗敌人。1935 年4 月,岩下山工委在铁东村设立了一个交通站,由铁东村党支部书记丘鸿辉兼任站长,负责沟通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筹集粮食等物资接济游击队。此后,铁东党支部和交通站主动沟通了兰田、横塅、新坊、白玉塅等周边乡村党的秘密组织的联系,采取隐蔽、灵活的策略与敌斗争。

铁东村群众从物资上大力支持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复辟后,尽管他们在许多墙壁上涂上标语,在各种场合大肆叫嚣:“运粮者杀”,企图切断游击队的供给来源,但群众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源源不断为游击队筹办和运送粮食等物资,使游击队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据统计,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坚持较长时间支持游击队的接头户有陈元霖、陈元洪、周六寿姑、孔可金、江书升、丘发荣、邹树槐等20 余户。短期的则更多。他们除自己勒紧裤带为游击队省出粮食外,还筹集资金到县城等地购买。

铁东的群众还为游击队通风报信保安全。铁东村位于岩下山的水口,是进出岩下山的门户。敌人对岩下山游击队的行动一般都要经过铁东村。因此,铁东群众凭借本地人路径熟、反应快的优势,曾多次在敌人窜犯岩下山时提前派人赶往游击队驻地通风报信,使游击队安全转移。如有一次,国民党军83 师组织三四十个便衣队到岩下山搜山。铁东人民发现敌人动态后,恐游击队有失,但又不便由大人出发去报信,随即吩咐陈培育等3 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孩子假装抓鱼沿岩下山溪迅速赶往游击队驻地七姑礤报信。回来时在一个地名叫新厂里的地方碰上敌兵。敌兵气势汹汹,大声喝问:“小土匪,红军在哪里讲我知,不讲枪毙你!”陈培春回答说:“我们是抓鱼的,唔晓得红军……”话音未落,敌兵就把枪往他们身上乱舂,企图以暴力威逼孩子们讲出实情,但孩子们始终未改口。

铁东的群众配合游击队惩奸除恶。本村人陈康谦原来参加革命工作,后叛变革命并当上旧县区民团区队长,经常冒充游击队抢劫旧县河过往商船,敲诈勒索群众,强奸妇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铁东村后原有一片便于游击队隐蔽活动的树林,他指示民团把树林砍光。尤其是1936 年陈茂辉回岩下山一带领导杭北游击队活动期间,陈康谦派人在陈茂辉家附近转来转去侦察,欲待陈茂辉回家时将他捉拿。一天晚上,陈茂辉果然回家了,被陈康谦发现后,即安排民团围捕。幸喜陈茂辉勇猛破窗而出,得以走脱。鉴于陈康谦恶贯满盈,陈茂辉决定除掉这个变色蜥蜴。铁东群众积极配合游击队行动,顺利捕杀了陈康谦。此外,在岩下山的游击队到麻坝抓地主陈昌荣筹款,到扁山、碧沙坑等地打土豪的行动中,铁东村群众陈元恩、陈思钦、江书声等都曾加入游击队的行动小组一起配合行动。

三年游击战争中,敌人为了困死、饿死岩下山红军游击队,采取了种种残酷毒辣手段企图堵死铁东群众对游击队的支持。如先后烧毁铁东群众房屋20 多间、纸厂43座,砍光村后山上的原始森林,在村子周围筑起五六个碉堡,强迫铁东群众几次移民到铁北村。特别是在强迫居住在岩下山里的七八户铁东人移民时,老人陈文康因不肯离开而被活活烧死在房子中。但是,铁东人民已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共产党是广大劳苦大众的希望和救星,只有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才有光明前途和出路。他们说:“经过五六年共产,有什么好处大家都晓得,跳火坑也要革命。”因此,他们一直坚定不移地为游击队提供支持,团结在党支部和游击队周围与敌人作斗争。1936 年10 月19 日,在邻村叛徒林某的指引下,国民党83 师包围铁东村,把全村群众赶到村中坪里集中,当场抓走接头户、革命群众江良能、江良德、阙春凤、曾富秀、陈满娣、陈育娣、丘六莲、周六寿姑、江秉镜等人,还恶狠狠地说:“你们支持赤匪,是土匪村!要用机枪来扫……”敌人对被抓走的9 个人施以捆绑吊打种种刑罚,要他们供出村里还有谁是共产党员、接头户和游击队的活动情况。但他们都视死如归,无一人让敌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江良能、江良德、阙春凤、曾富秀4 人惨遭敌人杀害。江良能在上杭县城监狱被敌人推出到西郊场行刑,经过大街时,还张着被敌人打得满口流血的嘴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阙春凤是已牺牲的赤卫队员丘桂攀的遗孀,她的丈夫丘桂攀于1930 年3 月参加赤卫队,11 月在长汀水口对敌作战中殉难。丈夫牺牲后阙春凤继承丈夫遗志,继续追随共产党,当好红军游击队交通员。这次被捕时,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但她坚贞不屈,义无反顾,从容就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铁东村先后共有48 人为革命牺牲或病故,其中有16人被评为革命烈士。一家有夫妻烈士2 对,分别是江良汉、陈禄香,丘桂攀、阙春凤两对夫妻;兄弟烈士一双,他们是陈康泰、陈康毓兄弟。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铁东村人民为革命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1953 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该村为革命基点村,为该村因受敌摧残无房居住的群众建新房20 多间,并帮该村建小学校舍一座。以后又多次支持该村开发各项生产建设项目,如修建“红岩渠道”等。1958 年上级拨出专款在岩下山山口建起一座由陈茂辉将军题写亭碑的“革命纪念亭”,旨在让世人和后代永远缅怀先烈业绩,把革命传统发扬光大。1987 年新建铁东大桥,从此告别“隔河千里”摆渡出行困难的历史。新建铁东小学,使孩子们有舒适、安全的读书场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铁东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状况都得到很大改善。硬化并拓宽环村大道,新建小溪背段将军大道和将军桥,新建防洪堤200 多米,修复水陂头二座,修复标准化渠道1200 多米,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新建革命纪念公园,2013 年12 月将建于1958 年记载着岩下山游击区的光荣历史的马坑凉亭——革命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碑迁移到革命纪念公园,2014 年修缮了陈茂辉将军故居,极大地丰富了铁东村的红色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东村游击队下山
胖虎下山
双下山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小猴下山
下山的路
理发
指挥员
水东村建设生态文明村
两个山村的故事
青山忠魂——父亲刘流与西山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