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

2020-12-04 09:57鸿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

李 鸿

(大连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中华文明源于本土、起于多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一脉相承且延绵至今的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植根中国历史传统,不仅具有多元一体的丰厚遗产和巨大优势,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即中华民族特有的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这种文化基因已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意识信仰、道德情感、价值理念和共有精神家园中,也为当今中国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及内生动力。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的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代表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1.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集中体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层的认同就是文化认同。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中,从“五方之民”共天下到几次民族大融合,从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到康乾盛世,各民族经过分合凝聚和交往交流交融,绘就了一幅幅纵横交错、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从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实现了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转变,从而铸就了“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辉煌篇章。

中华文明史的长期演进,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在各民族的生产方式、衣食住行、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制度规约、历史遗迹、文学艺术、文物典籍、道德礼仪、工艺建筑等各个方面。各民族文化兼容并包、交相辉映、历久弥新,所形成的代表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的集中体现,其特质与禀赋已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2]。数千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交流融合中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培育着共同的精神,并通过交融、聚合、凝练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我们这个领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有一个长期发展形成的过程,有从小到大、从单一民族到多民族的发展过程。表现在政治上的这个过程,是基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基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日益接近、互相吸收和融合”[3]。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生产生活方式相互融通,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等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文化类型。同时,由于各民族人口迁徙并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通婚、联姻和血脉交融又使各民族情感上相互亲近,促使民族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文化认同意识不断加深,历史上的胡服骑射、茶马互市、唐蕃古道、丝绸之路、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就是生动的写照。近代以后,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同仇敌忾,为争取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在百年抗争中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在此过程中自觉凝聚成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概言之,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基本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的特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具有与生俱来的共生特征、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特质。

1.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具有与生俱来的共生特征

文化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原本是生物的演化机制,但它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生物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共生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自然和社会处在一个共生系统中,各种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共生的规律演进。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大陆,东、南为海洋和热带丛林,西、北为山脉和沙漠,中华民族及其先民自古以来就在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生态系统中繁衍生息。笔者认为,在这一地理环境中生活的各民族也共生于同一个文化生态系统中,所创造的文明形态自然包含着共有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具有共生性、整体性和延续性,而且具有多样性、同一性和互补性。中华民族自秦汉以后逐渐形成,在多元文明的整合中逐步构建了独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体系,从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呈现出与生俱来的共生特征。

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东部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具有原生性、可信性、整体性、连续性和先进性等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隔阻,是靠文化思想和文字纽带维系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各民族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创造的中华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并一直延续下来,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经过5000多年的迁徙、演化和融合,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4]。无论从文字记载、考古发掘还是实物见证来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自身文化基因不断传承和生长壮大的结晶。例如,我国北方各民族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开始显现出采集渔猎、草原游牧、农耕稻作等多种经济文化类型,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存就是明证。各个民族群体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其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才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类型。然而渔猎、游牧、农耕经济文化并非孤立地发展,三种经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部分交错或重叠,渔猎兼事畜牧、畜牧兼事农耕等,是各民族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只有单一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正是这种互补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文化联系,才造就了中华民族和谐共生的优秀传统文化。

2.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

在几千年的历史嬗变中,中华民族在交融汇聚中从多元合为一体,从自在走向自觉,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1]。中华文化基因中这种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兼收并蓄,二是中华文化和域外文化之间的包容互鉴,这两个方面均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包容特性。

其一,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汉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基于中国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情,源于各族人民在兼收并蓄中的共同创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认同感和向心力。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拥有极为丰厚、各具特色的多样性文化资源。至2017年,中国入选 “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项目共52项,其中民族地区有16项,占项目总数的31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39项,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4项,占项目总数的 36%,包括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格萨尔》史诗、侗族大歌、甘肃花儿、新疆《玛纳斯》史诗、蒙古族呼麦、青海热贡艺术、藏戏、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麦西热甫、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等[5]。因此,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基因中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就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传统。

其二,中华文化和域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既是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包容特性的题中之义,也是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的重要途径。人类社会始终和文明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差异性相生相伴,文化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多样的文明和多元的文化只有相互借鉴、相互包容,才能构成一个异彩纷呈、和而不同的世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只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同世界其他文明广泛交流,并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吸收其他文明中的积极成分,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汲取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活力。例如,位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及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均以集各时期建筑、壁画、彩塑、石刻艺术为一体的佛教造像艺术著称于世,并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三大石窟是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典范,是中原文化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融合的艺术巅峰之作,也是中华文化和域外文化包容互鉴的硕果。再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中华文明也汲取了其他先进文明的养分,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正是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形成了开放体系。

3.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特质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表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创新发展,这是文明得以永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创造、创新并与时代偕行,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固有的特质和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6]。古代中国这些辉煌文明成就及体现出的创造特质,不仅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增添了不竭动力,而且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进步,特别是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只要坚守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中国就一定能成为具有强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强国。

三、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的路径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要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内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这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和丰厚的思想滋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五个认同”所强调的中华文化认同和“四个正确观念”所强调的文化观,之所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着长远和根本性的影响,是由于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认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和丰厚的思想滋养;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认同,对坚定文化自信,广泛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至关重要;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认同,还要求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主动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创新,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使中华文化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多变、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分裂中国并针对中国部分地区不断进行思想渗透的背景下,我们尤需深化对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内涵和实践途径的认识。

2.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需要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从历史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事实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为治国理政提供着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各民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散发着恒久的魅力,并在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等诸多领域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从文化传承的视角看,创造性转化的内涵是对“传统”认同基础上的现代转型,在传承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服务现实社会;从文化创新的视角看,其意义在于尊重传统基础上实现文化的提升和超越。应“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9]一方面,要通过实施一系列整体性保护措施,明确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支撑和引领文化传承创新,实施“互联网+中华文化”行动,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激活”传统文化并使之实现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水平。

3.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既要立足国内,也要开拓国际视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人类社会发展优秀成果,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联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10]。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使本土化、有特色、可共享的文化资源走出去,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也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要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物质生活的需要,也要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实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必须不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法治基础。其中,传承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认同,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