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语言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0-12-04 09:57胡艳霞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中华文化共同体

胡艳霞

(大连民族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当前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主基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国务院的相关文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的阐释和解读,逐步确立、强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民族研究工作中的地位。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及研究过程中,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语言文化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语言文化是构成民族的要素

1.语言文化是是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社会现象,其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从先秦时期的“五方之民”(中原与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发展到到近代的“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再到20世纪之后中国开始大量出现与民族有关的词汇,族类群体的划分形式也在逐步稳固和发展。1913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斯大林关于“民族”概念的阐释,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体系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确定群体归属,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科研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足迹遍布各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大普查,并根据客观的民族特征(包括共同的语言文化等特征)和主观的民族意愿(名从主人),结合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对中国的民族进行科学认定,最终确定了中国的56个民族。之后,随着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理论体系的逐渐发展和完善,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在2005年5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把新时期中国“民族”的概念阐释为“民族是形成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其中宗教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得出的关于“民族”概念内涵科学的理论阐释,为构建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以上从民族的构成要素来看,共同的语言文化特征始终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的民族识别,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语言文化的同一性原则;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中关于民族内涵的理论阐述,其中的六个要素也包含了语言和文化。语言文化作为民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标志,对民族这一稳定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民族语言文字调查和语保工程

中国55个少数民族,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共有130种语言,从语言使用情况来看,既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的情况,也有多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的现象存在;从文字的使用情况来看,共有22个民族使用28种文字,包括由政府帮助创制或改进的壮、布依、苗等12个民族使用的16种文字。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由国家部委牵头组织了全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摸清了“家底儿”,出版了部分民族语言概况和语言简志,为制定相应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部分科研人员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并根据调查资料绘制了《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少数民族部分的内容。1999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十一个部委联合组成领导小组对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了语言国情调查(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调查)。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在2015年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语保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展工作。目前,一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调研点涵盖中国56个民族使用的130种语言的360个方言或土语,取得了系列成果。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民族语言调查,为国家实施语言文字、文化政策提供了依据。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之道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1.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整体,每个民族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3],各民族文化的延续力、多样性与包容性,构成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根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发展,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如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对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多元一体”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概括,蕴涵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意。习近平指出 :“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3]7汉族与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中原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交往交融,促使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如北京话中的“儿”化音就来源于满语,东北方言中有很多满语的底层遗存等,就是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上交流、交往、交融的结果。“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3]5,中国56个民族有着对共同的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之道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之道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而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语言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文化认同的重要性。2019年9月,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论述:“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3]5-10。

目前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其中,共同繁荣发展,就包括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18年9月,中国政府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以“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为主题的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并于2019年初正式发布大会的标志性成果《岳麓宣言》,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永久性文件,传递了中国声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中,“五个认同”要素之一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们要在“五个认同”基础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相关文件、地方文件颁布实施,在民族语言的使用功能、使用范围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中国多语种多语言的环境中,语言的使用可以从官方语言、通用语言和一般语言等三个层级来考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正确看待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及双语教育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少数民族除了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之外,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在使用着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因此,针对少数民族来说,双语教学的真正含义就是指学习者同时学习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除掌握母语以外掌握另外一种本地或国家通用的语言(汉语言),并能够将其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当中的活动。”[4]中国的民族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兼用汉语,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既是保护民族语言文字的需要,也是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更是保障国家语言文化信息安全的需要。“民汉双语教育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增进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境安全、保护文化安全、服务社会安全、加强信息安全的需要,同时也具有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多重功能。”[5]只有处理好民族语言和通用语言的关系,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化认同基础。

“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包括了语言文化的认同。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选择一种社会功能广泛的通用语言文字,符合国情,也是大势所趋。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可以从语言扶贫角度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可以为民族地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家通用语言承载着56个民族的文化,是56个民族沟通的桥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3]10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制定出台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创新和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教育部、国家语委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推普脱贫攻坚行动”为契机,将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推动着民族语言文字事业不断发展。要在民族地区坚定不移地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强双语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努力。

综上,从语言文化认同角度,探讨语言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可以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内涵认同和核心价值观认同,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基础,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语言文化扶贫及“一带一路”政策等国家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中华文化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语言文字规范 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