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能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0-12-04 13:45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运动量跳绳体能训练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幼儿园 赵 乐

规则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形成遵守规则的能力;生活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促使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并引领幼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领略丰富的艺术形式,并促使幼儿在课堂中受到美的熏陶。但是,上述教育内容都是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体能教育和培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幼儿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班级中幼儿的体能基础,并借助多样化、丰富化的教育引导形式帮助幼儿参与到体能训练过程中,进而有效促进幼儿实现体能素养的提升和完善。

一、游戏化的幼儿体能教育

在幼儿体能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借助游戏化的体能教育形式引领幼儿投入体育活动实践过程中,并借助游戏化体育活动的实施有效减少幼儿的体育活动参与畏难情绪,促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逐步实现运动能力和运动素养的提升。同时,当教师借助游戏的外壳实施体能教育时,幼儿将会主动参与其中,并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实现运动能力和个人体能的精进。

例如:我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借助动物角色模仿游戏,邀请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针对小兔子小青蛙小螃蟹等动物的模仿实施游戏化体能活动参与,并借助教育演示促使幼儿有效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特点,引领幼儿在认知游戏动作的同时实现运动技巧的掌握,进而高效投入体能训练中。在“小兔子”角色模仿中,幼儿将两只手放在头顶,借助原地蹦跳的形式进行小兔子动作的模仿,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原地跳跃能力的训练;在“小青蛙”角色模仿中,我引领幼儿借助蛙跳基本动作的认知和学习实现连续跳跃能力的训练,并借此提升幼儿的跳跃能力;在“小螃蟹”角色模仿的实施过程中,我请幼儿半蹲、横着走,并借此训练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最终,幼儿在我的引导和游戏化教育实施过程中感受到了体能训练的趣味性,并积极参与其中,切实帮助幼儿实现了个人运动能力和体能的提升和进步。可见,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幼儿的体能,需要从趣味化教育实施入手,借助好玩儿的体育运动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运动参与积极性,进而逐步提升幼儿的个人体能。

二、针对性的体育素质训练

当教师在培养幼儿的个人体能时,往往会发现班级中幼儿具有体能差异。因此,教师就需要结合幼儿的基本体能实施针对性训练。针对性体育素质训练能够帮助教师更详细地了解幼儿的个人体能素养,并借助符合其体育素质的运动强度实施引导,进而帮助幼儿在运动实践中有效实现运动能力和个人体能的提升。同时,这种针对性教育活动的实施能够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教育关怀,并能更积极、更认真地参与体能训练。

例如:我在体能教育实施过程中发现,班级中有五位幼儿对于正在进行的跳绳运动尚未掌握。基于此,在为班级中的幼儿制定体能训练项目时,要求其他幼儿自主跳绳20 个,并要求这五位幼儿跟随教师进行针对性体育素质训练。我从跳绳的姿势讲述开始,再一次带领幼儿进行跳绳体育活动学习,并借助动作的细致分析帮助幼儿了解其跳绳运动失败的原因,促使五位幼儿都在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跳绳运动的方法和技巧,进而促使幼儿逐步在针对性运动训练和引导下实现跳绳项目体育技巧的掌握。最终,这五位幼儿在我的引导下实现了跳绳运动技巧的认知和掌握,并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中切实实现了体育素质和个人体能的提升。

三、运动量的科学设定

教师需要根据教育数据的分析有效了解班级中幼儿一天当中需要的运动量,并结合班级中幼儿的当天状态,适当为幼儿安排运动教育计划,进而保证幼儿在每一天的运动参与中逐步实现个人运动能力和体能的提升。同时,运动量的合理规划也是“幼本理念”的教育体现:教师需要在尊重幼儿运动素质和体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设定运动量,并据此带领幼儿参与到幼儿园的运动和体能训练中。

例如:我在教育实践中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教育文献,并针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不同的运动需求和体能培养特点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进而制订出一系列符合不同年龄特征幼儿的运动量训练安排:首先,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幼儿都需要进行每日早操的活动训练;其次,在一天当中利用30 分钟时间安排小班进行游戏运动、中班进行基础运动训练、大班进行器械运动训练;最后,在午间睡醒后带领中班、大班的幼儿参与20 分钟左右的集体操、慢跑等趣味化的运动训练。经过一段时间不同班别运动量计划的科学设定与安排,我与其他教师均发现幼儿的运动专注度显著提升,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在运动参与中收获成就感。此外,幼儿还在符合其运动素质的运动参与中切实实现了运动能力和个人体能的提升和完善。可见,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幼儿的个人体能,需要遵循幼儿成长发育阶段的特点和运动量需求,并借助日常体育活动保障幼儿的每日运动量,促使幼儿在运动中实现成长和进步,实现体能素养的完善。

四、日常性的体能检测打卡

幼儿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园共育,幼儿体能训练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积极利用日常性体能测试打卡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并借此建立家长对体能教育的正确认知,进而鼓励家长借助日常的体能检测打卡来检验幼儿的体能提升情况,以便教师、家长都及时、有效地掌握幼儿的个人体能进步状况。

例如我要求家长帮助幼儿在每周的周一和周五进行体能检测打卡活动,打卡活动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25 米跑时间测评;其次是吊杆时长测评。这两项体能检测打卡活动都可以以家长拍摄小视频、幼儿进行运动展示的形式加以完成,而我也可以借助家长发放在班级群中的小视频直观了解幼儿的体能进步状况。家长发放在群中的视频时长显示,幼儿的个人体能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运动能力也在不断进步。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本人,都在这种日常性的体能检测打卡活动参与中实现了运动和体能训练意识的提升和强化。最终,幼儿将会在家园合力的体能训练和培养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幼儿的体能,需要借助游戏化体能教育的实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并引领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建立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在后续的体能训练中都可以积极参与、认真实践;借助针对性体能训练对班级中幼儿的薄弱运动能力加以培养,并促使幼儿在针对性训练中减少运动参与的畏难情绪,促使幼儿在体验中建立运动兴趣、实现体能提升;结合幼儿的年龄和体能科学设定运动量,以期保证每一位幼儿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运动量,在健康范围内实现体能的有效训练;借助日常性的体能检测打卡活动呼吁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共同针对幼儿的体能实施训练和提升。相信幼儿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多元化体能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定可以激发幼儿的运动参与积极性,并切实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提升幼儿的个人体能与体质,进而将幼儿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

猜你喜欢
运动量跳绳体能训练
大树的日常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学跳绳
跳绳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NO.10 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