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理路与当代意义

2020-12-04 13:16
大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空想恩格斯共产主义

王 琴

(1.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02)

每一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孕育而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是在具体的实践当中通过批评与建构从而凝结的理论产物和实践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强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在当下中国现阶段的展望和体现是致力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继续推进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应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理路和内在逻辑,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强调与各种错误思潮划清界限,从而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接续奋斗。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以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

(一)粗陋的共产主义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真正的社会历史形态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紧密相连。产业革命催生了一个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此同时诞生了一个被剥削阶级即无产阶级。最初以代表无产阶级现实诉求的共产主义思想应运而生,马克思把这种共产主义的最初形式称为“粗陋的共产主义”。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法国的巴贝夫、卡贝、德萨米和英国的欧文与德国的魏特林是粗陋的共产主义代表,他们的思想和学说从不同的维度出发,但是最终问题的矛头都指向私有财产。

从某种程度上说,私有财产表面上看凸显了其社会罪恶的一面,按道理是对现实持否定态度的人都应该加入反对私有财产的队伍。正如蒲鲁东曾说“财产就是盗窃”。马克思指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最初,对私有财产只是从它的客体方面来考察,但是劳动仍然被看成它的本质。因此,它的存在形式就是‘本身’应被消灭的资本。或者,劳动的特殊方式,即划一的、分散的因而是不自由的劳动,被理解为私有财产的有害性的根源,理解为私有财产同人相异化的存在的根源——傅里叶,他和重农学派一样,也把农业劳动看成至少是最好的劳动,而圣西门则相反,他把工业劳动本身说成本质,因此他渴望工业家独占统治,渴望改善工人状况。最后,共产主义是被扬弃了的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起先它是作为普遍的私有财产出现的。”〔1〕所以粗陋的共产主义者认为,私有财产是罪恶的根源,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个人财产,从而才能实现土地公有、共同生产、平均分配,营造一个平等的社会。

(二)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他们从不同的维度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揭露,以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设想和探讨,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参考的理论基础。然而在马克思、恩格斯形成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以前,不仅需要与行行色色的粗陋共产主义划清界限,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吸收也成为必要。因此对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即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里叶派,这两个流派都已经降到纯粹宗派的地位,并在逐渐走向灭亡;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庸医……但它却接触到了最主要之点,并且在工人阶级当中已经强大到足以形成空想共产主义,在法国有卡贝的共产主义,在德国有魏特林的共产主义。”〔2〕13-14可以说要深入地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离不开对空想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把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关节点。相比粗陋的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高明之处在于已经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实际,其中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是以往一切共产主义学说未能企及的,特别是强调平均和禁欲的粗陋共产主义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恩格斯的重要篇目《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及历史贡献的阐发,通过批判、继承和发展,从此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一道发出闪耀的思想光芒,揭示了共产主义的本真。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个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无疑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可以说正是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内的拨乱反正,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迈出关键性一步,至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前面多了一个前缀“科学”。

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考察与思想阐发

社会主义发展的五百年历程中,曾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和社会主义运动受挫的两重打击。面对各种“共产主义渺茫论”的信念危机猜想,正本清源、回归马克思经典文本,或许才是正确理解和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本真的有效路径。

(一)萌芽阶段

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莱茵报》时期,虽然共产主义还不能称其为共产主义思想,但是纵观这一阶段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发现马克思胸怀共产主义的理想,并为此付诸于具体社会实践的勇气和信心。马克思在撰写博士论文时,以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就原子运动的不同方式进行对比,阐发了原子偏斜的可能,或许在当时看来是离经叛道的表现,但是马克思关于原子偏斜的自由意志思想的阐发已经显露出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萌芽。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曾一度认为“共产主义”只是一种抽象的教条,并对当时有空想性质的共产主义流派持否定态度。随着参与实践的深入,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思想发生了转变,并逐步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二)初步形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历史一直在私有财产中运行的秘密。马克思通过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继而批判吸取其思想精华,标志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由于当时粗陋的共产主义把焦点聚焦财产,陷入对私有财产的猛烈抨击,马克思异于前者的一方面在于超越了对私有财产的肤浅认识和判断,为克服以往各派的局限性和片面化,发现了人的异化劳动本质,揭示了共产主义将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表现为向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回归,《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最初表达为之后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以往哲学信仰的彻底清算,展开了与青年黑格尔派、形形色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彻底清算,实现了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彻底分离,终究向人的本性的复归和实现迈进。《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与此前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同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的经济事实,以客观的现实生产、生活活动为出发点,科学共产主义思想最终得以论证。

(三)系统阐发

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同盟委托,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的出版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昭示着共产主义思想走向成熟。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阐发了共产主义思想,如“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3。“共产党人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2〕44。“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2〕45。《宣言》中大量经典论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客观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与各种流派划清界限的基础上为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成熟发展和系统阐发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观照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中建构了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然而对任何理论的探讨都不仅仅囿于基本概念、范畴和思想史的阐释,而更多的是为了观照现实。在西方,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不是教条的理论,可以说既是批判的武器也是武器的批判,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实践经验。同样,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认真梳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在方向引领、方法导向和精神支撑等维度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续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优于其他社会思潮的方面在于以彻底的批判精神实现了科学理论的彻底性,从而能够实现以共产主义思想来塑造人民信仰的艰巨任务。当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价值多元化与主流价值观念的碰撞激烈,西方国家依托业已形成的经济优势,从过去的显性的意识形态渗透到隐性的意识形态渗透转变。同时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趁虚而入,西方敌对势力没有一刻停止对中国的“西化”和“分化”。

面对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威胁,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防范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势必要强调以彻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进行到底,揭露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和反动本质,以毫不妥协的彻底革命批判精神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作坚决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认真学习和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扫除各种错误观念和社会思潮,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布局,从而提高共产主义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历史的经验教训昭示必须坚守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清错误思潮的真实本质、旗帜鲜明地划清界限,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二)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方法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绝不是教条的理论呈现,马克思、恩格斯一贯主张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在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就是方法”〔4〕,暂且不谈卢卡奇在相关论述中的某些观点正确与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若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重视这种方法,则是非常危险、不得要领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不仅是革命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也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续发展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精神实质,高度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合理、有效地掌握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恰当运用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但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原则却是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因此当我们面对今天共产主义实践时更多的是强调其思想精神的继承和发挥,而不是教条地设计某种具体的共产主义实践步骤。

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原则,必须明确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没有提供任何现成的教条,而是为后续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探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一方面要弄清楚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没有终点,共产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发展只是后续发展的起点;另一方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坚持立足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

(三)凝聚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精神力量

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以及其剥削的实质决定了资本主义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43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不可避免的是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取代。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不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要正确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而奋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6〕

与此同时,面对“共产主义渺茫论”等错误导向,中国共产党唯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方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7〕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中国共产党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至于在各种关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且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从而才能指导中国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就,为实现共产主义积蓄力量。历史不断地向前推进,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追求,一刻也不能漠视共产主义的阶段性和接续性发展,唯有在前进的道路中沿着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引不断前行。历史使命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接力相传,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需要不同的使命担当。但是,毫无例外的是需要牢牢把握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从而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发展。一方面从理论认识层面,务必认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客观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接续性,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忌任何盲目冒进和消极懈怠;另一方面从实践探索层面,务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积极踊跃敢为先锋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恪尽职守完成每一项工作部署,切实凝聚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而前进。

猜你喜欢
空想恩格斯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阐释
规划人生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警惕“空想”
小老虎种花
警惕“空想”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高高举起共产主义旗帜
——理直气壮地回击抹黑、诋毁、妖魔化共产主义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