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东“水南”

2020-12-06 10:34戴月林
党史纵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伪军办事处工委

戴月林

抗战初期的苏皖两省交界处,有一块特殊的地段,当地人称之为“水南”。它北临高邮湖,南涉天(长)扬(州)公路,东连扬州西北的公道桥、邵伯湖畔,西面毗连天长县城,辖旧制安徽省天长县第二区和江苏省高邮县第七区两个行政区(大部分为今天长市地域)。这里是一个东西向狭长的水网地带,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约有10万人口,1942年前为敌占区,日伪军曾统治这里约3年多。

1941年春,中共皖东津浦路东区党委(简称中共路东区党委)为适应对日伪斗争的需要,决定采用开辟日伪占领区为我方工作区的过渡方法,参照建立“同情区”的一系列做法,以“先求立足,再求发展”的具体形式开辟“水南”地区,团结和争取地方实力派,发展壮大抗日武装,为扩大路东抗日根据地和建立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打开对敌抗日的突破口

1937年7月,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12月22日日军从扬州首犯天长,国民党天长县政府逃离县城,藏匿于铜城镇一带,天长全境处于无政府状态。1938年12月,日军再犯天长,天长县城沦陷,“水南”地区的大片领地亦被日军占领。

日军占领“水南”后,一面大力扶植土豪劣绅建立伪区、乡、保政权,一面收编国民党军队的散兵游勇、当地的地痞流氓组建伪军武装。一时间,高邮湖上的湖匪、陆地上的恶霸、社会上的无赖,纷纷汇聚“水南”。至1940年初,这些人逐渐在“水南”地区形成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并美其名为“自卫团”“护路团”“爱国团”等,实际上全部是巧立名目的汉奸组织。日伪军相互勾联,设防严密,镇压人民群众的抗日活动,日伪控制下的“水南”地区,一片白色恐怖。

由于“水南”伪化时间较久,境内湖河港汊众多,复杂的环境给新四军主力部队的活动带来诸多困难。1941年1月,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四团曾几次进入“水南”的王桥、小河口一带活动。但由于伪自卫团等在暗地里打冷枪,沿途鸣锣报警,多方阻挠,部队最终未能在“水南”立足。

1941年春,中共路东区党委指示中共天长县委派出精锐武装,深入“水南”地区开展“同情区”工作。所谓“同情区”工作,即在抗日根据地边缘的日伪军占领区设置一个缓冲地带,不公开刺激日军,建立“两面派”政权,组织秘密武装活动,最终达到转“两面”为“一面”,即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服务的目的。早在1940年4月,天长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中共天长县委就意识到“水南”地区的重要性,曾设立东北特区办事处,任命俞唤民、胡长义为正副主任,在天长县第二区开展开辟“水南”工作。不久,天长县委又增配干部,加强该区的领导力量,并于1941年春建立天长县第二区区委和区公署,天长县第二区兼领开辟“水南”事务,任命严俊超(史鸣)为区委书记,俞唤民为区长,董筱川为副区长,王见宗为区大队大队长,胡长义为区大队副大队长。第二区建立后,先开辟小关、蒲塘、窦河、汀溪(今天长市万寿镇马汊河村)4个乡,其后又开辟了东丫镇、芦龙乡、小河口乡、万寿庵乡等。天长县第二区的发展壮大,为中共武装力量进一步深入“水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礎。

为进一步打开“水南”开辟工作的局面,严俊超、俞唤民、董筱川等人通过多种途径,深入“水南”与各种社会力量进行联系。他们走访爱国人士、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了解敌情与社会情况,向各阶层人士宣传共产党和新四军在这一地区的政策,努力为新四军进入“水南”地区创造条件。王桥镇有个地方士绅名叫王九洲,在当地颇有声望,抗日较有决心。负责开辟工作的同志就因势利导,激发他爱国抗日的积极性。王九洲在伪政权下级人员中很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常指挥伪职人员为新四军工作,也曾亲自向新四军提供日伪的重要军事情报。1941年底,路东地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严俊超、董筱川等人利用此契机,组成“水南”代表团列席参议会,会后还带领代表团成员王九洲、曹和泉(开明士绅)等人参观路东中心区建设。代表们回到“水南”后,逢人便讲,广泛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

1942年春,中共路东区党委书记刘顺元,身着便衣,到“水南”地区汀溪乡了解情况,并与王九洲会面交谈。刘顺元的这次公开出面,对“水南”地区的抗日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在“水南”存在着颇有影响的两条“龙”:一个是天山乡的伪自卫团长龙连山,日军到“水南”后,他卖身投靠,成了当地的坐山虎,人称“天龙”;另一个是新义乡的伪自卫团长赵德龙,他凭借日伪势力胡作非为、草菅人命,人称“地龙”。这两个地方实力派把持的伪自卫团控制了近500支枪。他们平时的言行和对新四军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水南”地区其他地方实力派的态度。严俊超、董筱川等人掌握这些情况后,一面向上级党委汇报,一面分头做两条“龙”的思想工作,晓以民族大义,指明前途,化阻力为助力,以期使他们为我所用。

1942年春夏之交,路东联防司令部主力部队夜袭仁和集日伪军据点,全歼伪警察所,缴获步枪几十支,同时将赵德龙家属带至后方。另一路,高邮县大队经水路袭击菱塘桥伪第七区区公所,亦获得胜利。利用此次战斗胜利的影响,中共开辟工作人员抓紧时机,向“两条龙”展开政治攻势,向其讲明新四军挺进路东敌后抗日的宗旨,指出凡是对抗日持友好态度的,准其戴罪立功,既往不咎;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必将严惩不贷。其后,中共开辟工作人员先与赵德龙建立联系并达成默契,使工作人员随时可以进入日占区活动;又通过赵德龙与龙连山的关系,深入菱塘桥与高邮县第七区开展统战工作,使龙连山和高邮县第七区伪区长吴志川默许中共开辟工作人员自由往返于天山乡和高邮县第七区。至此,中共武装力量在“水南”地区的抗日工作打开了突破口,为在“水南”地区进一步活动、立足创造了条件。

壮大抗日武装力量

为进一步做好“水南”地区的开辟工作,1942年8月,中共路东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水南”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水南”工委)。“水南”工委由王昭铨、严俊超、董筱川3人组成,王昭铨任书记,严俊超、董筱川为委员,严俊超兼任组织部部长。“水南”工委为县一级组织,隶属于中共路东区党委。同时成立“水南”办事处,任命董筱川为办事处主任,胡长义为办事处副主任,汪福民为公安科科长,崇欲知为总务科科长,曹晓霆为宣传科长,王铁为财粮科科长,王维邦为敌工组组长,张正负责货物检查工作。为进一步打击日伪势力,开展游击斗争,“水南”工委于1942年夏秋成立“水南”便衣队,任命翟恩凯为队长,宋茂起为指导员。“水南”便衣队为脱产的游击武装,拥有4个班建制。“水南”办事处最初辖汀溪乡、新义乡、小河口乡、万寿庵乡、菱塘乡和王桥镇、秦栏镇、东丫镇,随着开辟工作的深入,“水南”地区的范围也日渐增大。因汀溪乡、王桥镇等地处于水陆要津,交通便利,“水南”工委和“水南”办事处以及天长县第二区曾较长时间驻于上述地域。

中共武装力量的深入,使日伪军感到严重威胁。为强化对占领区的统治,1942年秋收以后,日伪在其统治区开展了强化治安和收缴民枪运动。对此,“水南”工委针锋相对,根据“水南”当地群众武装的历史习惯,沿用“民练”“团防局”的名称,迅速建立起民兵组织。“民练”担任后方勤务、自卫的任务,成员年龄为16岁至55岁。“民练”還建立起巡更、盘查巡湖、瞭望“三哨”,配合部队防范日伪军的破坏。“团防局”则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组织青壮年参加,主要任务是对日伪军进行武装斗争,以武装力量保卫家乡。“团防局”内建有游击小组(每组5人),是群众武装的骨干力量。游击小组平时每晚集合,查更、放哨、巡逻、抓捕坏人,有情况时集合起来同日伪军打游击战。“团防局”的枪支弹药、伙食补给等由地方中上层人士支持。“团防局”维护和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曾进行复佃、算账、借粮等斗争。“民练”“团防局”经常开展游击活动,处决了一批地方上民愤极大的伪职人员。与此同时,“水南”工委还积极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伪职人员,争取他们中间的大多数;深入伪自卫团长、地方实力派和伪乡保长家中逐个做思想工作,着重进行政策、前途教育,扩大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政治影响。

针对敌人收缴民间枪支,“水南”工委积极开展反缴枪斗争。“水南”地区特有的尚武习惯以及战乱,使得民间散存着大量枪支。为控制这些枪支,日军建立起伪自卫团组织,控制了大部分枪支。新四军深入“水南”后,日军发觉伪自卫团变得越来越不可靠,伪自卫团派到据点内修筑工事的人员中,竟有“水南”便衣队的人,便衣队的人还曾放火烧毁伪李长江部的“屯兵房”。为继续控制伪自卫团,日军以“验枪”的名义,行收缴民枪之实。“水南”工委及时识破日军的阴谋,决定先发制人,收缴民枪,武装抗日。“水南”工委提出的口号是:农民枪支必须交给中国抗日民主政府,不能给日军打自己的同胞。号召发出后,“水南”便衣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个夜间集合全地区农民所有的枪支,在仁和集日军据点附近各村,四方鸣枪、八面射击,同时派出多人到日伪军据点附近鸣锣呐喊:“新四军缴我们枪啦!”日军夜半闻声,龟缩据点不敢出战。“水南”工委得以顺利接收了一大批民间长短枪支。随着“反缴枪”活动的深入,王昭铨等人因势利导,迅速处置了一批阳奉阴违、冥顽不化地替日伪军卖命的伪区乡长,在桃园、菱塘、送驾等乡收缴了几百条伪自卫团枪支,并迅速在上述区域建立起乡镇抗日民主政权。

大批乡镇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极大地提振了广大群众的抗日士气,共产党、新四军的影响深入人心。特别是通过除奸剿匪活动,新四军保护了群众的利益,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人民群众爱国抗敌热情进一步高涨,纷纷送亲人参加抗日队伍。要求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地方开明士绅、进步青年纷纷要求参加党的组织,中共基层组织进一步壮大,抗日民主政府的各项工作相应开展。“水南”办事处随即推行各项政令:宣布反伪化,取消伪捐税;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征收救国公粮;采用“马锡五式审判方法”,就地调解民事纠纷;防匪防盗,禁止赌博,破除迷信等。

1943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发出的号召,淮南抗日根据地施行精兵简政,淮南区党委决定将路东9个县合并成4个办事处。“水南”地区划归东南办事处管辖,“水南”工委改属于中共东南县委。1943年4月,“水南”工委、“水南”办事处奉命与湖西工委、湖西办事处合并成立湖西总工委、湖西办事处。至此,“水南”工委、“水南”办事处完成其历史使命。1943年6月19日,东南支队在新四军二师主力部队的配合下,攻克仪征县谢家集日军据点,中共甘泉县委成立,湖西总工委和湖西办事处划归中共甘泉县委和甘泉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原“水南”地区各乡镇区域划归甘泉县秦仁区和菱塘区。

(责任编辑:林晓清)

猜你喜欢
伪军办事处工委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成立福建省办事处
静安:三个“坚持+保障”推进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
更好地发挥县级人大常委会各工委职能作用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有哪些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