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场景下“打卡日常”的集体记忆与自愈路径

2020-12-07 06:10蔡斐罗辑
传媒 2020年19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共情

蔡斐 罗辑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人们身体的物理隔离与“云端”的高度聚集形成鲜明对比。在微博最热话题#武汉日记#中,Vlog这种相对需要较多注意力、占据更多时间,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短视频大量涌现,这似乎与当今碎片化、快速流转、追求话题性的时代“格格不入”。本文通过对新场景下“武汉人”发布的Vlog进行研究,提出看似“常规”的日常生活记录,补充了主流叙事之外的民生空间的真实展现,是人们主动而为的自愈行为,对构建集体记忆和抚慰社会心态有着重要且关键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媒介场景 微博武汉Vlog 日常生活 共情 自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封城,被按下“暂停键”的这个城市瞬间成为焦点。武汉到底发生了什么?仍然留在武汉的1100万人(据湖北省新闻发布会数据)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一时间,人们对此信息需求激增,“风口浪尖”上的每个武汉人都成为最被期待的自媒体。

同时期,微博上线“肺炎防治”专区,后面升级改为“抗击肺炎”专区,该专区下话题#武汉日记#成为疫情期间最受关注、最活跃的话题。该话题中,很多武汉网友通过Vlog,以每天连续打卡的方式将自己日常生活真实状态立体化呈现,引起了极大关注和讨论。日常生活:一个看似并不具有新闻价值和吸引力的内容呈现;Vlog:一个不像抖音、快手那样能快速抓住眼球、调动情绪的“非主流”短视频。特殊时期,两者的结合成为疫情期间主流叙事之外最重要的补充。

一、新场景:形成于“远方的悲痛”

疫情期间,信息供求量远高于平日,停工停学隔离在家的很多人表示“无法自控地一直刷疫情信息”。特殊时期,现实生活中人们虽是物理隔离、原子式生活状态,但在网端,由于疫情的重大性和切身性,人们反倒前所未有地聚集在一个新的、巨大的、共同的场景下。

1.媒介場景理论。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看,所有的身份和行为都是在某种场景下的一种表演,这里的场景是指基于固定时空中面对面的交往。“当我们进入到一个社会环境中,我们需要知道其他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这个场景中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

随着电子媒介浸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复制、创新和裂变也使得媒介技术与场景理论发生了碰撞与融合。梅罗维茨将媒介作为变量引入了“拟剧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媒介场景理论”,指出信息流动模式才是对人类交往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不是传统理解里面对面交往的物质场景,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场景边界的认知和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社会一再证明了梅罗维茨的论述的正确性。不同形式的媒介,不同的信息流动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场景。在这里提到的媒介,依然具有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念,媒介本身也有影响人类和时代的变革性力量。因此,在新的媒介技术下,新的信息流动模式下诞生新场景,新场景又必然会促使新行为。

2.疫情下的新“话题场景”。不同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社交需要。微信的社交逻辑和原理是根据人们社交圈来进行的相对封闭的关系社交,微博则更多是基于事件和话题进行的开放式的流量社交。新冠肺炎疫情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从宏观的全国命运到微观的个人生活都有重要影响。基于此,人们往往主动地参与到“大社交”来了解事件的重点和全貌。

微博呈现出相应的正向变化。突发疫情后,微博平台流量连续两月增长50%及以上。同时,相比疫情发生前,武汉发布微博的用户规模增长35%,其中,#武汉日记#则是最受关注的微博话题之一。这些微博立体化展现了武汉地区的真实疫情,来自疫区武汉的普通市民、一线医护、志愿者等用户在这里一同记录武汉,形成了在疫情下持续的、备受关注的话题场景。

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新媒介场景形成的“元点”和焦点,所有和武汉相关的人和事都能引起极大关注流量,信息流从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从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媒介场景。而微博#武汉日记#话题场景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主体性、真实性、参与性与延续性。它不是被报道,不是在一个个热点事件下聚集又消散的场景,而是坐标在武汉的他们采用自诉的方式持续提供信息。这个开放、持续、互动的共享话题场景,能够反映出真实平凡的武汉人民在疫情下的真实生活。因此,以这个话题场景作为观察点,将此作为疫情媒介场景的一个代表性媒介场景,是合理且有意义的。在媒介技术深度融入生活的当今,不由自主链接了技术和场景的人们在此时的行为呈现与社会互动,必然会构筑新的时代意义。

3.新行为:以Vlog“书写”日常。短视频时代已然到来。疫情期间,视频已成为用户了解动态的重要形式,微博上相关视频的播放量不断攀升,单日峰值达36亿。而#武汉日记#话题场景的鲜活性和真实性很大程度来自于不断涌现的#武汉Vlog#。从微博微指数看,#武汉日记#话题微指数最高峰在2月1日。笔者以2020年2月1日01∶00-24∶00期间从该话题中采到的13795条信息进行分析(如图1、2):当天的热点词中Vlog位列第五。也就是说,在当天该话题下的所有微博中有很大部分内容是以Vlog来呈现的。同时,在当天的观点分析中,带话题发视频和图文微博排前三,第一、二是属于当天的热点信息。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人身体在场地用Vlog记录疫情期间的日常生活。这种行为是在新媒介时代下,在疫情特殊性和内生心理驱动下的主动而为的选择,此刻的记录内容和记录行为也具有特别的含义。

二、打卡日常:在共情中构建集体记忆

在疫情下的新话题场景中,大量涌现的武汉网友向公众提供了“进入”武汉的另一个绝佳切入点和观察点,而以Vlog记录的日常生活,更是以情感“最大公约数”的效果,在非常时期进行了集体记忆的构建。

1.Vlog:亲和的记录者。2019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短视频行业却大量抢夺了用户时间。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国短视频APP日均使用时长从不到1亿小时增长到了6亿小时,其中抖音、快手、好看视频,占据短视频前三。抖音等短视频吸引用户注意力的逻辑很明显,其适配于现代人碎片化的时间和思维。视频内容往往矛盾集中、情节反转、戏剧效果十足,人们能从中立马提现刺激感和欢快感,让人“刷到停不下来”。

但Vlog明显不一样。与抖音、快手等在我国盛行的短视频相比,Vlog的最大特点和潜力在于它的“亲和力”。一方面,这源于Vlog内容定位。Vlog是Vlogger(Vlog作者)以视频代替图文写个人日志。也就是说,Vlog的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源于Vlog的时长定位。Vlog时长为4~10分钟(抖音时长为15~60秒),时长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信息量,而信息量又与真实、全面挂钩。于是,Vlog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生活日常,展示其独有的亲和力。

但剥离了“刺激逻辑”,Vlog如何吸引流量?可以看到,其实我国最初的一批Vlog用户主要是自带流量的人:如明星和网红。他们的日常生活记录,对他们的粉丝和普通人具有吸引力。

2.日常生活:情感最大公约数。“你在家里都怎么过呢?”疫情居家隔离期间,这句话一跃超越中国式典型问候“吃饭了么?”成为人们的互动开场白。社交媒体上,任意关于日常生活的话题也能形成关注和热点,仅仅#你今天做凉皮了嘛#的话题,在微博就有665.2万阅读量,讨论次数12200次(2020年2月9日—2020年3月9日)。此刻,大众的社会身份暂时“退居二线”“居家生活”相关主题被推到了台前,及易引起共情。

共情(Empathy)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体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情境下做出准确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情感不只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情感共同体既是共情產生的前提,也是情感传播产生的结果。突发疫情之下,我国几乎所有人都遵守同样规定居家隔离。可以说,此时全体人民都是“日常生活”这个主题下的情感共同体,这期间人们拥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前所未有的一致。而“武汉”与“Vlog”的结合,注定了天然的共情优势。一方面,武汉是最能挑动人们神经的关注点之一;另一方面,此刻Vlog的记录内容拥有最大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因此,“武汉人”的生活日常,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Vlogger的日常打卡除了表面的文本涵义,更代表着人们最关切的关于生命的讯息。此刻,哪怕是最为质朴的视频日记,都能唤起受众情感“最大公约数”,引起共情。日常生活的记录将一个个个体连接起来,人们在情感共振中进一步推动舆论的产生和发展。分散的、原子般的个体情感在情感互动和共鸣中被纳入到特有的情境中,从而产生广泛的意义共享和集体认同。

3.共情—共建—认同。共情会进一步促进集体记忆的建构。福柯曾说,“记忆是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谁控制了人们的记忆,谁就控制了人们的行为脉络。因此,占有记忆,控制它,管理它,是生死攸关的。”集体记忆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记忆、文化、意识形态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核心内生力量。特别是对拥有5000多年延续不断文明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意味着基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向心力的最核心、最本质的存在。

当前,集体记忆也进入大众书写时代,但相应的困境也随之而来。互联网时代,集体记忆不断被“部落化”所解构甚至消失。集体记忆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主观建构的。胡百精论述过,集体记忆的构建存在两个指向:一是关于每个自由的个体的生活的微观记忆,二是关于共同体在解放、秩序、认同、合法性等问题上的宏观记忆。在#武汉日记#这个持续话题场景里,人们持续用Vlog分享疫情期间日常生活,这既属于Vlogger和广大网民构建的基于民族、国家、重大事件的宏观记忆,也属于关于生活世界的微观记忆。共情之下,人们共建起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共识与行为的凝聚性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会进一步促进集体认同。集体认同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作为不同场景的参与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人们共建集体记忆的同时,也是对“我是谁”“我们是谁”的身份认同的追问、确认和认同。这种认同既源于当下集体行动的现在,更会依托于集体记忆延续到将来。进一步看,在共情—共建—认同的过程中,人们这些行为其实也是在特殊时期主动而为的“救赎”之路。

三、“打卡日常”的“自愈”和“他愈”

截至2020年3月30日,由武汉Vlogger@“蜘蛛猴面包”上传于大年初一凌晨的Vlog点击量已超400万次,网友们在他每日更新的Vlog中留言并互相问候。他说“我想让更多人通过我的视频看到在疫情中城市的状态和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告诉大家不要恐慌,抱有希望”。在微博#武汉Vlog#中那些每天看似最平淡的日常生活的分享和陪伴中,实际上完成了主流媒体很难达到的对心灵深处的治愈。

1.Vlogger的宣泄与“自愈”。#武汉日记#话题场景下的Vlogger大多是普通网民。由于身处最严重的疫区,他们无可厚非地表现出更强的焦虑感、紧张感、无助感,于是纷纷开始寻找宣泄途径。#武汉日记#话题显然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最佳场地,网友们借机宣泄情感,释放压力,这也是媒介“社会排气阀”功能的体现。同时,特别有意义的现象是话题里大部分Vlogger呈现出超强自律性,他们每天必更新、必打卡。这种行为背后,是一种“努力过好每一天”“努力摆脱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的心态和执行力。

同时,相较于时间短、特效多的其他短视频,Vlog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它的可隐藏性和可印象化难度更大。可以说,Vlogger坚持每天打卡,立体展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其实也是坦诚面对自己最真实状态,并且根据状态进行调节的一个自我面对、自我监督、自我修复,从而达到宣泄和自愈效果的过程。

2.助人者的“抚慰”与“自愈”。媒介抚慰功能源自于麦克卢汉“媒介即按摩”。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下,我国主流媒体反应迅速、积极面对,通过及时、公开、真实的信息发布,缓解焦虑不安的公共情绪,把控社会心态,营造良好大环境。

但此外,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通过和主流媒体的叙事内容不一样的日常生活记录,更是以亲近感和陪伴感,对人们内心进行持续又精准的“抚慰”。这种“抚慰”远不止表面所见的主要由疫区外网民对疫区内网民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这还是网友们通过“抚慰”别人达到对自己的“自愈”。

每当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都会更加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从“SARS”到“新冠肺炎”,在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时刻,大多数人心理上都会有“共患难”的意识。在媒体一次次报道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支援,报道成功人士为疫区大量捐款时,安全的“宅家大众”一方面会因各种英雄事迹感动不已,但另一方面,作为大集体中的一员,一种个体“无能为力感”也难免会产生。在重大事件中被进一步激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绪下,大多数人都愿意为抗疫贡献出力,但普通人由于自身局限性,往往“有心无力”。因此,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道:在网上为钟南山院士呐喊,日夜连轴当“云监工”看医院建设,一遍遍喊着“武汉加油!”……这可以说是普通人在特殊情况下所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能直接关心、陪伴武汉疫区的Vlogger,在他们每天打卡时交流生活日常,给他们加油打气并得到回应,网友们也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参与感、获得感和自我认同感,在这样的“一线支援”中,摆脱了“无能为力”、完成了“抚慰”别人也治愈自身的有效行为。

3.双向的“自愈”和“他愈”。“今天和粉丝度过了一天,这支Vlog是我们共同的成果!”武汉Vlogger@雷靖在2020年3月10日发布的Vlog中,展示了当天他和世界各地粉丝的疫情生活日志,展示了同一时空不同空间的强烈感情联结,所有人都用了“我们”来代表对相互的感情和认同。这样的情境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不仅仅是一个积极人格个体发出的行为,这更是个体在集体情感联结下达到强化自我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必然选择和行为。

爱国主义是国家认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当感到威胁和压力时,人们通过感知国家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来提升他们的安全感和自豪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结,国家认同感进一步增强。生活在强调互赖的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患有应激事件相关疾病的概率,要比生活在强调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的概率低,这是因为在集体文化下,人们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因此,在我国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下,疫情下会出现众多普通民众通过社交媒体,积极选择用“自愈”和“他愈”的方式来进行互相支持,从而形成整个社会支持实则是一个必然现象。

网友们通过#武汉Vlog#,以生动直观又“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日常生活的主题下,一天天相连、一环环相扣,构建起情感共同体,构建起深入到每个人心底的集体记忆和集体认同,在相互持续陪伴中,自愈自我并抚慰他人。此刻,它就是社会心态“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朝着光明,走出黑暗。

四、结语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人们众志成城。有前线冲锋的医务工作者,有后方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职能人员,中间,还有众多积极作为的普通大众。全民宅家时刻,“日常生活”这个主题从未像此刻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在媒介场景中涌现出的“武汉人”的打卡日常是补充了主流叙事之外的民生空间的真实展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体共情、共建和认同,并进一步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心态有积极治愈作用。这样的“自我—相互—全体”的自愈路径背后,实则是我国制度和文化的优越性,这可以理解为是中国人民面对灾难的必然行为和选择。此外,根据这次Vlog的增量和表现,有理由相信,随着5G的迅猛发展和短视频全面“解锁”,记录日常的Vlog在未来大有作为。在“大众书写”时代,日常生活既是挖掘不尽的内容库,也是最能全面表征时代特性和社会心态,构建集体记忆、形成集体认同的切入口。

作者蔡斐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辑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2019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项目“舆情事件应对处置研究”(项目编号:2019TBWT0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新浪科技官方微信号.微博“战疫”:社交媒体价值无可替代[EB/OL].(2020-02-21)[2020-06-25].https://tech.sina.com.cn/ i/2020-02-21/doc-iimxxstf3280903.shtml.

[4]宾振宇.Vlog中国发展现状与前景浅析[J].视听,2019(03).

[5]蒋晓丽,何飞.情感传播的原型沉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05).

[6][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7]胡百精.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03).

[8]艾娟,汪新建.集体记忆:研究群体认同的新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11(02).

[9]郭琳琳.武汉小伙用Vlog形式记录生活 告诉大家要積极面对[N].北京青年报,2020-2-5.

[10]北京网络志愿服务总队之雷火志愿者.雷火明书:疫情舆论汇编 学术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1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共情,没那么简单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