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路都不白走
——读《狂人日记》有感

2020-12-08 07:53宋长华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狂人日记学医狂人

◎宋长华

鲁迅出生于绍兴的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是进士,做过知县,后又捐了个从七品的内阁中书,也算是个京官。当时,鲁迅家中有水田四五十亩,其父是个秀才,家境殷实。但在鲁迅13岁那年,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父亲因此而生病,两年后病逝,从此鲁迅家道中落,便也放弃了私塾来到了费用低的新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鲁迅因为学习优秀而获得了清政府公派留学的机会。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两年后获得“日本语及普通速成科”文凭,按清政府给予的官费资格,他应该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的采矿冶金科学习,但鲁迅决意学医,以便回国后能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中医耽误的国民,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战争年代还可以当军医。他来到了仙台学医,由于“纪录片事件”,鲁迅第二年便弃医从文,走上了一条推广文艺来救治国民的路,后来回到国内,他的创作也就一发不可收。

在我看来,鲁迅的作品中批判旧制度最为激烈的首推他的《狂人日记》。从一个“狂人”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制度“吃人”的历史,说他是最清醒的革命战士,能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我读的遍数多了,越读越想笑。笑“狂人”的症状,笑鲁迅文字和思想嫁接的巧妙。鲁迅不愧学过医,“狂人”的种种症状表明,他是个标准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这种病人会出现幻听、幻觉,而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小说中“狂人”时常出现的就是被害妄想,他疑心所有的人都要害他,都是不正常的。动物是不正常的,“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邻居们也不正常,“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他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来家的佃户不正常,最亲近的大哥不正常,“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大哥找来给自己看病的大夫不正常,“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 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夫说的话不正常,“不要乱想,静静地养几天,就好了。——养肥了,他们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在“狂人”的眼中,“大家联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

所有的人都想害自己,都想“吃”我。这种被害的妄想让“狂人”睡不着觉,“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于是他总是研究。研究别人,研究生活,研究历史,“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一个人越是睡不着,就越爱胡思乱想,连续几天不睡可能就出现幻听、幻觉,这一切都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另一个特点是关系妄想,就是什么事情都能和自己联系上,都和自己有着密切的联系。赵家的狗,街上人的聊天,女人打孩子说的话,佃户和大哥的聊天,书上的“海乙那”,李时珍《本草纲目》上的记录,自己踹了陈年古久先生的流水簿子与所有事情的关系。我们生活在世间,是与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过于偏执的话,就是一种病态了。换位思考一下,这种病人的世界多么可怕,他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让人同情。

如果没有学过医学,或者没有接触过精神病患者,不可能写得如此细腻逼真。不知道鲁迅在仙台学的是什么专业,但藤野先生是他的解剖学老师,那么鲁迅学的应该是外科。当时的鲁迅很勤奋,他应该也了解心理精神科的知识,所以把自己的医学知识用到了创作上来,用一个在别人看来病态的表现,告诉大家了一个常人看不太透彻,也不太敢说的道理,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巧妙之极。如果没有那段学医经历,会不会有《狂人日记》的诞生呢?

推而广之,如果鲁迅一直是小康之家,没有尝尽世态炎凉,没有四处求学,会不会有揭露旧制度和国民劣根性的《呐喊》呢?如果国家和平安定,自己没有反动文人们的冷箭暗枪和北洋军阀的追查通缉,会有充满温暖与理性批判的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吗?如果没有旧中国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能有他像匕首和投枪的杂文吗?林语堂说过,鲁迅与其说是个文人,不如说是一个持矛把盾的战士。

文学家愤而著书,创作一旦发生,愤不会烟消云散,而是蕴含在作家走过的路和审美内涵里。曹雪芹先生如果没有经过两次抄家而家道中落,以至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程度,能有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高峰《红楼梦》吗?吴敬梓先生如果科举顺利,官场得意,能有写出抨击封建科举制和揭露封建士人丑态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吗?在北京的人总提北京的情形;从事革命的人,讲话总带着革命的气概;书香门里走出来的人会带着书卷气。所有走过的路,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模样。鲁迅是,我们也是,所有的人都是。

猜你喜欢
狂人日记学医狂人
狂人
儿子学医和父母成校友
许愿
实验狂人挑战极限
华佗学医
望子学医
周豫才著 “狂人”的那一晚
《狂人日记》的深层意蕴论析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鲁迅对人性的考察和有关国民性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