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2020-12-08 09:44吴朝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浅表创伤性影像学

吴朝君

(登封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河南 登封 453470)

软组织包括韧带、肌肉、皮下组织、外周神经、肌腱、关节囊等,是体内非上皮性的骨外组织结构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不断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病率不断增加,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均带来不良影响[1-2]。专科体格检查是临床初步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常用方式,但诊断准确率较低,易出现误诊情况,故临床要明确损伤范围及程度,需借助影像学检查。MRI是临床诊断软组织病变最为有效方式,但存在检查费用高、体内携带金属物品无法接受检查等缺点,故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4]。随着超声技术不断的进步,超声图像分辨率明显提升,肌骨超声逐渐应用于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可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病变情况,具有重复性强、无创、价格低廉等优点,备受临床青睐[5-6]。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文对我院接诊的50例创伤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行肌骨超声检查,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22~70岁,平均(45.69±6.11)岁;病程 6 h~4年,平均(2.65±1.01)年;从事慢性劳损性职业史33例,有明确运动史或外伤史17例;发病部位:膝部16例,手腕部14例,足踝部11例,肘部9例。

1.2检查方法

采用GE VOLO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通用公司提供),探头频率为10-17 MHz,依据病变部位选取合适的体位,利用探头对患者体表严重疼痛、肿胀部位进行多切面、多方位扫查,包括关节囊、肌腱、关节软骨、皮下组织、肌肉、外周神经组织等,重点观察病变位置、大小、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内部回声及血流等情况,随后对上述部位的健侧进行扫描,并与患侧进行对比。

2 结果

本组50例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经肌骨超声诊断:肌肉损伤18例,肌腱损伤15例,韧带损伤9例,半月板损伤8例,后经MRI检查或相关治疗后得到进一步证实。

3 讨论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类型之一,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机体遭受跌倒、碰撞、长期反复摩擦等因素有关,临床多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均带来严重影响[7-8]。既往临床多采用体格检查诊断该病,但其诊断准确性较差,且易出现误诊等情况,影响患者预后。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MRI、CT、X线影像学检查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取得较高的应用价值。CT检查在对机体软组织细微结构的识别度方面效果较差,故临床应用价值较低;X线可准确诊断骨骼创伤性损伤,但在诊断机体软组织损伤时图像分辨率低,无法清晰显示软组织细微结构,从而降低诊断准确率;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故临床在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该项诊断方式不适用于体内置有金属异物、安装心脏起搏器、幽闭恐惧症等患者,且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无法将抢救器材及监护仪器带入MRI检查室,故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9-11]。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不断的进步,肌骨超声逐渐应用于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中,不仅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且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软组织细微结构,进而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率[12-13]。临床实践证明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分析原因在于高频探头可提升超声检查的纵向分辨能力,对机体软组织结构的分辨力较高,从而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且超声诊断器械涵盖各级医院,临床操作便捷,价格较为低廉,且检查禁忌较少,适应范围较广,患者易于接受[14-15]。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可重复性强、无创等优点,可作为临床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首选诊断方式。

猜你喜欢
浅表创伤性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