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的话语权研究*

2020-12-10 10:46张应钱
山西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话语权权威管理体系

张应钱

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初,蒋南翔借鉴在红军、红军大学创建中建立“政治指导员”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到1965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对高校政治辅导员地位、作用、工作性质、任务、待遇等进行了明确界定。标志着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在经历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建设后已基本上获得了成功,同时也标志着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确立。[1]

话语与权力相关是最开由法国社会学家福柯最先提出,他在《话语的秩序》一文中对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及其与话语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权力与知识是相互渗透、相互建构的。[2]话语权即是说话权、发言权,它与人们争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等权益紧密相关,也成为了当前社会个人和群体权力的符号。话语的功能和本质不仅仅是思维符号,是交际工具,而且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并能直接体现为“权力”。[3]一个群体或者组织的话语是否被允许表达和充分表达,体现了该群体或者该组织在相应的场景中是否具有一定的权力。

近年来,相对于教师、校行政管理体系工作人员,辅导员在高校行政体系中的参与度降低、地位下降,辅导员群体的话语没有得到充分表达,存在话语权缺失的现象。辅导员话语权的缺失,不仅仅会影响辅导员对自身地位和自身权益的维护,还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作用,辅导员的形象和权威在学生中会大大折扣,从而对学生的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提高辅导员在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二、辅导员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话语权现状

因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独特的身份,辅导员在高等院校内不具有专业教师的身份和行政工作部门的职位头衔,所以辅导员群体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话语表达不充分,存在话语权缺失的现象。

(一)辅导员高校行政管理参与度较低,缺乏话语表达平台

在辅导员制度正式确立以前,高校基本采用清华大学“双肩挑”的形式[4],辅导员多以兼职为主,从高校教师中挑选年轻教师担任,注重学生的政治指导。同时还要关注自身的教学业务,高校行政管理参与度较低。辅导员制度在高校确立后,身份更加明确,从兼职化走向专职化、职业化。但是辅导员在高校管理系统中的参与度仍然偏低,辅导员较少参与到高校的行政管理会议中,被边缘化,不能充分表达辅导员群体话语,存在“失语”现象。

(二)辅导员群体话语本身的缺乏,高校管理中言之无物

辅导员制度在高校的确立到成熟和进一步发展,时间较短,当前没有形成具有权威的专业和职业的知识理论体系。又因为辅导员本身工作内容较杂,形成辅导员群体自身的话语体系具有一定难度,当前具有明显优势的话语体系还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没有明确的科学理论体系。由此,辅导员在高校整个环境中缺乏辅导员群体本身的话语,在高校的各项工作和场景中就显得言之无物,在行政管理体系中也显得没有理论支持。

(三)辅导员话语在高校行政管理中不具有权威和效力

判断一个群体或个人是否具有话语权,最关键的是判断该话语是否有一定的权威和效力。根据高校辅导员制度安排,辅导员身居学生工作一线,处于行政体系中最底层,最核心的工作任务首先是管理学生,其次是教育引导学生。这一点在民办高校尤为凸显,在民办高校辅导员甚至扮演后勤工作人员的角色。在实际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任何一个层级的行政层面均对辅导员有管理权,辅导员的话语即使在管理体系中能够表达出来,但基本没有权威和效力,就很难形成一定的话语权。

三、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中辅导员话语权的因素

福柯不仅仅研究了话语内部的秩序,而且分析了语言外部诸多控制话语的因素,开始注意到话语的物质性和话语主体对话语的制约作用。他认为话语是“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用来“控制、选择、组织和重新分配”的,由一系列的约束规则所构成,这些规则可总结为“话语的外部规则”、“话语的内部规则”以及“话语主体的使用规则”。[5]福柯认为对话语的控制使得话语的生产、流通和分配在特定的规则下有序进行的影响因素就是以上三个。笔者根据以上三个因素,结合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及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影响辅导员话语权的因素。

(一)科层制的高校行政管理机制制约辅导员话语的纵向表达

“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是科层制管理机制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6]因为这个特点,制约辅导员话语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纵向表达。其次,因为高校是重教学、重科研场所,在行政管理中,辅导员进行的学生管理本身重要性程度要低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因此辅导员话语的外部环境和规则不成熟,很难形成一定的平台和载体,让辅导员群体的话语得到充分表达。

(二)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话语体系发展不充分

辅导员群体要形成自己的话语权,就必须形成自身的话语知识体系,也就是辅导员话语的内部规则要健全。其实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甚至当前在有些高校仍然还没有落实辅导员制度,与辅导员相关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术语、职业术语还不完善,没有一个完整和权威的理论体系。因为辅导员话语本身规则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一些辅导可以发声的地方“无语”,在辅导员的话语中言之无物,并不是“失语”的处境。

(三)高校内部权力部门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辅导员话语权的弱化

现代高校内部的权力构成主要包括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学生权力及外部权力。[7]行政权力只是高校具备的权力之一,各权力部门之间存在权力的竞争关系,作为高校来说,学术权力在高校的影响力最为深远,一个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主要来自高校的科研学术影响。辅导员在高校虽然具有“双重”身份,但既不是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学生权力和外部权力的核心代表人群,而只是更偏重于行政管理的角色。所以,相对于教学科研人员,辅导员话语就很难具有权威和效力。

四、辅导员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话语权的重塑

由于辅导员制度的设置安排和辅导员身份特征和工作内容,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该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为争取自身权益和学生权益获得支持。辅导员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和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一)提高辅导员在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参与度,搭建辅导员话语表达平台和载体

建立健全辅导员参与行政管理的机制,积极鼓励辅导员参与到高校的行政管理中来,搭建参与行政管理的平台和载体,让辅导员的话语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体系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政治性仍然居于高校行政管理第一位。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与思政课程老师同样重要,从高校行政管理政治性角度出发,辅导员也应当参与到高校行政管理中来。校学工部门在制定相关决策积极鼓励各院系辅导员参与,也应该搭建学校与辅导员的话语沟通平台。

(二)促进辅导员专业话语和理论的发展,形成科学权威的话语体系

积极支持辅导员专业知识理论的构建,鼓励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及时总结相关工作经验,形成专业化知识理论。大力投入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提升辅导员知识源头创新能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辅导员专业知识体系,将相应成果转化为辅导员专业的话语和术语,让辅导员在话语表达平台和载体上言之有物。为辅导员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授课实践平台,让辅导员话语在学生中得到发声,让辅导员话语在学生中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三)在行政管理体系中为辅导员赋权,提高辅导员话语的权威和效力

校学工部门积极争取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在行政管理体系中为辅导员赋权,协调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辅导员的工作,让辅导员的话语具有一定的权威和效力。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辅导员话语在各部门中具有权威和效力,也才能在学生中具有权威和效力,更好的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与引领的作用,真正达到辅导员制度实施的初衷。赋权辅导员,是提高辅导员身份地位的重要措施,是对辅导员工作的一种激励和保证,让辅导员想为、能为、愿为。

(四)创新辅导员本职工作,在各部门权力分配中获得话语权

有为才有位。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创新辅导员本职工作,在辅导员各项本职工作中做出成果,取得成效,让行政职能部门感受到辅导员工作的扎实成效,才能在各行政部门权力分配时获得一定话语权。辅导员不仅要在学生管理中做出成效,还要在理论探索取得一定突破。积极建立在社会实践平台,争取各项荣誉奖项,提高辅导员在社会中的评价和期望值。

猜你喜欢
话语权权威管理体系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