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0-12-10 11:48王雪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血透科室常规

王雪燕

(江苏省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血透室是借助血液透析以及其他体循环治疗方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肾脏替代治疗的场所,其治疗项目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灌流以及血液透析滤过等。血透室治疗技术具有特殊性,故血透室为高危感染科室[1];另外,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病程较长,治疗期间免疫力下降,一旦接触感染源便会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为保证血透室护理工作安全性与效果,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血透室日常护理管理工作。现将本院血透室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常规护理、护理流程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本院血透室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样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5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5月,均分成两组,常规组男女之比为25:15,年龄30~83岁,平均(56.36±5.74)岁;疾病类型:3例多囊肾,12例糖尿病肾病,25例慢性肾炎。试验组男女之比为27:13,年龄33~85岁,平均(56.27±5.43)岁;疾病类型:2例多囊肾,13例糖尿病肾病,25例慢性肾炎。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即遵照医嘱提供血液透析治疗,并严格遵照科室流程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试验组采取护理流程管理:(1)加强培训: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引导护理人员学习、掌握血透室护理相关的专业技能,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与责任感加强;(2)加强操作流程管理:结合科室护理工作现状,制定对应的操作流程,例如消毒制度、隔离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等,并加强操作流程管理,有效监督;另外,还要结合血液净化流程,优化各个环节和操作内容,例如患者接诊、管路冲洗、上机下机及仪器使用等,使护理流程更具条理性与规范性。(3)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并选择专业护理人员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明确责任人,定期对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讨论和解决存在的护理流程问题。(4)建立查对流程:将患者编号标注在储存柜、病历等标栏上,遵循医师制定的透析方案,设置不同的透析参数;设置好参数后,对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案进行反复核对,并仔细确认透析器参数与标识;另外,还要操作能力,以保障各项操作的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接错旁路、参数设置错误、渗血、穿刺针脱落;(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通过通用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护理(40分)、专科护理(30分)、病情观察(30分),总分为100分,评分与护理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0.0展开统计学分析,%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常规组出现2例参数设置错误、2例穿刺针脱落、2例未开超滤开关和2例大量渗血,并发症发生率20.00%;试验组均出现1例穿刺针脱落和1例未开超滤开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高于试验组,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x2=4.1143,P=0.0425)。

2.2 护理质量评分分析

常规组基础护理评分(30.14±0.42)分、专科护理评分(24.63±2.39)分、病情观察(23.69±1.53)分、总分(85.63±1.88)分与试验组(36.84±0.81)分、(28.96±1.00)分、(28.93±0.05)分、(92.73±1.97)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血透室接收的都是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此类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即将体内血液引出,并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使体内代谢废物清除,进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2]。值得注意的是,血液透析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治疗手段,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例如长期治疗导致的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另外,透析治疗期间护理工作质量也会影响到透析结果。因此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的护理管理措施十分必要。

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与常规组相比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表明护理流程管理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既能够规范护理操作,减少护理差错,又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徐焦莉[3]研究中对84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用护理流程管理,结果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7%,护理质量总分为(96.19±10.33)分,与本研究结果对比一致性好。护理流程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措施,其通过规范优化管理科室原有的护理流程,建立科室质控小组,以加强培训等人为干预措施,及时对护理工作查缺补漏,使护理工作得到优化,进而合理规避风险,减少感染,在科室内形成科学性、专业性及连续性管理体系,使传统护理流程的不足得到弥补,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综上,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护理流程管理作用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透科室常规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常规之外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别受限于常规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