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性一度”的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地方政府学课程改革
——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2020-12-14 07:50卢智增姜天禹
教育观察 2020年29期
关键词:金课创新性教学内容

卢智增,姜天禹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质量直接关乎人才培养质量。[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提出,要落实行动,将“水课”变为有深度、难度、挑战度的“金课”。2019 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明确了“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可以说,这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地方政府学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两性一度”的“金课”打造对进一步优化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其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当代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课”的三大标准

(一) 高阶性

高阶性就是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总体能力与高级思维。[1]高阶性必须体现在专业课程育人的价值与导向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品德素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因此,在地方政府学“金课”打造过程中,要有机融合目标、内容、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另外,要找准学生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真正将学术知识、实践能力、品德素养融为一体。

(二)创新性

创新性是在遵循认知规律与育人规律的基础上,突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突出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突出学术成果的探究性和独特性,以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要从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和学生薄弱点入手,通过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挖掘教学的创新点和特色,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程内容,用心体会教学过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案例和社会实时热点、新研究方法融入课程来更新教学内容,持续发现地方政府学的创新方向,鼓励新问题的提出,激励表述独特的观点,从而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模式方面,授课教师要摒弃以往教学的刻板方式,不断提升新技术的运用能力,根据地方政府学课程的特点和授课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地方政府学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融入前沿教学方法与社会发展热点来激发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创新观念,促进课程教学创新。

(三)挑战度

挑战度要求课程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体现在课程要从结构、内容、评估等多项指标中体现出较高的标准,这对教师备课与学生课下学习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一标准需要学生与教师齐肩并行。“水课”主要体现在其淘汰率较低上,这间接体现出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学习动力,科研压力不足。[2]为了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学的挑战度,持续加大课程的难度,我们要拓展地方政府学的广度,以需求、问题、目标为导向,打造具有含金量和实用性的“金课”,在促使教师会教、会导的同时,诱导学生会学、会用,从而使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加大课程难度,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最终达到输出精品课程、打造专业“金课”的目的。

二、地方政府学课程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地方政府学课程的设计思路如下:以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为标杆,全方位梳理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重难点、核心内容,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将授课内容与教学目标匹配起来,并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在分析地方政府学教学内容时要突出高阶性这一要点,在分析地方政府学教学方法时要突出创新性这一要点,在分析地方政府学考核方式时要突出挑战度这一要点。为了将地方政府学这一课程内容落实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实践上,这一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应按照“两性一度”的标准进行建设,最终建成“金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如下:运用归类分析法,分析地方政府学的课程内容;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地方政府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地方政府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本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示范课程作为“两性一度”的标杆进行全面的地方政府学课程建设,在实践、教学互动中提炼地方政府学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通过理论分析来总结公共管理类专业“金课”的建设方法。

(三)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将地方政府学课程知识点与教学目标匹配起来;结合高阶性标准,分层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创新性标准,考查地方政府学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根据本校、本专业、本课程实际情况,提出教学方式的设计方法;通过定量标准,结合挑战度标准,探讨考核的科学方法。本文兼顾理论分析与示范课实践经验,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总结出适合桂林理工大学地方政府学“金课”的建设方法(见图1)。

图1 地方政府学“金课”建设方法研究流程

三、地方政府学“金课”建设路径

(一)更新教学内容

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地方政府学旨在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认知水平。该课程以往存在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老套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地方政府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对地方政府学课程的兴趣。因此,我们要从课程知识结构本身着手,加强地方政府学“金课”建设。

1.明确教学目标

桂林理工大学特别强调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学被界定为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得以明确。

2.更新教学内容

地方政府学课程特点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的抽象、分散上。因此,要科学安排课程教学模块,并注重课程教学章节间的逻辑性。地方政府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符合教师的授课规律,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另外,授课方式要循序渐进,遵循事物的科学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新研究方法、新研究理论与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等内容,使学科内容得到更新,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提升专业课程的挑战度,以实现师生共同成长。[3]

(二)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如何避免“填鸭式”教学、如何促进“讨论式”教学的开展成为至关重要的话题。[4]为了使地方政府学这门课程达到具有高阶性的要求,确保课程的条理性与全面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将课程内容细分为若干单元,根据课程不同单元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中,任课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方式组织学生对各单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进行协作,在课程内容启发和任课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与研究,从而提高对本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地方政府学教学方法上,任课教师要善于通过典型案例导入教学要点,将专业的理论术语通过直白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吸纳,使课程内容的讲解深入浅出。

对于地方政府学这一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可以将现场调查作为课程实践的一部分,将理论验证案例作为课后的小组讨论作业。任课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单一典型案例拓展到更多实时热点案例,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挖掘与完善,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推广,鼓励教师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翻转课堂、微课等都可以体现出课程的创新性。

地方政府学是桂林理工大学混改试点建设课程。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地方政府学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课程单元对教学整体内容进行重构,其大致思路如下:课前要求学生在线提前预习,课中打造翻转课堂,课后协作拓展学习。开展混改教学的教师必须深入挖掘知识内容,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托,按照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有效配置课上与课下的课程任务,保证课上与课下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混合教学课堂上,案例式分析、小组式协作、开放式讨论能使教师成为教学的核心引导者,能让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学生,随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督促学生紧跟教学。[5]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任课教师应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以最终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双培养的目标。可以尝试理论与实践分管制,即由两位教师分别负责课程的理论教程与实践教程,分管教师依据书本教程与实践应用的特点对课程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可根据教学需要请专业领域内的知名学者为学生进行讲座,以为学生提供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思想,推动学生对课程进行探索与创新。

(四)优化考核评价

要保障地方政府学课程达到“金课”的三大要求,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改变教学的评价模式,采用课前考核评价、课上评价以及课下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课前评价可以通过考查课前预习情况、课前问答等方式实现,[6]考核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课上评价可以布置任务、讨论发言等为主要评价方式,考核结果也可纳入平时成绩。课下评价可以以期末考试为主、以调研结果汇报为辅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

课程考试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考试内容,尽量减小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核比重,加大具有理解性、应用性与创新性的考试内容的比重,以达到“记忆性少、应用性多,主观性多、客观性少,标准答案少、创新性答案多”的目标。课程考试不应只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僵硬考核,而应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并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核与课上布置的实践调研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实践调研的成果,真正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要素进行全方位评价,让课程考核成为发展学生应用能力、学科素养、创新思维的“指挥棒”,形成“理论知识—实践运用—综合素质—创新思维”的课程考试体系。任课教师要注重发展性考核。发展性考核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考评。发展性考核是为了了解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对学生掌握的理论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总之,地方政府学课程教学改革是桂林理工大学打造高校“金课”的一个起点。地方政府学“金课”打造既要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也要立足实际需求,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以高阶性为标准,全方位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以创新性为标准,探索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以挑战度为标准,分析不同教学模式下课程考核的方式,创新课程考核模式。地方政府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套新颖、高效、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当代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金课创新性教学内容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