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园在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及科研中的作用探讨

2020-12-14 04:09方佳慧刘大会黄必胜桂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科研作用教学

方佳慧 刘大会 黄必胜 桂春

摘要    药用植物园作为中医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基地,不仅在中医药教学、学生实践和科普学习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药用植物基源、栽培、珍稀濒危物种保存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基本概况,阐述了时珍药园在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以期为实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高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科研;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2;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0-0251-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As a practice base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dicinal botanical garden not only plays a key role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popular science learning,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asic source of medicinal plants, cultiv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medicinal botanical garden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expounded the role of Shizhen Medicinal Garden in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alizing the efficient teaching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Keywords    medicinal botanical garden;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role

药用植物园是集中药资源保存、科研、教育、科普于一体的教学实践及科研基地[1],是最能体现中医药类院校办学特色的名片,是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教学的第二课堂、科学研究的基础平台,也是中医药相关专业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药用植物园历史悠久,有文献显示,唐朝初期政府在京师建立一所百草园,意在栽培药材供太医院使用,此为中国最早药用植物园的雏形[2]。现代药用植物园诞生于欧洲,1543年建于意大利[3],它最初用作药用植物教学实验基地;英国切尔西草药园始建于1673年,在1993年成为世界药用植物花园,用于世界各国药用植物的活体展示[4]。截至目前,全世界有2 400多个植物园[5]。现今,国内高校纷纷意识到其在药用植物资源栽培、教学及科研等方面的作用,建设药用植物园已成为一种趋势,如亚洲最大的广西药用植物园、上海中医药大学百草园、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等[6]。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中药资源的严重破坏,药材种质退化、性状变异、病害加重等问题出现,药材的质量显著下降,“以假代真”層出不穷,导致中医治疗效果受到质疑,故中药资源的栽培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在政策层面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6年12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强道地中药材品牌建设。药用植物栽培作为中医药产业基础的源头,已日渐受到重视。药用植物园的兴起为高校的专业化教育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基地。两者的有效结合从根本上改善了该课程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从此学生可以在基地进行翻耕—播种—养护(除草、施肥、浇水)—采收—研究(主成分含量测定、产量、成分分析)等系列栽培体验。

目前,湖北中医药大学涉及药用植物相关课程有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中药化学等,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依托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原生植物性状特征及生长环境,参与药材的栽培、养护、采收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中药生产实践,为更优质中药材的培育做好准备。植物园的建设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基本概况

湖北武汉地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武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约1 200 mm,年均气温15.8~17.5 ℃,年日照总时数1 810~2 100 h。湖北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地处黄家湖大学城中心,东至汤逊湖,西至青菱湖,三湖一体,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又名“时珍药园”,位于新校区图书馆东侧,紧邻黄家湖,占地面积逾6.67 hm2,此处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适合众多植物的生长。

时珍药园筹建于2012年,2013年正式开工建设,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先后经历一次整体规划和一次局部规划,现在布局基本稳定,有办公室2间,温室正在建设中,其中包含480 m2和190 m2的管理用房。时珍药园以教学、科研、展示和科普教育为目的,以资源保护为核心,开展常见常用药用植物引种栽培、繁育播种等方面的工作,使其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平台,华中地区药用植物种植保存、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基地。为利于园区发展和管理,将园区初步划分草本区、藤本区、木本区、水生区、荫生区、道地药材区、种苗繁育与科研实验区等。目前,乔木和灌木引种约160种,草本区引种430余种,后期将加强植物养护,同时加强引种,植物精细分区,特色景点规划设计,科研平台、实习基地构建等工作。

2    时珍药园在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中的作用

2.1    理论在教室,实践于药园

实验课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中医药学专业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延伸,其中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课是学生巩固和体验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可在准备土地、种苗、整地、分组、栽种、浇水、施肥、后期养护、采收等一系列操作中获取专业知识。每组学生可以采用选取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育种方式及物候观察等教学模式,在药用植物园里现场实施,不同于早期在实验室中无土无苗、只看不动、单一的、虚拟式的课程,时珍药园的建设与药用植物栽培学完美结合,极大地发挥了高校药园在教学上的优势作用,改善了枯燥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课程内容多元化、多样化进行。

2.2    素材来源基地,教学第二课堂

药用植物栽培学为中药资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总计72学时。学生掌握该课程后才能更好地开展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材采收加工等课程,故该课程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实验中需要大量的药用植物种苗或种子的鲜品,前期需要基地育种、培土等准备工作,而多数高等院校无此类室外条件。时珍药园的诞生则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可以提供相关实验材料,为实验课提供便利。管理养护期间学生可做相应记录,通过亲手种植管理、观察药材原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采收后加工为药材,熟悉其所对应的科、属、种,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丰富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条件

教师不再单一地站在讲台,将教学舞台移至田间,实地亲临指导学生,实施验证理论内容,挑战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在实践中完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不再只是板书和PPT,实地和学生一起翻耕整厢,逐步落实理论课程的内容,检验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后期教学中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水平,推动高校本科教育发展。

2.4    发展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

现今,中医药产业正值大力发展时代,中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中药材的栽培,人才和科技是发展第一要素,培养一批药用植物学栽培相关人才迫在眉睫。2019年时珍药园被评选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也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带领其深入了解、学习中医药文化,促发其兴趣爱好,生根发芽。园区的发展为未来中药栽培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3    时珍药园在药用植物栽培学科研中的作用

教学是高校第一中心任务,也是时珍药园在本校的首要任务。湖北中医药大学自2010年更名后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科研在学校的占比越来越重,无科研的高校将失去发展的动力。药用植物园的建立,使更多的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鼓励师生积极申报更多科研项目,有利于提高全校科研水平,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保持学科领先地位,获得更好的教学服务。

3.1    学生创新平台

近年来,顺应国家政策,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申报踊跃参加。植物园为实验基地并作为学生个性化科研创新的平台,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锻炼机会,选种育苗、种植栽培、施肥浇水、采收加工等一系列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刻,也培养其科研思维,使更多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验室、走进实验室,为今后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师资科研基地

作为科研型基地,药用植物园可随时为师生提供新鲜的科研材料、栽培基地,为项目的前期做好准备以保证其顺利开展。如园区开展的“中南菊花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收集全国各地菊花品种,引种至药园试种,进行日常栽培管理和品种繁殖、测量菊花生长期内各阶段生物学特征的发育指标、测定不同时期菊花花蕾活性成分含量等研究;园区还开展了蕲艾、菊花、射干、天麻、茯苓和苍术等品种相关生产技术研究及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充分发挥药用植物园作为栽培基地及素材来源地的重要性。各项目的开展及资金的投入,确保了药用植物园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促进了植物园不断发展。

4    时珍药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目前,我国对中药的需求量正逐渐上升,中药材的生产对质量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虽然我国中药存在几千年的历史,但在栽培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对药用植物本身生长特性了解不够、种植分散管理不当、过分依赖化肥农药造成有害物质残留过多、不尊重药材道地性等[7]。未来湖北中医药大学时珍药园的发展应充分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严格遵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标准,深入了解各栽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种间套作等技术科学合理种植,从根源上防治病虫害、做到标本兼治,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展对紧缺中药资源的育种繁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科研教学方面,应有效利用互联网,与更多中医药院校进行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在药用植物园开展更多教学活动,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及实验提供鲜活的标本库,实现高效教学。继续开展引种种植工作,使园区药用植物达到1 500种左右,进一步完善植物园功能,发扬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推广湖北地道药材,为打造教学、科研、科普、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药用植物园奠定基础。建设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中心,以资源保护为核心,开展湖北地道药材野生变家种、引种驯化、规范化栽培、良种繁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为时珍药园的长久发展开创道路,使其成為学校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平台,及华中地区药用植物种植保存、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基地。

5    参考文献

[1] 郑国栋,杨秀娟,郑雪花,等.医药院校建设药用植物园的思考与分析[J].广东化工,2018,45(7):255-256.

[2] 杨发建.发挥中医药院校药用植物园多层次功能的实践[J].黑龙江医药,2014,27(3):592-593.

[3] 朱艳,秦民坚,戴岳.加强药用植物园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J].药学教育,2013,29(3):25-30.

[4] 张亚利.从现代植物园的历史看辰山植物园的建设和发展[J].上海建设科技,2010(1):23-24.

[5] 贺善安.植物园:浓缩植物精华[J].森林与人类,2007,27(4):28-45.

[6] 苏国琛,田吉来,李弟灶.药用植物园作为高校实践基地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5(2):155-157.

[7] 栗进才,李贝蓓,田彬,等.影响中药栽培质量的因素考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12):252.

猜你喜欢
科研作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