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立明:精雕细刻 圆梦育才

2020-12-14 04:13陈大庆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育才剪纸青年教师

陈大庆

做精致的人

一画戏青莲,一折万重山。一刻龙点睛,一剪蝶成双。“剪艺人生”文化广场、“指尖上的传承”文化走廊、飞剪传声墙……走进常德市武陵区育才小学,这里的剪纸元素无处不在。

2016年,新校长殷立明在学校原来“为生命喝彩,为未来剪彩”的基础之上,继承发展,提出了“精雕细刻,圆梦育才”的理念,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十七岁师范毕业就开始当班主任,殷立明从最基层的班主任做起,直到执掌育才小学,多年来的从教生涯沉淀了她对教育规律的认知,“教会孩子受用一生的东西”。

“学校的根本就是育人。如何将育人的根本与学校文化的结合是很重要的。”或许是源于女性视角的细腻与精致,殷立明希望育才小学的孩子们要做一个精致的人。这种“精致”不是停留外表的精致,而是凡事做到精雕细刻程度的极致。学校多年的剪纸文化正好契合了这点精神,动手静心,精雕细刻般地安安静静做好每一件事。

近年来,学校挖掘“剪纸”元素,逐渐形成多样化、有层次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为常德市武陵区第一所建有国防教育基地的学校,育才小学将剪纸文化和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2019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育才小学学生成熙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展示了自己的剪纸作品。透过镜头,更多的育才学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放大。学生得到认可和鼓励之后,他们对剪纸等传统文化的兴趣得到激发,并且这种学习兴趣的热情在校园里不断扩散,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她就是因为看到学校哥哥姐姐们的剪纸作品,才吵着自己也要学剪纸。”副校长肖丽娟对记者说。

基于剪纸文化的特色,学校以传统艺术为轴心,成立剪纸、扬琴、武术、合唱、舞蹈等“圆梦”系列社团,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艺术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生态式艺术教育。

2019年,武术社团的孩子们参加全省武术大赛摘得11金3银9铜;剪纸社团的孩子们在七一“巧手剪纸寄初心,红色传承献七一”的大型剪纸作品展中,为观展的省文化厅领导、市文体广新局领导现场展示剪纸,活动还在湖南教育电视台进行报道;同时,在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育才小学申报的“剪纸艺术工作坊”被评为全市一等奖第一名。

画好同心圆

“一所学校的好与不好,并不表现在单个教师身上,而是整个教师队伍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气质,学校应走向集体行走时代”,叶澜教授的这句话对从优秀教师过渡到学校管理者的殷立明来说,是一个认知的方向标。她履新校长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团队建设,画出学校发展的同心圆。

“做一个精神灿烂的管理者,享受思想给职业人生带来的满足。”殷立明通过故事分享、思想分享、案例分享的方式率先打造了一只有思想的管理队伍,很多敢于作为、积极进取的新进教师也因此契机被起用。

面对重新组建的一套新的行政班子,殷立明兼收并蓄,既让新起用的干部放开手脚去做,又让老干部充分发挥出传帮带的作用。老校长带新校长,分管校长带中层。“从管理效能来看,行政班子的执行力、沟通力、协调力等各方面的培养已经卓有成效。”殷立明自豪地说,学校迅速成长起来的行政团队成了不少同行羡慕的典范。

最开始大家还是“校长,这件事我跟您汇报了,您看怎么办?”的迷茫,现在,各项事务的分管人员会很有成就感地说“校长,您放心,这件事我已经处理好了,效果很好”。在2019年的“六一”庆祝活动中,学校师生共同准备了扬琴表演,每次彩排大家都要带上三十几台扬琴,前后三次去电视台走台、彩排,每次都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的各方面协调组织,事后得到了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要画好学校发展的同心圆,就必须调动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而这其中最难“动摇”的便是那些对职业生涯产生倦怠的“养老型教师”。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每个学校都有这样一批也曾激情满怀,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热情逐渐消退的“大社员”老师。

“一旦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在办公室产生,它就像瘟疫般蔓延,反作用力不容小觑。”为了唤醒“大社员”教师的热情,殷立明号召行政班子做有心人,建立家长的反馈通道,共同去发现和认可踏实做事的教师的价值,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在评优评先的指标上,注重考虑中、老年教师比例;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平时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更多考虑常规课堂扎实、班级管理规范、家长反响好的教师。不仅如此,为了消除老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积极调动中老年教师参与工会活动,增强其参与度和集体荣誉感。慢慢地,老师们对学校行政有了认可、对学校也有了归属感、自豪感。

办学思想的落地,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提要求,也不能单纯靠“心灵鸡汤”“精神燕窝”。天生感性的殷立明很清楚,“办学要制度护航,制度的力量才是可持续的”。2017年,学校聘请湖南文理学院专家来校进行指导,老师们在反复聆听专家的论述后,依法治校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不断修订,比对学校原有制度,学校逐渐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的章程文本。所有制度最终形成都由职代会通过,并汇编成册,方便查阅。

“制度本质上是文化,优秀的制度反映的是优秀的学校文化,好的制度可以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殷立明介绍,学校十分注重教师的师德形象,结合“文明武陵,从我做起”教师志愿者活动,把教师言谈举止、穿戴、办公室文化等方面也写进了规章制度。校园里,时常看见殷立明一身正式的职业套装,身体稍微前倾,微笑地和孩子们“摸摸头”打招呼。

人人都可能是标杆

“很多青年教师在多元、广角的社会视角中尚未找到自我定力的锚,给他们上好职业认同感的第一课至关重要。”殷立明说,当下青年教师很大一部分是在谋生需要下才走上教师之路,思想不稳定、职业认同感不高。

在武陵区青年教师的培训会上,殷立明分享自己作为教育人的幸福。“如果你把这份职业当成自己的理想,用信念支撑,用情怀耕耘,用智慧去追求,你就会体会到深深的幸福。”这种幸福来自于打出租车时,偶遇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他不仅自己现在过得很好,还记得曾经老师的好;这种幸福感也来自于孩子们在课堂上对自己崇拜的眼神,走在校园里,每一个孩子都会奶声奶气地打招呼;这种幸福还来自于面对一波接一波走上教师岗位的“后浪”,自己有机会分享一路走来的喜悦……

“精神灿烂”,在漫长的教书生涯中,殷立明说这是自己作为老师幸福感的又一重要来源。教书人首先要做读书人。她还记得,读了魏书生的作文教法后,自己去照样尝试。写下水文,作文的小組互评互批,创新说评,都突破了自己原来作文教学的瓶颈。“我带的最后一个毕业班的学生,都爱作文,很多时候不局限于题材、篇幅。他们写想写之事,书最真挚之情。这就是读书学习给我带来的教学实践创新的乐趣。”她回忆起自己读书、教书的快乐,幸福感溢于言表。

“听教学实录的视频,模仿是必经之路。要拜名师、拜大师。”殷立明说,为了大力培养青年教师,育才小学启动了“圆梦育才”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其中,第一个项目便是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找到自己欣赏的、崇拜的、最想学习的大师,明晰自己的前进目标,做一个富有激情、超越梦想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学校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座,内容涉猎广泛,政治理论、国际与国内形势、专业成长、育人艺术、教师礼仪等,引导青年教师讲政治、有高度、有视野。

青年教师既要目标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实践相伴。殷立明说,在模仿大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风格,走出去,在比赛中获得成长,不断获取成就感,“学习同伴成为标杆”。2017年10月,学校的青年教师李鑫平在国家级赛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给青年教师团队带来了极大的振奋和鼓舞。

“身边的同伴有标杆,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标杆。”殷立明说,在这种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中,新进校的青年教师不断在语文素养大赛、口语交际、道德与法治等赛课斩获好成绩。尽管几年的努力,学校各方面都涌现出新成果,育才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开始成型,殷立明知道,作为校长,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边行动边研究是常态。“育人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真正把人作为终极关怀,把人的培养作为最终追求。”殷立明说,自己的终极目标是要在这里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孩子在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发展,让每一名师生圆梦育才。

猜你喜欢
育才剪纸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大嘴蛙学剪纸
人夏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