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

2020-12-16 12:10涂华斌
中国食用菌 2020年7期
关键词:渠道商储运冷链

涂华斌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共青城 332020)

构建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意在解决生鲜食用菌一站式物流服务所需的供应链问题。随着食用菌消费市场的不断拓展,食用菌厂商在构建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时,不仅面临着对战略合作商的选择任务,还面临着降低食用菌货损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内在要求,这便成为了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外生与内生约束条件。食用菌厂商主要的战略合作商包括具备冷链物流运营能力的物流商和具有冷链仓储能力的渠道商。通过解构冷链物流商和渠道商,前者还可细化为“冷链运输企业、冷链配送企业”,后者则可以细化为“批发商、零售商”。在新零售业态中,食用菌冷链物流中的渠道商可以归零。为使主题讨论更为具体,将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纳入到新零售业态下来考察,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研究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的实现途径。

1 当前食用菌冷链物流运营存在的不足

1.1 食用菌厂商自营物流运营存在不足

作为食用菌加工企业的食用菌厂商,在以工业区位论为导向的选址中面临着“最后一公里”问题,即由于食用菌厂商一般位于郊区或农村地区,使得在开展冷链物流时难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系统来完成储运业务,所以此时便要求以食用菌厂商的自营物流系统来提供初始阶段的冷链物流[1]。然而,受制于食用菌厂商的资本积累能力短板,使得在自营冷链物流系统的构建中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仓储环节,即针对生鲜食用菌产品的冷库建设较为薄弱,并在冷库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中存在能力短板。这就对食用菌冷链物流系统运营带来了系统性风险。

1.2 食用菌冷链储运节点运营存在不足

解决食用菌厂商在冷链物流运营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思路还在于建立与第三方物流系统相对接的储运节点[2]。在部分食用菌产地由县域政府牵头建立了食用菌集散中心,该中心以物流平台的存在方式与第三方物流系统相对接。然而,这里同样存在着不足。其主要反映在,面对产权封闭的食用菌厂商,即拥有所有权,以及由此所延伸出的占有、处置、收益等权力的食用菌厂商在对储运节点的资源配置上存在着耗费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公共地灾难”的原理来解释。由于存在着储运节点资源耗费的问题,这就增大了食用菌厂商所分摊的冷链物流运营成本,且在食用菌消费高峰期导致食用菌厂商面临着高昂的寻租成本。

1.3 食用菌冷链联试运输运营存在不足

随着食用菌厂商在储运节点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货物交接后,此时食用菌便正式进入到流通领域。在新零售的视角下,食用菌厂商需建立线上与线下相协同的销售形态,线上基于B2C模式的销售形态,要求食用菌冷链物流在运营中提供一站式服务;线下基于传统渠道商的分销形态,则需与各渠道商形成无缝衔接。此时,在食用菌冷链物流的联试运输中存在不足[3]。

1.4 食用菌冷链中间渠道运营存在不足

食用菌厂商基于B2C模式的线上销售,随着冷链物流运营中配送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然而,在传统分销模式下的冷链物流运营中,却可能因渠道商自身的储运能力缺陷、主观意识问题,而导致食用菌产品的货损率超出标准值。这就为食用菌厂商带来了成本转嫁风险,并由于责任认定增大了食用菌厂商的交易成本[4]。

2 基于大数据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定位

以上沿着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进程所提炼出的问题,便为构建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提供了问题导向。因此,食用菌厂商作为冷链物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将能通过提高冷链物流资源的配置和整合绩效,来增进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合理程度。为此,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模式定位。

2.1 定位于整合食用菌产区冷链物流资源

调研发现,食用菌厂商可以分为2种类型:1)隶属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合作社中的一个部门而存在;2)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封闭的产权结构。

2类厂商在获取食用菌初级产品的稳定性存在差异,且他们所面对的消费市场也存在差别。因此,基于大数据整合两类食用菌厂商的冷链物流资源,在租借关系下建立域内食用菌冷链物流资源的共享格局,便能通过优化存量资源而降低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运行中的系统性风险。

2.2 定位于统筹食用菌储运节点冷链资源

由县域政府牵头所建立的食用菌集散中心,作为食用菌冷链物流系统中的重要中转节点,直接影响到下游食用菌流通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在破解该储运节点因外部性而导致的资源耗费问题时,需在完善交易规则的同时,还应基于大数据统筹食用菌储运节点冷链资源,以在食用菌集散中心内部形成相对合理的定价机制[5]。

2.3 定位于开展食用菌社会物流合约管理

食用菌厂商作为食用菌冷链物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应起到主导供应链运行的职责。然而,随着食用菌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新零售业态所导致的食用菌冷链物流系统的日益复杂化。食用菌厂商在对社会物流组织的合约管理已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在实践中这里的合约管理职责已外包给了第四方物流(核心业务为供应链管理)。因此,基于大数据便能为第四方物流整合社会资源,并在利用信息反馈及时发现社会物流风险时产生积极影响。

2.4 定位于创新食用菌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在传统视域下渠道商主要以分销商的角色而存在,在二级渠道和一级渠道中食用菌厂商与批发商、零售商建立了供货关系。随着新零售业态在食用菌消费市场中的推广,基于B2C模式的销售形态已经取消了中间渠道,而且目前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中日益突出“一站式服务”。所以此时便需借助渠道商所建立的市场网点优势,来创新食用菌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创新的方向便是构建代储代供的食用菌终端配送模式。

3 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

3.1 在食用菌产品供应源建立冷链物流共享平台

应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构建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即县域政府和乡镇政府应在供应源节点处建立冷链共享平台。

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由县域政府主导建立食用菌加工企业协会,在协会范围内引入冷链储运资源的共享平台;2)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按月度统计出域内食用菌厂商所需的冷库容积和冷链运输频率,进而作为统筹冷链物流资源的依据;3)在域内食用菌厂商之间建立规范的租赁关系,以县域政务网站为信息交互平台,为域内食用菌厂商发布可供调剂的冷链物流资源存量和类型,实现冷链物流共享平台的高效运转;4)在PPP模式下,县域政府应积极与社会资本对接,以增量扩充的方式培育食用菌冷链物流共享平台。

3.2 以合理的市场报价配置食用菌储运节点资源

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时,需要在县域范围内构建食用菌冷链储运节点(食用菌集散中心)。为了提高该节点的运营效率和降低食用菌厂商的使用成本,应基于大数据分析以合理的市场报价,来配置食用菌储运节点资源。

3.3 厂商与第四方物流共享大数据强化合约管理

食用菌厂商面对日益复杂的食用菌冷链物流系统,需寻求与第四方物流企业间的合作,以利用第四方物流企业在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中的优势。为此,食用菌厂商应与第四方物流共享大数据,使后者能强化与社会物流系统的合约管理。

3.4 选择战略渠道合作商开展代储代供配送服务

食用菌厂商需根据渠道商的社会声誉度、市场网络资源分布、财务能力等指标,选择战略渠道合作商开展代储代供配送服务,该服务主要针对B2C模式下的终端客户。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以中心城市的渠道商为主要的选择对象,利用渠道商的冷链物流资源开展储运服务;2)食用菌厂商依托第四方物流所提供的冷链物流服务,向渠道商规模化输送食用菌产品。这不仅能使食用菌厂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在标准化储运中降低食用菌货损。3)给予合作渠道商相应的商业信用,以激励其认真履行代储代供合约。

4 总结

随着食用菌消费市场的不断拓展,食用菌厂商在构建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时,不仅面临着对战略合作商的选择任务,还面临着降低食用菌货损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内在要求。这便成为了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外生与内生约束条件。

综上所述,应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构建食用菌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时,需要在县域范围内构建食用菌冷链储运节点;食用菌厂商面对日益复杂的食用菌冷链物流系统,需寻求与第四方物流企业间的合作,以利用第四方物流企业在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中的优势;食用菌厂商需根据渠道商的社会声誉度、市场网络资源分布、财务能力等指标,选择战略渠道合作商开展代储代供配送服务,该服务主要针对B2C模式下的终端客户。

猜你喜欢
渠道商储运冷链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铝塑复合材料在储运装置中的技术应用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运用研究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如何打造渠道核心竞争力?
向左或向右:“新零售”下销售渠道的选择策略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