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0-12-17 13:30
乡村科技 2020年33期
关键词:黑粉病补苗玉米螟

孙 强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肥城 271600)

玉米高产优质栽培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选种是否合适、优良的栽培技术和生长环境、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均会对玉米的正常生长产生一定影响。要想获得高产,则应进行科学栽培,即使是最优良的品种,若栽培技术不到位,最终也难以体现品种的优越性,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及时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并根据不同病虫害类型进行针对性防治,以此保障玉米高产优质,促进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玉米生长特性概述

玉米栽培方法受品种类型影响,不同品种需进行针对性栽种。目前,育种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市场上玉米品种类型令人眼花缭乱,农户需根据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土壤特性、温度湿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最适宜的种植品种,以避免影响品种的优良特性。玉米喜温暖地区,发芽时要将温度控制在25~30 ℃,拔节期至少要达到日均18 ℃以上,进入灌浆期后要保证温度在20~24 ℃,最低不能低于16 ℃,最高不可超过25 ℃。玉米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日照时间在12 h内,会提前成熟),日照时间过长会出现延迟开花结穗的现象,极端情况下甚至结穗无法顺利完成。沙土、黏土、壤土3 种类型土地均可栽培玉米,但玉米对盐碱土的耐受度较低,尤其是氯离子对玉米造成的伤害十分明显[1]。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种要求

选种是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基础,优良的玉米品种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因此选种时需根据种植地环境综合进行选择,尤其在购买种子时要重视种子发芽率,发芽率高可避免后期补种造成的经济损失。购买种子后还要进行二轮人工筛选,将干瘪、碎裂和一些从外观上即可判断无法萌芽的种子去除,以进一步提高剩下的经过二次筛选的种子的发芽率。除发芽率外,还需关注品种本身的抗病害能力,选择本身抗性较好的品种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后期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度。选好品种后,应进行适当的晒种,以激活种子活力,促进其萌芽生长。

2.2 土壤处理

玉米种植前,首先要对土地进行处理。玉米适宜在通气性好、略干燥的土地上生长,同时应尽可能选择肥沃平坦的地区进行种植。土壤处理有利于玉米根系深扎、根系数量增多,可促使玉米从土壤中汲取大量养分,满足自身生长。其主要是对土壤进行较为细致的耕作,将土壤中大块和较大块的石块、较粗的未降解的秸秆、硬土块剔除或人工粉碎成小块,以保证土壤在耕作后呈现较为疏松的状态,便于根系透气。此外,将土地内大块异物去除后,应进行综合整地,平整疏松土壤,以备种植[2]。

2.3 注意播种时机和施肥要点

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不同。为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需求,尽量选择温度较为凉爽的5月进行播种,最迟不宜超过5 月中旬。同时,应根据土壤状况合理控制种植密度,若是较为贫瘠的地区则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反之则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此外,肥料对于作物的生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基肥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肥料,基肥的得当使用可有效改善土壤生长环境,促进玉米高产。拔节期和大喇叭期也需进行施肥,以及时满足玉米的生长需要,应根据种植区域实际情况以及作物的实际需求,针对性进行施肥,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3]。

2.4 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时,农户需定期进行观察,观察是否缺苗,并及时进行补苗(最好在3 片叶子出现前完成全部补苗工作),避免出现由于补苗太晚错过最佳生长时机的问题,同时补苗后要及时进行浇水,以确保新苗能够顺利存活。除补苗外,还应进行间苗,适当的间苗是保证玉米整体质量的关键,间苗时间最好在玉米3叶期前后进行,此时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强弱苗、叶片互相遮挡、生长空间间隙、养分争夺等情况)进行适宜地间苗。同时,还要合理利用除草剂和人工进行除草,一是可在玉米出苗前进行除草剂封闭处理,需在合适的天气进行除草剂喷洒并要注意避免药害现象的发生;二是在生长过程中可适当进行人工除草去除零星杂草,避免养分的争抢。

3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防治往往比栽培技术的提高更为棘手,尤其在现代玉米种植普遍机械化后,病虫害更易发生,且许多害虫在农药使用中逐渐产生了抗药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难度。

3.1 玉米黑粉病的综合防治

玉米黑粉病的发病率相对其他病害要高出很多,在玉米生长全周期中均有可能发生,因此防治难度较大。氮肥施用量过大或种植年气温长时间居高不下易引发此病。病菌母体是黑粉菌,玉米抽穗期可明显发现黑粉病的典型症状:整个植株出现大小不一的突出块,一部分块状突出外皮还会包裹一层白色薄膜,白色薄膜在病症发展后期会风干变色,由白色转为黑色,最终变成黑色粉状并扩散开来。此外,有时会有肿瘤状突起在玉米叶片部位被发现,大小等同黄豆一般,其也是黑粉病的典型症状[4]。黑粉菌越冬能力很强,仅凭借植株中的腐殖质即可顺利过冬。其侵入玉米的方式多种多样,防不胜防,如玉米的芽、鲜嫩的叶片和枝干、植株缺口部分等。针对黑粉病的防治,关键点在于清理,要对上一年发病的植株进行彻底清理,并控制田间湿度和持水量,在种植新一波玉米时要注意彻底翻耕土地,最大限度地消除绝大多数可能残存的病菌。

3.2 花叶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花叶玉米螟是玉米的常见病虫害之一,其主要对籽粒进行啃食,对玉米果实的破坏很大,同时还会对玉米未结实幼株的叶片进行破坏,影响后期玉米的生长。花叶玉米螟的防治难度在于其可在田间越冬,待下批种植时仍可继续迫害田间玉米,但其对于湿度的敏感度较高,得当控制湿度(过低或过高的湿度条件下玉米螟均不能孵化)可有效阻止玉米螟的孵化,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下一年的虫害状况[5]。花叶玉米螟的防治时期最好选在冬季,越冬时应尽可能多地消灭正在越冬的玉米螟,以此为次年玉米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可选用生物防治措施进行玉米螟防治,主要配方成分是白僵菌孢子粉与渣煤混合对玉米进行灌心,同时也可设立放蜂点防治虫害。

3.3 玉米纹枯病的综合防治

纹枯病造成的危害不亚于玉米螟和黑粉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玉米减产10%~20%。病症主要通过叶鞘、茎秆和果穗上的相关症状判断,染病部位往往会出现病斑,一般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中央大面积呈现淡黄色或白色而边缘呈现褐色。一般情况下,播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多,阴雨连绵造成田间湿度变大等易引发此病[6]。防治方面,首先是尽量选择抗病性强且生育周期短的种子,田间种植时多施有机肥并及时补充钾肥,少施磷肥和锌肥。其次是应尽量降低田间湿度,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保证田间通风透光,已染病的病叶一经发现应立即在田外销毁处理。病害稍微严重时,每667 m2可选用28%井冈·多菌灵(优杀TM)100 g,用水配置50 kg 喷雾,喷施发病茎秆中下部分,喷施间隔保证7~10 d。

4 结语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农业产业经久不衰的问题,而产量的提高有赖于栽培技术的提升和病虫害的防控得当,适当的人工干预可让作物在更好的环境中生长,从而提高其产量。玉米种植过程中,要科学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根据作物习性选用适宜的栽培技术,并配合现代发达机械设备,综合增强我国农业实力。

猜你喜欢
黑粉病补苗玉米螟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黑龙江玉米螟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温室种苗生产机械化补苗技术
和母亲在雷雨中劳作
黔芋8号栽培技术
浅析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论玉米黑粉病的防治
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