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0-12-17 03:30刘滟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刘滟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和优化设置的体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针对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课程,对小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激活思维、培养审美、感知文化的锻炼,已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教育部于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基于该理念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各个学科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和教学侧重点,开展核心素养化的学科设置和教学研究。语文学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下简称新课标)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要求,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阅读方式等进行培养迫在眉睫。

一、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育部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在2017年版本新课标中专门针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划分,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关注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留心观察,积累各类语言素材,并训练其能够清晰准确的运用已知、已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观点的表达和阐述,能与他人进行观点探讨和交流关注小学生的思维创建。小学生擅长根据实物或者场景增强形象思维,教师则需要根据小学生这个特点,利用各种课内外习题进行思维训练。

关注小学生的审美培养。审“美”并不是单纯的依靠外在评判,而是运用小学生身心灵去体会、去挖掘可能被隐藏起来的、难能可贵的“美”的品质、“美”的内涵。

关注小学生的文化发展。要将文化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具象化,让小学生更易理解、吸收。

综上所述,该标准提出的四项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不同阶段有意识、有目的、有重点的围绕核心素养设计教学。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的全称是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即多文本连续性阅读教学。蒋军晶(2011)指出,群文阅读中“群文”是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进行一组一组的文章教学,这种组别的界既即可根据课本教材中心议题为基础,再补充5-6篇课外读本文章进行教与学。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群文阅读的定位至关重要。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阅读议题由封闭式讨论转向开放式探讨,教学内容的输入由单向输入转为多向输入,种种变化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过程都要精心设计。

对于小学生而言,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能力的挑战。它不仅是阅读篇幅、字数的增加,而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挑战。因此,小学生需要掌握好阅读中的“略、跃、默”技巧,提升自己的阅读领悟能力。

对于小学阅读教学而言,转变阅读模式更具整合性和针对性。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学情、学能、学习阶段等设计群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激发小学生兴趣。

三、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视角出发,结合蒋军晶编著《小学生群文读本》等教材,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展开研究。

1.开放性议题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议题”,“议”才是核心,可以议论,能够讨论。从“议”的交流模式下拓展思维、灵活思考,培养语言能力、阅读的辩证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议题”的组合形式有很多种,议题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不限形式,不限个数。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所涉及的两个矛盾方面进行议题的设计。通过形象色彩较为鲜明的比较形式,让小学生发现这种矛盾人物设置的巧妙性,探究故事类型文章在写作手法、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处理。

另外,教师可以将历史上真有其人的民间故事作为一个议题,并补充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背景补充可以让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鲜活,拉近小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

2.互文性文本

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很重要,通过阅读一组互文性文章,可以把握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和共性,从而让小学生形成全方位、整体局面的认知理念。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涉及的主要意向进行文本选择。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将折柳送别诗作为一组群文,都是借助了“柳”这一意向来进行“留”情感表达。在找到主要表达意向之后,教师可以额外对“柳文化”进行相关的补充介绍。这种互文性文本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思考发现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和共性之处。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本的关键性、核心化词语进行文本选择。如五年级语文上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殷常青的《初春》、沙白的《秋》和陈淑琴的《我家、都市和乡村》都拥有使全文鲜活起来的动词。通过不同文本动词的活用,教会学生要转换视角、转换思考方向,提升对所阅读作品的领悟能力。

3.集体式建构

李文超(2017)指出,群文阅读教学环节的开展,主要包括议题的导入、自由阅读、师生共读、整合对比、共议共识这5个环节。这些教学环节的具体操作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教师可根据文本的结构性特点进行集体式建构的组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小小说课文《桥》可结合课外读本中法国作家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日本的《雪夜》、澳大利亚的《窗》及美国的《在柏林》等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这组文本都属于小小说,教师可以利用文本比较的方式,将小小说的写作特点搭建框架结构,让学生根据这种大方向的框架指引,去发现小小说的内在共性。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通过选择开放性议题、互文性文本、集体式建构等手段,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表达欲望,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审美视角,丰富文化底蕴。

四、总结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要求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处理多篇文本,这与单篇阅读的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总之,教师要引领学生做到多阅读、多提问、多尝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军晶.小学生群文读本[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

[2]何文宏.教师如何教学生阅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10.

[3]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4]章可欣.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5]陈雪晴.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