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创作风格探析

2020-12-19 17:42李蕊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俄狄浦斯沃克卡夫卡

李蕊

皖江工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1

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运用多重隐喻,建立在无限的想象力之上,描绘了小说世界的荒诞和扭曲,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有效交融,让人感受到作者笔下生命的无常以及人生的无奈,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迷幻中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的思考。

一、《海边的卡夫卡》简述

村上春树,日本著名作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79年,村上春树凭借小说《且听风吟》,获得了日本群像新人奖。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广受好评,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受到各国读者的追捧。

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在2002年出版后立即在全球风靡开来,将村上春树推上了顶峰。小说的独特风格,人物的塑造以及特殊的写作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小说通过神话故事的引用以及大量的隐喻手法,使故事的冲突感以及宿命感在体现中更为强烈,在哲理上也更加丰富,深受读者的喜爱[1]。

二、村上春树创作风格探析

(一)故事异质特点

《海边的卡夫卡》主要讲述的是一名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少年故事。15岁的卡夫卡经历了从小被母亲抛弃的故事,怀揣着对父亲的厌恶和憎恨,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城——高松生活,想要努力挣脱命运的诅咒。但是在小说中,故事并不是直接从卡夫卡入手,而是将目光锁定在时常提到的叫做乌鸦的少年身上,通过乌鸦少年对卡夫卡的命运进行预言,使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在冥冥之中仿佛又存在着一种关联。同时,乌鸦在捷克语中也被翻译成卡夫卡,这就使两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微妙。在人物的选择上,小说就表现出极为明显的独特异质特点,区别于日本传统的写实手法,展现出作者怪异的思考。

整部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线人物就是中田聪。小说在结构上强化了虚实结合的特点,主要虚幻描写的部分都集中在中田聪这个人物的身上。中田聪的人物故事讲述要从二战期间一名女教师开始说起。女教师在带领学生到森林采蘑菇的过程中,除女教师以外所有昏迷,最后只有中田聪得以苏醒。但是醒来的中田聪不仅丧失了记忆还变成了智障。中田聪虽然成为智障但是却拥有了一项奇异的技能——懂猫语。小说通过详细描述一人一猫之间的对话,使人在怪诞中又有新奇的感受。在小说中猫不仅告诫中田聪看电视的坏处,还警示了当下世界的暴力和凶残,这也为后文中田聪为保护猫而杀人形成了反转,突出了在中田聪的世界里,猫要比人更珍贵。中田聪的故事和行为与现实的人物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并且具有十分奇异的色彩[2]。

(二)隐喻手法的应用

1.俄狄浦斯王情节设置隐喻

小说将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的故事进行了融入,并且将其作为隐喻,暗示了人物的宿命感。卡夫卡在离开东京的途中,在车上邂逅了一个名为“樱花”的女子,并在其引介下,在高松私人图书馆与女扮男装的大岛结识。在图书馆来往期间,卡夫卡与一名叫做佐伯的优雅女士相认识,在相处的过程中将其视为母亲,并产生了爱恋的心理。后来在警察的追踪之下,卡夫卡在大岛的指引下在森林中进行躲避,从森林中穿越过去,意识到佐伯就是自己的母亲。在情节的安排上巧妙与俄狄浦斯王的恋母情结相呼应,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展示出人与命运的冲突和荒诞。

2.二战后日本社会隐喻

小说中涉及到很多二战后日本社会的隐喻。小说不仅是对少年卡夫卡故事的描写,也是二战之后日本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缩影。小说人物卡夫卡的名字在捷克语中被翻译成乌鸦,日本文化中认为乌鸦是一种具有灵气的鸟,这说明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和所赋予人物的深刻内涵。

在村上春树笔下,小屋、图书馆的塑造与现实有很大的不同,在设计上更具荒诞的色彩。这种隐喻的写作方式反映出的是现实的不可逃避。同时,具有同样意义的隐喻还有很多,例如,女教师与中田聪在森林中的经历不同,两人的后续命运也截然不同。女教师虽然没有晕倒,但是她的丈夫在一年之后死于战场。而晕倒后醒来的中田聪变成了智障人。隐喻手法的运用,表现出二战给妇女和女童所造成的巨大心灵创伤,体现出作者意识深处的反战思想[3]。

3.善恶隐喻

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上,琼尼沃克是一个极为特别的存在,具有非现实性、难以理解的特点。他背后行为的逻辑让人费解,例如,人们难以理解他不自杀而是任由中田聪杀害。琼尼沃克的行为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即常人难以理解资本主义复杂逻辑且无道德可言。就如同琼尼沃克一般,恶虽然不是其主观目的,却在结果中得以产生,并且对恶毫无顾忌,随时准备卷土重来。因此,具有恶的代表性。而山德士是与琼尼沃克存在相近,目的却截然相反,他的存在意义是维护因果,代表的是客观和中立,其背后是秩序,两者一正一反。山德士是为了维持现状中客观中立的秩序,而琼尼沃克强调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恶。

(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

1.互文与解构

互文属于一种文本理论,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中,是现代作家在虚构文本的过程中表现自我特点的综合文学观念。《海边的卡夫卡》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互文的手法将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杂糅进去,基于俄狄浦斯王恋母这一情节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得以体现,创造出现代版的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中“卡桑德拉预言”在小说中表现在乌鸦的预言当中,通过对卡夫卡恋母情结这一情节的设置,还原了俄狄浦斯王的具体人物形象。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卡夫卡与父亲决裂独自一人离开日本,卡夫卡的父亲告知他的母亲抛弃了他,已经带着他的姐姐离开家乡,同时,卡夫卡的父亲在多次预言中强调卡夫卡将会杀死自己并且同母亲、姐姐发生不伦的关系,在情节的设置上与古希腊神话具有极强的相似性,且在父亲的预言下卡夫卡在虚幻与现实中确实出现了血污行为。这种预示情节的安排以及实际应验的发生都反映出作者对宿命论的笃定。

2.夸张与荒诞

荒诞在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中具有表现鲜明的特点。在《海边的卡夫卡》这部作品中完美对荒诞进行了运用,营造出一种特殊的隔离感和陌生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以及人生的荒诞。比如,卡夫卡在介绍自己时,是这样形容的:“田村卡夫卡?是那样的名字,不可思议的名字,那是我的名字。”除此之外,村上春树的作品还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黑色幽默思想,即对荒诞世界采取付之一笑的态度。卡夫卡的故事充满着魔幻主义色彩,并且对中田聪浑浑噩噩的状态进行了描绘,中田看到怪人琼尼沃克杀害猫咪的情景,激发出内心杀人的欲望,在杀死琼尼沃克后,中田聪又逐渐走出自我混沌的状态。

三、结语

近年来,文学作品逐渐呈现出了商业化的发展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村上春树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作品构成了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上春树的笔下,既体现出了人生态度的无奈和孤独,也反映了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特殊生活状态。

猜你喜欢
俄狄浦斯沃克卡夫卡
如何“机器地”思考伦理学?——以德勒兹《反俄狄浦斯》为分析中心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关于卡夫卡和《变形记》你不知道的故事
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时候看看卡夫卡了
未来科幻城
快递爱情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
论卡夫卡作品的空间意识
世上最美丽的吻
重释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行1-719)